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了解泉州地区肺结核病患者耐药状况,评价耐药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技术(Xpert MTB/RIF)检测肺结核培阳标本的效果。方法对患者痰标本进行培养,阳性标本再进行Xpert MTB/RIF检测、对硝基苯甲酸/噻吩-2-羧酸肼生长试验(PNB/TCH)菌种鉴定和比例法药敏试验。以PNB/TCH菌种鉴定和比例法药敏试验为金标准分析耐药状况、评价Xpert MTB/RIF技术与金标准的一致性。结果泉州地区初治患者耐药率22.1%,利福平(RFP)耐药率7.5%,耐多药率4.9%,耐多药占RFP耐药65.8%;复治患者耐药率50.0%,RFP耐药率31.5%,耐多药率25.0%,耐多药占RFP耐药85.7%;Xpert MTB/RIF技术检测结核分枝杆菌(MTB)的敏感性为99.7%、特异性97.4%、阳性预测值99.8%、阴性预测值96.1%,Kappa值0.96;Xpert MTB/RIF技术检测"RFP耐药"的敏感性96.2%、特异性97.8%、阳性预测值90.5%、阴性预测值99.2%、Kappa值0.92。结论泉州地区肺结核患者耐药情况严重,Xpert MTB/RIF技术检测结果快速、准确,是加强利福平耐药结核病监测的一种快速、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福建省泉州市2009年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HA和NA基因特征,探讨该病毒的遗传变异及分子特性.方法 采集泉州市甲型H1N1流感患者咽拭子,采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病毒核酸及MDCK细胞培养进行病毒分离、鉴定,提取其中2株代表性毒株病毒核糖核酸(RNA),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病毒HA和NA基因,纯化产物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用DNAstar megalign软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 1 020份咽拭子检出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阳性200份;季节性流感病毒核酸阳性70份,其中H3N2亚型53份,H1N1亚型14份,B型3份,并分离到29株甲型H1N1流感病毒株;HA基因核苷酸序列测定显示,该毒株与北美流行株高度同源,由HA基因核苷酸序列推导的氨基酸系列与疫苗株A/Brisbane/59/2007比较,有22个位于抗原决定簇的氨基酸位点发生变异,但受体结合特异性仍为人样受体,NA基因耐药性位点分析显示,对达菲药物依然敏感.结论 2009年泉州市甲型H1N1流感流行毒株与北美流行株高度同源,相对于疫苗代表株出现了HA蛋白抗原性漂移.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泉州市。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发病规律,以建立趋势预测模型。方法收集疫情报告资料、病例个案调查和实验室结果,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X2检验,利用发病率建立灰色系统GM(1,1)预测模型,P〈O.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泉州市在2005—2011年间共发生。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例127例,呈逐年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5.081,P〈0.01),无暴发疫情和死亡病例报告。发病人群多见于男性和青壮年,分别占总数的74.80%(95/127)和57.48%(73/127),职业分布中农民和民工多发,共占61.42%(78/127);HFRS区域特征明显,沿海地区发病率(86/34721861)显著高于山区(31/15454545)和中心城区(31/90757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531,P〈0.05),农村(53/122)高于城市(24/122),病例发病地点以租赁房或自建房为主,占94.26%(115/122)。时间分布为11月至次年5月,但近几年来发病季节性特点渐趋不明显,有常年化发病倾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551,P〉O.05)。建立的GM(1,1)预测模型对于泉州市的。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趋势预测效果较好。结论泉州市。肾综合征出血热疫情近年有重新抬头趋势,应加强对高发地区和发病率上升较快地区的高危人群进行监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2009年泉州地区H1N1流感监测情况,分析泉州市H1N1流感病毒的HA和NA基因特征,探讨该病毒的遗传变异及分子特性.方法 对泉州市H1N1流感监测期间的病人咽拭子采用real-time RT-PCR方法检测病毒核酸,MDCK细胞培养进行病毒分离、鉴定,并提取其中2株代表性毒株病毒RNA;采用RT-PCR扩增病毒HA和NA基因,纯化产物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用DNAStar Megalign软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 1020份咽拭子中有200份为H1N1流感病毒核酸阳性,70份季节性流感病毒核酸阳性,其中53份为H3N2亚型,14份为H1N1亚型,3份为B型,并分离到29株甲型H1N1流感病毒株.HA基因经核苷酸序列测定显示,该毒株与北美流行株高度同源,由HA基因核苷酸序列推导的氨基酸系列与疫苗株A/Brisbane/59/2007相比,有22个位于抗原决定簇的氨基酸位点发生变异,但受体结合特异性仍为人样受体.NA基因耐药性位点分析,显示对达菲药物依然敏感.结论 2009年泉州市H1N1流感流行毒株与北美流行株高度同源,相对于疫苗代表株出现了HA蛋白抗原性的改变.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泉州市AIDS抗病毒治疗患者的病毒载量和耐药情况,为指导抗病毒治疗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集2020年在泉州市已接受抗病毒治疗≥1年的AIDS患者外周静脉血,进行病毒载量和耐药性检测.结果 共检测2 688份标本,发现207份病毒载量(VL)≥1 000 copy/mL,病毒学失败率7.7%;对反转录酶耐药检出...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引起福建省泉州地区2011年无菌性脑膜炎暴发疫情的埃柯30型肠道病毒(echovirus 30,ECHO30)病原及基因特征,分析基因变异情况及进化来源。 方法 对泉州市2011年无菌性脑膜炎暴发疫情中的临床样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RT-PCR)方法进行肠道病毒通用型、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 A16)核酸检测,随机选5份阳性样本进行肠道病毒VP1区核苷酸序列测定,将测序所得VP1序列用BLAST程序在GenBank上序列搜寻比对,确定其基因型, 并通过构建进化树分析其遗传进化规律。 结果 47份样本经rRT-PCR检测,有39份非EV71和Cox A16的其他肠道病毒核酸阳性, 5份阳性样本的肠道病毒VP1区核苷酸序列均为876 bp,且同源性最高,均大于98.9%,最高仅相差一个核苷酸,与它们具有较高同源性的均是ECHO30。与本次分离株亲缘关系最近的一组ECHO30分别是2008年河南省和浙江省的分离株,与中国台湾2001年无菌性脑炎分离株以及印度2011年分离株则距离较远;原型株Bastianni和20世纪90年代美国分离株和本次分离到的ECHO30毒株距离最远。 结论 2011年ECHO30在泉州地区发生一定程度的传播流行,并导致无菌性脑膜炎疫情的局部暴发流行,进化树分析表明本次分离株与国内近年ECHO30分离株亲缘关系较近,而与国外分离株则相对较远。  相似文献   
7.
60份食品样本同时用常规国标法、科玛嘉平板分离法和实时荧光PCR法进行沙门菌检测研究.按国标GB/T4789.4-2003对60份食品样本进行沙门菌检测,在分离培养的同时将增菌液划线于科玛嘉沙门菌显色平板,挑可疑菌落(紫色或紫红色)进一步试验,所有分离菌株用SENSITITRE微生物鉴定分析系统进行生化鉴定.用Invitrogen提取试剂盒提取细菌DNA,具体方法按说明书操作,鼠伤寒沙门菌作为参考菌株经纯培养后制成菌悬液,同时提取DNA.  相似文献   
8.
郑友限  陈明春  王耿  龚彩婷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9):3997-3998,4013
[目的]建立一种特异、灵敏、快速的Real-Time RT-PCR方法用于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方法]采用WHO所推荐的引物与探针序列,对Real-Time RT-PCR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进行调整优化,检测该方法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并对疑似甲型H1N1流感病例咽拭子标本进行检测.[结果]该方法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检测的灵敏度达10-7(HA滴度为1:128),可从疑似甲流感患者咽拭子中直接检测流感病毒核酸,从病毒核酸提取至完成检测仅需2.5 h左右.[结论]建立的TagMan探针法Real-Time RT-PCR是一种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快速、特异、敏感的新方法,适合于基层疾控机构及医院开展甲型H1N1流感的应急检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泉州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描述及其病原学变化,为制定有效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8年与2010年泉州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进行分析,并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法计算泉州市手足口病不同病原相对风险因素。结果①2010年疫情呈"双峰型"流行,分别于5、9月达高峰;②2008年、2010年手足口病构成比都是以人口高密度区组最高;③手足口病发病集中在1-岁~4-岁组,并且好发于男孩;④散居儿童的患儿构成比由2008年的78.30%逐渐降为2010年的73.39%,而幼托儿童的比例则从2008年18.16%上升为2010年23.24%;⑤从病原体的构成比来看,2008~2010年CoxA16由14.29%降到8.52%,而EV71则由43.13%升到73.32%;⑥EV71与CoxA16感染呈季节性差异,相对于冬春季节,夏秋季节感染EV71风险是CoxA16的2.8倍;⑦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病原体以EV71为主。结论手足口病仍然是威胁泉州市1~5岁小儿身心健康的传染病,呈春秋双峰型流行,易于在人口密度区组、散居儿童流行,特别是男童居多。重症病例以EV71感染为主,EV71与CoxA16感染呈季节性差异。  相似文献   
10.
O157:H7大肠杆菌的血清学实验和针对O157:H7抗原而发展的其他检测方法 ,在O157:H7大肠杆菌的监测和实验室研究中 ,仍是判定菌种和测定菌型的主要依据。但在监测中 ,国内外均发现部分肠道菌与O157抗血清发生交叉凝集。我们在2 0 0 0年 12月根据卫生部食检所全国食品污染物监测课题的要求对福建省食品中O157:H7大肠杆菌污染情况进行调查时 ,从龙岩韭菜园市场采集的一份带皮生猪肉样品中分离到一株能与大肠杆菌O157单克隆抗体及H7血清交叉凝集的布氏枸橼酸杆菌 ,国内未见报道。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实验材料1 1 1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