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5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38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119篇
临床医学   144篇
内科学   80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28篇
综合类   267篇
预防医学   5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76篇
  2篇
中国医学   79篇
肿瘤学   1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1例10~14岁骨性Ⅲ类错患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联合应用前方牵引和上颌快速扩弓治疗 10~ 14岁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 11例 10~ 14岁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为观察组 ,3 2例替牙早期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为对照组。两组均采用联合应用前方牵引和上颌快速扩弓装置治疗 ,平均治疗时间 6个月。治疗前后均拍摄头影侧位片 ,并采用一种新的头颅参照系统 ,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 ,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均发生上颌骨前移 ,下颌骨向下后旋转 ,向前生长受限。观察组前牙覆盖增加 5 .3mm ,骨性变化占 5 1% ,牙性变化占 4 9% ;其中 ,9例患者前牙达到正常覆牙合、覆盖关系 ,磨牙中性关系 ,2例患者前牙达到浅覆牙合、浅覆盖关系 ,后牙中性偏近中关系。结论 联合应用前方牵引和上颌快速扩弓治疗 10~ 14岁轻中度骨性反牙合患者有较好疗效 ,可减轻畸形程度 ,避免手术治疗 ,最大程度地改善患者的软硬组织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Pancherz分析法对改良式Forsus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下颌后缩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评估.方法:直丝弓矫治技术排齐整平上下牙列后,应用改良式Forsus矫治器对30例安氏Ⅱ类下颌后缩患者进行功能性矫形治疗,治疗前后拍摄头颅侧位片,并进行Pancherz头影测量和分析.结果:改良式Forsus矫治器治疗6~8个月后,患者下颌后缩面型显著改善.前牙覆盖减小了(5.0±2.8)mm,磨牙关系纠正为Ⅰ类关系.SNB增大(2.7±1.3)°,ANB减小(-2.5±1.2)°,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结论:改良式Forsus矫治器与直丝弓矫治技术联合应用,可以有效地促进下颌骨的生长发育,协调上下颌骨的位置关系,显著改善Ⅱ类咬合关系和下颌后缩面型.  相似文献   
3.
牙周膜具有支持牙齿、传导和分散耠力的重要力学功能。准确认识牙周膜的弹性模量可以分析牙周组织的应力与应变关系,完善矫治系统。本文就近年来具有代表性的研究牙周膜弹性模量的各种方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上颌口外前牵引矫治骨性安氏Ⅲ类畸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颌口外前牵引矫治骨性安氏Ⅲ类畸形是利用头、枕、颈作支抗,移动上颌前移,矫治凹面畸形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国内外均有过报道。我们用这种技术矫治过4例病人,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成人单侧后牙反[牙合]患者髁突的对称性及矫治后髁突位置(R)的变化。方法:21例成功矫治的单侧后牙反[牙合]成年患者作为实验组,男10例,女11例,年龄18~23岁,平均21.8岁。21例安氏Ⅰ类错[牙合]患者作为对照组,男10例,女11例,年龄19~23岁,平均22.1岁。实验组矫治前后与对照组均拍摄全颌曲面断层片和双侧矫正薛氏位片,测量髁突的不对称指数和髁突在关节窝中的相对位置。结果:实验组两侧髁突高度(CH)不对称,与对照组相比,CH的不对称指数明显增大(P〈0.05)。实验组矫治前后两侧髁突在关节窝中的位置均无显著性差异,但与矫治前相比,矫治后非反[牙合]侧髁突相对位置由前位趋于正中位(R由13.52减小为9.48)。结论:成人单侧后牙反[牙合]患者的髁突形态存在不对称性,而髁突位置相对对称,颞下颌关节可随咬合关系和下颌骨位置的变化发生改建;正畸治疗后髁突位置更加协调。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非手术矫治对成人低角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颞下颌关节的影响.方法 选取13例严重成人低角骨性Ⅲ类错(牙合)病例,男5例,女8例,年龄18~23岁,平均年龄21.3岁.所有患者均采用OPA-K滑动直丝固定矫治技术矫治,矫治前后均做Helkimo指数分析,并拍摄双侧闭口矫正薛氏位片和X线头颅侧位片,行颞下颌关节间隙测量和头影测量分析.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非手术矫治后,Helkimo主诉症状指数重新分布,Ai0级比例明显升高,AiⅡ级比例减少为零.间隙分析表明;矫治前,髁突处于关节窝过前位;矫治后,关节前间隙线距和面积增大(P<0.01),后间隙线距和面积减小(P<0.05),线性百分比由20.81%减小为8.04%,面积比P'/A'由1.62减小为1.01,关节前后间隙基本相等.髁突及下颌骨发生后移.结论 成人低角骨性Ⅲ类错(牙合)非手术矫治后,髁突由下前位向后移至中位范围,关节结构趋于协调和稳定,颞下颌关节紊乱症状得到了有效缓解.  相似文献   
7.
11例10—14岁骨性Ⅲ类错He患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观察联合应用前方牵引和上颌快速扩弓治疗10-14岁骨性安氏Ⅲ类错He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11例10-14岁骨性Ⅲ类错He患者为观察组,32例替牙早期骨性Ⅲ类错He患者为对照组,两组均采用联合应用前方牵引和上颌快速扩弓装置治疗,平均治疗时间6个月,治疗前后均拍摄头影侧位片,并采用一种新的头颅参照系统,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均发生上颌骨前移,下颌骨向下后旋转,向前生长受限,观察组前牙覆盖增加5.3mm,骨性变化占51%,牙性变化占49%;其中,9例患者前牙达到正常覆He、覆盖关系,磨牙中性关系,2例患者前牙达到浅覆He,浅覆盖关系,后牙中性偏近中关系。结论 联合应用前方牵引和上颌快速扩弓治疗10-14岁轻中度骨性反He患者有较好疗效,可减轻畸形程度,避免手术治疗,最大程度地改善患者的软硬组织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快速扩弓前后龈沟液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与碱性磷酸酶(ALP)水平的变化,以及其与快速扩弓牙周组织改建的关系.方法:选择38例快速扩弓的患者(10.5~12.8岁),随机分为对照组(18例)和加力组(20例).利用全自动化生化分析仪检测快速扩弓前,快速扩弓24h、7d,及保持7d、14d、28d的龈沟液AST、ALP水平的变化,结果以酶总量/牙表示.采用SAS(r)Proprietary Software Version 9.00对数据进行配对t和两样本t检验.结果:加力组AST水平在快速扩弓24h后开始升高(P<0.05),对照组在快速扩弓7d后开始升高(P<0.01),2组AST水平至保持28d时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P<0.01);扩弓24h至保持28d,加力组与对照组AST水平存在显著差异(P<0.05).加力组和对照组ALP水平在快速扩弓7d后开始升高,至保持28d时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P<0.01);从扩弓7d至保持28d,加力组与对照组ALP水平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龈沟液AST、ALP水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快速扩弓后牙周组织的改建.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前方牵引结合多曲方丝弓技术治疗恒牙早期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的疗效.方法选取24名恒牙早期骨性安氏Ⅲ类反(牙合)患者,行前方牵引结合多曲方丝弓技术治疗.治疗前后均拍摄头颅侧位片,采用Pancherz头颅参照系统分析治疗前后牙颌系统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患者上颌骨向前移位,下颌向下后旋转;上切牙唇倾前移,下切牙舌倾后移;磨牙远中竖直;覆盖及磨牙关系发生了显著变化.结论前方牵引结合多曲方丝弓技术治疗恒牙早期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基托粘结式上颌前方牵引器矫治乳牙期骨性前牙反(牙合)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例乳牙期骨性前牙反(牙合)的临床病例,采用基托粘结式上颌前方牵引器进行矫治,矫治前后均拍摄头颅X线侧位片,进行头影测量分析,并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矫治后SNA增加(2.3±1.1)°,SNB减小(1.1±0.9)°,ANB增大(3.5±2.2)°,前牙反(牙合)全部解除;面凸角增加(4.3±2.1)°,全面凸角减小(4.8±2.6)°,患者侧貌由Ⅲ类凹面型变为直面型.结论 基托粘结式上颌前方牵引器可以有效地矫治乳牙期骨性前牙反(牙合),调整上、下颌骨间前后向的位置关系,改善患者软组织侧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