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50篇
综合类   39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5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治疗重复肾、重复输尿管的临床体会.方法 诊治2例左侧重复肾及重复输尿管患者,均经过超声、CT及CT尿路造影(CTU)证实.该组2例病例均行后腹腔镜左侧重复肾及重复输尿管切除术,其中1例输尿管口囊肿予以旷置.结果 2例病例手术过程顺利.手术平均时间为110 min,平均出血量为100 mL.2例病例术后均未出现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为15d.术后1个月复查肾功、B超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 后腹腔镜治疗重复肾及重复输尿管安全易行,创伤小,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
<正>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solifenacin on the detrusor instability of patients with overactive bladder ( OAB ) . Methods A total of 20 outpatients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探讨经皮肾穿刺造瘘术(PCN)治疗肾后性急性肾功能衰竭(PARF)患者的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40例PARF患者在B超引导下行PCN的临床资料,并与20例行常规开放手术患者进行对比.结果 肾穿刺组PCN成功率为100%,引流后2~7 d,患者肾功能均恢复正常;治愈30例;长期留置肾造瘘管10例,其中2例为腹腔继发肿瘤患者,8例为宫颈癌晚期患者;无一例死亡、无造瘘后肾周血肿和胸膜损伤发生,未出现术后感染、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并发症.开放手术组于引流后2~7 d 19例患者肾功能恢复正常,其中术后出现肺部感染3例,经抗感染、对症治疗后好转;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1例.结论 PCN具有创伤小、出血少的优点,对挽救PARF患者肾脏功能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性切除术(retroperitoneal hparoscopic radical nephrectomy,LRN)与开放性肾癌根治性切除术(open radical nephrectomy,ORN)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比较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性切除术(34例,A组)与开放性肾癌根治性切除术(33例,B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种方法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引流、术后最早下床活动时间、肠功能恢复、术后住院时间、术后镇痛剂使用量、术中术后输血、血浆量、术后随访时间及手术效果。结果A组中1例因最初对解剖结构难于辨认,无法分离肾前筋膜至肾门而改开放手术,1例因损伤精索静脉出血难以控制而改开放手术,1例因肾周脂肪过多无法将肾脏掀起显露肾蒂而玫开放手术。31例手术成功;B组手术均成功,1例术后2个月因大面积脑出血死亡。余均无瘤生存。两组病例比较术中出血、术后引流、术后最早下床活动时间、肠功能恢复、术后住院时间、术后镇痛剂使用量、术中术后输血、血浆量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肿瘤大小、手术时间、随访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与传统的开放性肾癌根治性切除术相比,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性切除术虽然技术难度大,但其具有微创、痛苦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而对T1N0M0和T2N0M0期肿瘤控制,临床疗效相同。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弓状韧带的解剖及其在后腹腔镜解剖性肾切除手术中作为肾动脉定位标志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4年7月行后腹腔镜解剖性肾切除术297例的病例资料。其中,男176例,女121例,年龄26~82岁,平均54.6岁。左侧174例,右侧123例。肾癌186例,肾盂癌74例,输尿管癌37例。术中采用"用多少,开多少,宁少勿多"的原则按需打开部分肾后间隙,显露腰大肌、腰方肌及膈肌等后腹腔解剖标志。识别内外侧弓状韧带,以内侧弓状韧带为导向,寻找并显露肾动脉。Hem-o-lok处理切断后,于其内下深面稍做游离,即可显露肾静脉,同法处理,总结后腹腔镜下内侧弓状韧带与肾动脉的解剖定位关系。结果后腹腔镜下可清晰识别三个肌性标志,即腰大肌、腰方肌及膈肌;及二个韧带标志,即外侧弓状韧带及内侧弓状韧带。内外弓状韧带在腔镜下呈现"海鸥"样外观,内侧弓状韧带水平向中线方向走行,正对肾动脉。以内侧弓状韧带为定位标志,297例手术快速寻找肾血管,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同时也减少了因损伤肾血管出血而中转开放的几率。结论遵循"用多少,开多少,宁少勿多"的原则游离肾后间隙能依托肾周自身的悬吊固定结构显露肾血管,减少操作通道的数量;内侧弓状韧带是后腹腔镜上尿路手术中肾动脉的重要定位标志,以之为导引寻找肾动脉,能缩短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后腹腔镜与开放式肾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2003年10月至2006年10月,对临床分期为T1N0M0或T2N0M0期90例患者,施行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49例(A组),开放式肾癌根治术41例(B组),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A组46例手术成功。4例(8.7%)出现主要并发症,随访(21.9±6.1)个月。B组手术均成功,1例因术后脑出血死亡。9例(22.5%)出现主要并发症,随访(24.9±7.8)个月。病理、证实均为肾恶性肿瘤。两组病例在肿瘤大小、手术时间、随访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镇痛剂使用、输血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与开放式肾癌根治术相比,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具有微创、痛苦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而对T1N0M0或T2N0M0期肿瘤控制,临床疗效相同。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对前列腺癌非雄激素依赖细胞系DU-145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对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应用体外细胞生长抑制试验(MTT比色法)研究As2O3对DU-145细胞生长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情况及凋亡情况,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细胞DNA的变化.结果As2O3对DU-145细胞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随着药物浓度增加和作用时间延长,凋亡细胞明显增加,出现G2/M期阻滞和DNA的断裂.结论As2O3可明显抑制前列腺癌DU-145细胞的增殖,诱导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周期.  相似文献   
9.
回顾性分析138例肾上腺偶发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访术后恢复情况,探讨肾上腺偶发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前列腺体积及前列腺突入膀胱程度与最大尿流率的关系。方法对141例诊断为前列腺增生症的患者首先采用经直肠超声测量前列腺体积(PV)及前列腺突入膀胱程度(IPP),然后使用尿动力学检测仪检测最大尿流率,并且按照最大尿流率的大小分为A组(>15 mL/s)、B组(10~15 mL/s)、C组(≤10 mL/s)。分别比较3组间PV值和IPP值的差异,以及对PV、IPP与最大尿流率做回归分析。结果 3组PV分别为46.627cm3、55.162 cm3、57.078 cm3,A组与B组、C组间的PV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B组与C组的体积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A组的IPP值为(0.0781±1.1669)cm,95%的可信区间0.309~1.252;B组IPP值为(1.879±0.6313)cm,95%可信区间1.675~2.084;C组的IPP值为(4.703±1.4643)cm,95%可信区间4.368~5.037。3组IPP值比较结果显示任意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当判断是否存在可疑膀胱出口梗阻时,PV、IPP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判断是否存在膀胱出口梗阻时,仅IPP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V>60.4 cm3或IPP>2.1 cm的患者易发生膀胱出口梗阻,而IPP>5.0 cm的患者发生膀胱出口梗阻的可能性将大大增加;PV、IPP均可作为可疑膀胱出口梗阻的参考指标,而仅IPP可作为膀胱出口梗阻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