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4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28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索贵港市大龄女性性工作者(OFSWs)梅毒感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该人群梅毒防控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和策略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 2010-2016年按照《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实施方案》的要求,在贵港市各女性性工作者(FSWs)哨点抽取调查对象,经过培训的调查人员使用《国家艾滋病哨点监测FSW调查问卷》对调查对象进行面对面匿名咨询调查,同时采血检测其梅毒等感染情况。结果 共调查贵港市2 851名OFSWs,以在婚/同居、外省户籍、汉族、小学文化程度以及低档场所来源为主,中位年龄41(四分位间距:38~45)岁。2 851名OFSWs中,梅毒、HIV和HCV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7.33%、2.84%和1.89%;有5.02%在最近一年诊断过性病,88.46%在最近一次商业性性行为时使用了安全套,57.42%在最近一个月的商业性性行为中每次都使用安全套。接受过安全套宣传和发放/艾滋病咨询与检测和同伴教育干预服务的OFSWs分别为87.93%和34.86%。多因素分析发现,低档场所、壮族、文盲、年龄≥ 35岁、未接受过安全套宣传和发放/艾滋病咨询与检测干预服务、HIV和HCV抗体检测阳性为OFSWs感染梅毒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贵港市OFSWs梅毒感染情况严峻,低档场所、壮族、文盲、年龄≥ 35岁、未接受过安全套宣传和发放/艾滋病咨询与检测干预服务、HIV和HCV抗体检测阳性的OFSWs感染梅毒的风险较高。应加强该人群安全套宣传和发放等干预服务,提高该人群安全套的使用率,对梅毒、HIV和HCV等性传播疾病采取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2.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艾滋病)的病原体。静脉注射吸毒人群是HIV感染及传播的高危人群,本文作者从事艾滋病综合干预的研究工作多年,根据工作经验结合文献资料浅谈针具交换干预模式对预防HIV在静脉注射吸毒人群传播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贵港市艾滋病流行病学特点和趋势,为遏制艾滋病攻坚战提供情报。方法对贵港市1996~2009年报告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AIDS)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996~2009年贵港市共报告HIV/AIDS 3 659例,累计总感染率为7.31/万。全市所有县市区所有乡镇均有病例,其中平南县、港北区、港南区累计感染率较高,分别为9.31/万、8.45/万、8.42/万。男女性别比为3.12∶1。年龄分布以20~40岁为主,占61.82%,≥60岁组占19.81%,≥60岁组的病例呈逐年增加的趋势。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占54.30%,无业占14.42%。已婚者占72.59%,未婚占27.41%。传播途径以性传播为主,占46.46%,注射毒品传播占21.84%,混合传播占3.09%,血传播占0.57%,母婴传播占1.06%。结论贵港市艾滋病感染途径以性传播为主,必须加大综合干预力度,提倡100%使用安全套措施,遏制艾滋病流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贵港市急性弛缓性麻痹(AFP)残留麻痹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和疾病谱。方法对各县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防疫站)的AFP病例个案调查表和有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94~2004年贵港市共有AFP残留麻痹病例45例,多发生在〈3岁低年龄组儿童,其中不全程服苗17例。麻痹以单下肢为主,其次为双下肢。引起残留麻痹的疾病以脊髓炎和创伤性神经炎最多,其次是临床符合病例、格林巴利综合症。结论应加强AFP监测和脊灰免疫工作,并采取有效的防治AFP致残措施,减少残留麻痹病例。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贵港市老年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HIV/AIDS)的生存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在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选择年龄≥50岁的HIV/AI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寿命表法计算生存率,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比较不同组别生存时间的差异,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5 397例研究对象中,死亡2 466例,其中艾滋病相关死亡931例。累计观察164 122.77人月,艾滋病相关死亡率为5.67/1 000人月。平均生存时间为129.680个月(95%CI:127.513~131.846),确诊后第12、36、60、96个月的生存率分别为81%、78%、77%、76%。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男性、汉族、AIDS、以性接触为主的感染途径、低CD4+T细胞水平及未检测者、未接受抗病毒治疗(ART)均是影响老年HIV/AIDS生存时间的危险因素。结论 贵港市老年HIV/AIDS的生存率低,生存时间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故须针对该类人群的特点,采取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降低死亡风险,延长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广西贵港市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的生存时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采用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系统中截止2013年12月31日,按所有的现住址为本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为研究对象,收集死亡报告病例相关信息,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结果死亡的2 855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中,2000-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年分别死亡人数274人、274人、385人、407人、567人、648人、300人。平均死亡年龄为(56.71±17.10)(0.17~96岁),研究对象生存时间的中位数是9个月,接受和未接受过抗病毒治疗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是18个月和7个月,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从确证到抗病毒治疗开始时间、传播途径、是否抗病毒治疗是影响病人生存时间的密切因素。结论 2000-2013年,贵港市HIV/AIDS病人生存时间的中位数为9个月,从确证到抗病毒治疗开始时间、传播途径、是否抗病毒治疗是病人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贵港市某县40岁及以上HIV抗体阳性样本的基本特征,为今后开展对此类人群的艾滋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析贵港市某县全人群筛查HIV后,40岁及以上中老年人HIV抗体阳性样本的流行病学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0岁及以上人群HIV感染人数为775例,感染率为3.31‰(775/233 813),全人群感染率为1.81‰(1 015/560 84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最大94岁,以男性为主占74.58%;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95.48%,已婚有配偶占79.23%,97.94%为常住人口,农民占88.52%;95.10%通过异性传播;60~岁及以上年龄段人群HIV感染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结论40岁及以上中老年人已成为贵港市艾滋病的高危人群,应加强对此类人群的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贵港市50岁以上老年HIV/AIDS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下载并收集截止时间为2013年12月31日的疫情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0岁的报告病例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50~59岁组的构成比在12年间增加了6.95倍,60~69岁组增加了8.12倍。男女性别比3.27∶1,已婚有配偶占76.59%、职业以农民为主占84.20%,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86.70%、异性传播是≥50岁人群感染 HIV 的主要途径。死亡病例平均存活时间为(1.51±2.78)年,首次 CD +4细胞计数平均为(295.10±294.24)个/μL。结论≥50老年人已成为贵港市艾滋病防控的重点关注的人群,应加强对此类人群的行为干预及HIV早期检测。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贵港市儿章预防接种信息个案管理系统建设现状,为贵港市完成CIMS建设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查县级、乡级接种单位,了解其CIMS建设现状、人员操作水平、计算机软硬件、网络等情况.结果 86.67%接种单位能实施CIMS,并能应用于日常接种和补录往年有关数据;80.77%的计算机各项指标符合CIMS要求,15.38%的计算机未安装自动升级的杀毒软件;89.32%预防接种工作人员基本能掌握CIMS软件操作技术,90.29%的人员对CIMS基本满意,18.45%人员录入数据的速度>30秒;46.67%接种单位有存折式打印机.结论 贵港市CIMS已全面实施,但存在不少问题,需要加强督查、培训、指导,充分利用CIMS系统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调查贵港市不同地区暗娼人群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梅毒感染现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贵港市不同地区HIV/梅毒感染的防制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参照《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实施方案操作手册》,对贵港市2012—2015年3个地区哨点所监测的暗娼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和HIV、梅毒抗体的血清学检测。结果 共调查监测4 266名暗娼人员,平均年龄为(34.74±8.56)岁,主要以汉族为主(79.04%),在婚或同居者居多(76.37%),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所占比例较大(55.27%),以服务于低档场所为主(50.21%)。该调查人群流动性较低,本次在本地工作时间>1年者占60.09%。HIV总感染率为1.55%,其中贵港市辖区、桂平市、平南县3个地区的HIV感染率分别为1.31%、2.63%、1.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梅毒总感染率为10.01%,且呈逐年下降的线性趋势(χ2趋势=43.42,P<0.001),三个地区梅毒感染率分别为7.38%、21.76%、4.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吸毒、本次在本地工作时间>1年是HIV感染的危险因素,居住于桂平市、较低档场所服务、年龄大、在婚/同居均是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贵港市三个地区暗娼HIV/梅毒感染率较高,参考HIV和梅毒感染的影响因素,因地制宜地针对不同人群采取干预措施和长期有效宣传对防控HIV/梅毒感染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