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2.
目的为获得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ra,Sj)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因的部分或全长cDNA序列。同时验证用针对某一蛋白的抗体筛选表达文库是否可以得到相应蛋白对应的基因序列。方法采用兔抗鼠TGF—β1血清,对Sj尾蚴cDNA表达文库进行免疫学筛选,对阳性克隆进行PCR扩增后,将大于500bp的克隆进行复筛,对复筛阳性的克隆进行测序和生物信息学鉴定。结果对大约10^6个噬菌斑进行了初筛。共获得7个阳性克隆;经过PCR扩增后,其中有4个克隆大于500bp,复筛获得3个持续阳性克隆;对测序后的阳性克隆进行生物信息学鉴定,得到的三个克隆均与日本血吸虫辅酶Q10氧化还原酶(SjCHGC)基因具有高的同源性(Bhata分值都大于200)。结论SjCHGC蛋白与兔抗鼠TGF—β1抗体的反应为交叉反应,用抗某一蛋白的抗体筛选表达文库得到相应蛋白的基因序列的方法不一定可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血清乙肝病毒定量与肝脏损伤及干扰素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 :对 3 4例乙肝e抗原 (HBeAg)及乙肝表面抗原 (HBsAg)阳性的乙肝患者进行干扰素治疗 ,对患者血清进行乙肝病毒定量测定及白蛋白 (ALB)、白蛋白 /球蛋白比值 (A/G)、谷 -丙转氨酶 (ALT)、谷 -丙转氨酶 (AST)、总胆红素 (TBIL)、直接胆红素 (DBIL)测定 ,将血清病毒含量≥ 10 7、10 6 .9~10 5.1、≤ 10 5 分别定为高、中、低含量组。并于治疗前行肝脏组织病理检查。结果 :3 4例患者血清HBV -DNA含量范围在 10 4~ 10 9拷贝·mL- 1,其中 13例高病毒含量患者 ,ALT值 ( 156 .0± 2 1.3 )IU·L- 1,AST值 ( 14 5.0± 11.0 )IU·L- 1,S值为 ( 2 .0 7±0 .2 1) ,G值为 ( 2 .1± 0 .7) ;14例中病毒含量患者 ,ALT值 ( 2 85.0± 18.0 )IU·L- 1,AST值 ( 12 5.0± 55.8)IU·L- 1,S值为 ( 2 .0±0 .4) ,G值为 ( 2 .4± 0 .4) ;7例低病毒含量患者ALT值 ( 167.0± 2 1.3 )IU·L- 1,AST值 ( 12 8.0± 2 7.7)IU·L- 1,S值为 ( 3 .0 1±0 .11) ,G值为 ( 3 .0 6± 0 .0 9)。 3组数值之间无明显相关性 (P >0 .0 5) ,予干扰素治疗 2 4周后 ,高、中、低病毒含量组患者有 1例( 7.69% ) ,3例 ( 2 1.43 % ) ,3例 ( 4 7.86 % )血清HBVDNA阴转 ,3者之间差异有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肝硬化患者并发糖尿病的临床特征,探讨肝源性糖尿病的机制及治疗。方法对78例肝硬化并发糖尿病患者与同期住院62例肝硬化无糖尿病患者、60例单纯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及实验室表现、超声检查等方面进行对照研究。结果肝硬化并发糖尿病较其它两组胰岛素抵抗指数明显升高(P(0.05)、胰岛素敏感指数显著性下降(P〈0.05)。临床表现以消化道系统症状为主要表现,很少出现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肝功能下降,并发症发生率高.肝硬化并发糖尿病患者胰腺均较其它两组增大。结论肝硬化并发糖尿病存在严重的胰岛素抵抗,诊断要从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超声检查考虑,积极治疗原发肝病及严格控制血糖是主要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5.
兔抗鼠TGF-β1抗体对日本血吸虫尾蚴cDNA文库的免疫学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获得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eum,Sj)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因的部分或全长cDNA序列,同时验证用针对某一蛋白的抗体筛选表达文库是否可以得到相应虽白对应的基因序列。方法采用兔抗鼠TGF-β1血清,对Sj尾蚴cDNA表达文库进行免疫学筛选。对阳性克隆进行PCR扩增后,将大于500bp的克隆进行复筛,对复筛阳性的克隆进行测序和生物信息学鉴定。结果对大约106个噬菌斑进行了初筛,共获得7个阳性克隆;经过PCR扩增后。其中有4个克隆大于500bp。复筛获得3个持续阳性克隆;对测序后的阳性克隆进行生物信息学鉴定,得到的3个克隆均与日本血吸虫辅酶Q10氧化还原酶(SjCHGC)基因具有高的同源性(Blastn分值都大于200)。结论SjCHGC蛋白与兔抗鼠TGF—β1抗体的反应为交叉反应,用抗某一蛋白的抗体筛选表达文库得到相应蛋白的基因序列的方法不一定可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其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状况,为临床使用抗生素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统计分析273株鲍曼不动杆菌的标本来源、感染科室分布及耐药状况。结果273株鲍曼不动杆菌中,252株来自痰及支气管吸出物(占92.3%),其次为伤口分泌物12株(占4.4%)。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科室ICU病房检出率最高,占40.7%,其次为呼吸内科,占16.1%。273株鲍曼不动杆菌中,48株鲍曼不动杆菌呈多重耐药菌株,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最低(10.0%),氨苄青霉素(97.0%)耐药率最高。慢性肺部疾病和脑血管疾患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病例的主要基础疾病。结论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多来自于痰及支气管吸出物标本,感染率最高为ICU病房,并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临床应加强对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的监控并防治耐药菌株的传播流行。  相似文献   
7.
钟韵  陈奕慧 《中国消毒学杂志》2016,33(12):1212-1214
摘要 目的 〖HT5"SS〗了解医院临床分离多重耐药菌分布及细菌耐药情况,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某医院住院患者送检标本多重耐药菌检出情况及细菌药敏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该医院在2015年度共检出多重耐药菌 990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阳性大肠埃希菌检出最多。多重耐药菌主要分布在重症监护病房(ICU)、神经外科和神经内科,多重耐药菌分离自痰标本和尿液标本分别占49.8%和21.5%。临床分离的革兰阴性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美洛培南敏感,但对多数临床常用抗菌药物普遍耐药。结论 该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形势严峻,应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与监测,强化手卫生措施。  相似文献   
8.
鲍曼不动杆菌分布特征及耐药趋势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其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状况,为临床使用抗生素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统计分析273株鲍曼不动杆菌的标本来源、感染科室分布及耐药状况。结果273株鲍曼不动杆菌中,252株来自痰及支气管吸出物(占92.3%),其次为伤口分泌物12株(占4.4%)。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科室ICU病房检出率最高,占40.7%,其次为呼吸内科,占16.1%。273株鲍曼不动杆菌中,48株鲍曼不动杆菌呈多重耐药菌株,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最低(10.0%),氨苄青霉素(97.0%)耐药率最高。慢性肺部疾病和脑血管疾患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病例的主要基础疾病。结论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多来自于痰及支气管吸出物标本,感染率最高为ICU病房,并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临床应加强对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的监控并防治耐药菌株的传播流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克隆与分析日本血吸虫组织蛋白酶L样(SjCLs)基因全长cDNA序列,为进一步研究其功能奠定基础。方法提取日本血吸虫成虫总RNA,经RT-PCR扩增获得cDNA序列;将目的片段连接至pMD18-T Simple载体上,连接产物转化大肠埃希菌,通过酶切和测序鉴定重组质粒;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序列的开放阅读框、蛋白序列的同源率和功能区。结果以成虫总RNA为模板进行RT-PCR,得到一段长为996 bp的cDNA片段,该片段含有完整读码框,该阅读框编码的蛋白含有331个氨基酸残基,分子量为38.3 kDa,命名为SjCLs;序列比对分析发现该蛋白氨基酸序列与SjCL2同源率最高,达到89.1%;进化树分析发现SjCLs与SjCL2亲缘关系也最近;SjCLs具有类似于SjCL2的N端信号肽,可能经加工后分泌到细胞外;两者所预测的功能基序及三维构象也基本相同。结论 SjCLs具有组织蛋白酶L的基本特征,从而证明研究获得组织蛋白酶L基因家族的一个新成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乙肝病毒定量与肝脏损伤及干扰素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对34例乙肝e抗原(HBeAg)及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乙肝患者进行干扰素治疗,对患者血清进行乙肝病毒定量测定及白蛋白(ALB)、白蛋白/球蛋白比值(A/G)、谷-丙转氨酶(ALT)、谷-丙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测定,将血清病毒含量≥107、106.9~105.1、≤105分别定为高、中、低含量组。并于治疗前行肝脏组织病理检查。结果:34例患者血清HBV-DNA含量范围在104~109拷贝·mL-1,其中13例高病毒含量患者,ALT值(156.0±21.3)IU·L-1,AST值(145.0±11.0) IU·L-1,S 值为(2.07±0.21),G值为(2.1±0.7);14例中病毒含量患者,ALT值(285.0±18.0) IU·L-1,AST值(125.0±55.8) IU·L-1,S值为(2.0±0.4),G值为(2.4±0.4);7例低病毒含量患者ALT值(167.0±21.3) IU·L-1,AST值(128.0±27.7) IU·L-1,S 值为(3.01±0.11),G值为(3.06±0.09)。3组数值之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予干扰素治疗24周后,高、中、低病毒含量组患者有1例(7.69%),3例(21.43%),3例(47.86%)血清HBV DNA阴转,3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乙肝患者血清病毒含量与肝脏损伤程度无关,干扰素治疗效果与病毒含量呈正比关系,定量血清乙肝病毒DNA检测(HBV-DNA)是预测和评价干扰素治疗效果的可靠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