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预防医学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了解广东省居民伤害谱及其疾病负担,为制定伤害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非致死性调查采用4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大、中小城市、1类和2类农村各3个县区;致死性伤害调查采取等比例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13个调查点进行调查。结合2000年全省人口普查不同地区分年龄组和性别人口数,计算住院、门诊处理和自己/他人处理或没有处理人数分别与死亡人数的比值,绘制广东省居民伤害谱金字塔图。利用致死性调查和非致死性调查数据估算伤害造成的疾病负担。结果非致死性伤害共调查18 505人,发生伤害4 046人,发生率21.9%,标化率为21.2%。其中,城市、农村伤害发生率分别为17.7%(1 647/9 294)、26.7%(2 459/9 210);男性、女性伤害发生率分别为23.9%(2 228/9 324)、19.8%(1 818/9 168);0~19、20~59及≥60岁组人群伤害发生率分别为28.4%(2 156/7 592)、17.0%(1 432/8 437)、19.2%(458/2 388)。广东省居民伤害死亡、住院、门诊、自己/他人处理或没有处理的比例为1∶27∶126∶472;城乡居民的伤害谱比例接近,但农村(26.7%)伤害发生率高于城市(17.7%);女性(1∶35∶149∶651)伤害的伤害谱比例高于男性(1∶23∶115∶382);伤害死亡、住院、门诊、自己/他人处理或没有处理的比例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死因回顾性调查共调查了7 721例伤害死亡病例,伤害死亡率为50.7/10万,标化率为47.8/10万,估算广东省每年因伤害死亡约38 000人,潜在寿命损失年(YPLL)为117.3万人年,城市、农村、男性、女性的YPLL分别为48.9、68.4、78.9、38.4万人年。全省主要的前7种非致死性伤害每年需要的住院和门诊费用为63亿元,其中住院52亿元、门诊11亿元。结论广东省不同地区、性别、年龄组居民伤害谱不同,疾病负担沉重,迫切需要动员资源,加强预防控制力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明确广东省高温热浪期间发生中暑的脆弱人群,为采取措施保护该人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0年9—11月采用4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广东省内抽取5个市,每市抽取1个县及区,每个县区抽取6个片区,每片区抽取50户,对每户随机选出1名15~69岁居民进行入户面对面询问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社会经济状况、热浪相关知识和适应行为。采用2检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广东省居民发生中暑的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2 183人,平均年龄为(39.31±14.16)岁,其中男性占53.37%(1 165/2 183),城市居民占48.74%(1 064/2 183)。总体中暑发生率为6.8%(149/2 183)。不同社会经济状况(包括职业、地区和收入)人群中暑发生率不同(P﹤0.05),农林牧渔业(11.4%,58/507)、农村(10.1%,113/1 119)、月收入<1 000元(11.2%,75/671)居民中暑发生率最高。所有调查对象对健康风险认知平均得分为(4.21±1.47)分(得分范围1~7),对热浪的知晓率为38.11%(832/2 183),对热浪的平均适应得分为(4.80±2.39)分(得分范围0~9)。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农林牧渔业和离退休人员发生中暑的风险分别高于其他职业(OR=2.40、2.32),农村居民发生中暑的风险高于城市居民(OR=2.62),人均月收入<1 000元的居民发生中暑的风险高于收入≥10 000元人群(OR=2.48)。结论高温热浪期间广东省居民中暑发生率较高,农村及社会经济状况低下的人群是中暑的脆弱人群,需要重点加以保护。  相似文献   
3.
广州市男性吸烟对其肺功能及体内多环芳烃代谢物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广州市男性居民吸烟对其肺功能以及体内多环芳烃代谢物水平的影响。方法2012年7月采用系统抽样方法在广州市黄埔区和增城市各抽取1个社区中45岁以上的男性常住居民作为研究对象,资料收集包括问卷调查、晨尿中10种羟基多环芳烃浓度检测和肺功能检测。采用协方差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吸烟、肺功能以厦尿液中羟基多环芳烃浓度之间的关系。结果本次研究共纳入142名研究对象,平均年龄为(61,30±9.73)岁,其中吸烟者94人(66.20%)。协方差分析控制混杂因素后发现吸烟者肺功能指标1秒率(F=6.84)、用力呼气中段流量(F=5.52)和最大通气量(F=4.54)低于不吸烟者,且尿液中1-羟基萘(F=10.21)、2-羟基萘(F:8.74)和2-+3-羟基芴(F=4.11)浓度高于不吸烟者(P〈0.05或P〈0.01)。2-羟基菲、3-羟基菲、4-羟基菲、1-羟基芘与峰流速呈负相关(β:-6.34、-6.39、-5.44、-5.03),2-羟基萘与用力呼气中段流量呈负相关(β=-5.91),1-羟基萘、2-羟基萘与最大通气量呈负相关(β=-2.85、-3.11),均P〈0.05。结论广州地区男性居民吸烟可降低肺功能并增加多环芳烃的内暴露水平,体内多环芳烃增加与肺功能下降存在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广州市某农村地区家庭室内生物燃料使用对居民下呼吸道症状的影响。方法采用系统抽样方法在广州增城市某农村地区抽取6岁以上的常住居民作为研究对象,开展问卷调查获取室内生物燃料使用和居民下呼吸道症状的情况。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居民呼吸道症状与生物燃料使用的关系,分析中控制年龄、性别、吸烟情况、室内通风情况和厨房使用通风设备情况等因素。结果共调查了266户家庭,645名研究对象纳入研究,其中478人(74.1%)做饭使用生物燃料,167人(25.9%)做饭使用清洁能源。生物燃料组过去半年下呼吸道症状(含干咳、咳痰、气喘、胸闷和呼吸困难症状之一)发生率为51.5%(246/478),清洁能源组发生率为41.3%(69/167)。多因素分析显示,使用生物燃料组发生过咳痰(OR=1.90,95%CI:1.23~2.93)、气喘(OR=6.71,95% CI:1.74~25.85)、胸闷(OR=2.41,95%CI:1.02—5.72)和呼吸困难(OR=5.99,95%CI:1.23~29.28)的风险高于清洁能源组。下呼吸道症状发生风险与生物燃料使用的频率关系有统计学意义,每天都使用生物燃料组相比清洁能源组,出现过和经常出现下呼吸道症状的风险分别是OR=1.72(95%CI:1.14~2.59)和OR=4.10(95%CI:1.40-12.04)。结论广州市农村地区室内生物燃料的使用可能影响居民呼吸系统健康。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中国城市气温与人群死亡风险的关系,分析纬度对气温与死亡风险关系的修饰作用。方法 收集国内有关气温与人群死亡风险关系的研究,采用Meta分析合并效应值,再通过Meta回归模型进一步分析纬度对该关系的影响。结果 共纳入10篇文献,包括15个城市。气温每增加1℃,非意外死亡风险增加2%(95%CI:1%~3%),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增加4%(95%CI:2%一6%),呼吸系统疾病死亡风险增加2%(95%CI:1%~4%);气温每降低1℃,非意外死亡风险增加4%(95%CI:2%~7%),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增加4%(95%CI:1%~7%),呼吸系统疾病死亡风险增加2%(95%CI:0%~4%)。纬度0°~25°、26°~30°、3l°。39°、≥40°时气温每下降1℃,人群总死亡风险分别增加6.5%(95%CI:-2.7%~15.6%)、5.8%(95%CI:2.4%~9.3%)、0.8%(95%CI:0.4%~1.2%)、0.5%(95%CI:-0.5%~1.5%);气温每上升1℃,人群总死亡风险分别增加O.6%(95%CI:-0.3%~1.4%)、1.9%(95%CI:0.7%~3.1%)、2.0%(95%CI:1.0%~3.0%)、5.8%(95%CI:-3.2%~14.8%)。纬度每增高5°,高温时人群死亡风险增加0.3%(95%CI:0.1%~0.8%),低温时人群死亡风险减少0.8%(95%CI:0.5%~0.9%)。结论气温过高或过低均增加人群的死亡风险。中低纬度地区人群对冷的适应能力要比高纬度地区更为脆弱,而对热的适应能力则较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