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5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6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了解中国中小学校卫生室服务现状与需求,为加强学校卫生服务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按照中国三大经济地带划分,分层选择调研省份,每个调研省份选择1~2个调研点,共抽取16个省26个调研点.每个调研点内随机选择城乡小学、初中、高中各1所共6所学校作为调研点校,每个调研点校每个年级(小学选择三~五年级)随机选择10名学生匿名填写“全国中小学校卫生人员队伍建设调研学生问卷”.共回收有效问卷4 661份.结果 学校卫生室提供的服务中,“外伤处理”占49.4%、“咨询身体健康问题”占40.5%、“体检”占39.0%;调查对象过去1年时间内,去学校卫生室看病或咨询次数1~3次的占45.1%,4~5次的占6.4%,≥6次的占3.7%.在学校生病时,选择去学校卫生室看病的分别占65.8%(小学)、64.0%(初中)、54.4%(高中);在学校突然发生外伤时,选择去学校卫生室的分别占78.2%(小学)、73.2%(初中)、69.6%(高中).结论 中小学生对学校卫生室服务需求大,需要继续加强中小学学校卫生室建设.  相似文献   
2.
了解中国中小学校卫生人员聘任模式现况,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方法 按照我国三大经济地带划分,分层选择调研省份,每个调研省份选择1~2个调研点,共覆盖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30个调研点.每个调研点选择城区、郊县各1个,每个调研区县选择小学、初中、高中各1所.调研方法为学校卫生相关部门领导、学校领导、校医及班主任等座谈会及个人深入访谈.共召开区县、学校座谈会243次,个人深入访谈1 267次,覆盖学校179所.运用定性数据分析软件Maxqda 12.0对资料进行整理、编码、主题归类和分析.结果 我国中小学校卫生人员聘任模式多种并存.使用最多的是校内调剂模式(30/30),各调研点均有使用;其次是临时聘任模式(24/30)和公开招聘模式(18/30);部分地区正在进行医疗机构派驻模式(6/30)和学校购买服务模式(4/30)的试点工作;少数资源匮乏地区使用诊所/医院承包模式(8/30).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聘任模式有所不同,医疗机构派驻和学校购买服务模式受到试点地区的普遍欢迎和认可,值得借鉴.结论 中国中小学校卫生人员聘任模式存在区域性和多样性,需要完善传统模式,探索创新模式,政府购买服务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3.
低碳生活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生力军、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大学生践行低碳生活对这一目标的实现有着重要意义.为了解现今大学生践行低碳生活的情况,在山西4所大学中随机抽取6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及分析,发现如今大学生践行低碳生活呈现“知易行难”的现状,探寻其原因及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了解中国中小学校卫生人员未来2年工作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为稳定学校卫生人员队伍提供政策建议.方法 按照我国三大经济地带划分,分层选择调研省份,每个调研省份选择1~2个调研点,共覆盖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6个调研点.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调研点辖区内所有中小学校卫生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现有学校卫生人员队伍中仅66.2%明确表示未来2年愿意继续从事学校卫生工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工作负荷(OR=0.696)是未来2年工作意愿的危险因素;对工作喜欢程度(OR=5.660)、工作条件满意度(OR=2.258)、医学背景(OR=1.978)、职业发展空间满意度(OR=1.934)、工作职责明确程度(OR=1.689)、工作能力(OR=1.415)、工作待遇满意度(OR=1.329)、任职后参加培训情况(OR=1.285)、学校支持与重视程度(OR=1.246)是学校卫生人员未来2年工作意愿的保护性因素.结论 中国学校卫生人员队伍稳定性面临着较大威胁.学校卫生管理部门应通力合作,重点解决人员职称晋升、培训及继续教育等问题,提高学校卫生人员队伍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分析中国中小学校校医配备现状,为加强中小学校校医队伍建设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按照中国三大经济地带划分,分层选择调研省份,每个调研省份选择1 ~ 2 个调研点,调研点内整群抽取全部中小学校进行问卷调查.共调查16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6 个调研点的10 027 所学校,选择学校规模大于600 人或寄宿制学校共6 466 所进行分析.结果 校医配备率为33.1%(2 140 /6 466),校医配备生医比为2 814.6 ∶ 1,满足600 ∶ 1 的学校占 5.0%(321 /6 466).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经济地带、城乡、学段、学校规模、是否为寄宿学校均是校医配备的重要影响因素(P 值均<0.05); 在控制其他变量的情况下,东部学校配备校医概率是中部学校的3.30 倍(95%CI = 2.86 ~ 3.81); 西部学校是中部学校的1.66 倍(95%CI = 1.40~ 1.96); 随着学段的提高,校医配备概率亦提高,初中是小学的2.06 倍 (95%CI = 1.79~ 2.36),高中是小学的7.93 倍(95%CI = 6.36~ 9.89); 寄宿制学校是非寄宿制学校的1.34 倍(95%CI = 1.11 ~ 1.61); 规模≥600 人学校是规模<600 人学校的1.72 倍(95%CI = 1.40~ 2.12); 城市学校是农村学校的2.79 倍(95%CI = 2.39 ~3.25).结论 目前中国中小学校校医配备整体不足,不同经济发展地区和不同学段区别明显,中西部地区农村小学和小规模寄宿制学校的校医配备缺口较大.需要深入探索适宜政策,重视学校卫生立法,加强校医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6.
了解大学生艾滋病抗体检测率、检测意向及需求,为高校制定艾滋病健康教育政策提供参考.方法 使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北京地区6所高校大学生中匿名问卷调查2 321名学生.使用EpiData 3.0建立数据库并进行逻辑检错和双录入,SPSS 20.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大学生艾滋病抗体检测率为2.8%(65/2 321),男生艾滋病抗体检测率(3.6%)高于女生(2.1%).检测率在男、女生间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347,P<0.05),在年级、生源地区、城乡、专业等因素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明确表示有检测意向者占33.3% (758/2 275),49.1%(1 117/2 275)表示无检测意向.若曾经发生与他人共用注射器、静脉注射吸毒、与未知感染状态者发生无保护性行为、多个性伴侣等感染艾滋病危险行为,寻求检测可能性分别为83.8%(1 924/2 295),81.7%(1 875/2 295),75.4%(1 730/2 295),73.9%(1 697/2 295).认为需要学习艾滋病检测相关知识者有87.5%(2 004/2 291),有必要做艾滋病抗体检测者有30.2%(692/2 292).结论 大学生中HIV检测率低,检测知识需求率较高,有危险行为则检测意向提高.提示需要加大检测知识宣传,提高大学生风险意识,提高检测意向,扩大检测范围.  相似文献   
7.
了解北京城乡流动青少年艾滋病抗体检测意向及检测行为,为制定艾滋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以北京市海淀区和顺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体检中心为调查地点,对前来进行从业人员健康证体检的16~ 24岁流动青少年进行匿名问卷调查,采用EpiData 3.0建立数据库并进行逻辑检错和双录入,采用SPSS 20.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收集2 182份问卷,有艾滋病检测意向者占59.9%(1 252/2 092),无检测意向者占26.3%(551/2 092).调查对象艾滋病抗体检测率为2.4%(52/2 182),检测率在教育程度、从事职业、有无男女朋友等因素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24.400,17.495,12.418,P值均<0.05),在城乡、性别、家庭住址和居住场所等因素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北京城乡流动青少年中艾滋病抗体检测率低,检测意向不高.需要加强宣传教育,采取适宜措施,提高检测意向,扩大检测覆盖面.  相似文献   
8.
中国11~18岁汉族男生肥胖与首次遗精年龄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我国11~18岁汉族男生肥胖与首次遗精年龄的相关性。方法:从2010年全国体质调研数据中选取11~18岁汉族男生的身高、体重、遗精报告情况,计算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 采用概率单位回归法计算半数首次遗精年龄。采用卡方检验分析11~18岁不同营养状况与遗精报告率的相关性, 采用U检验比较肥胖组与非肥胖组半数首次遗精年龄的差异。结果:在城市男生12岁和17岁年龄组,乡村男生13岁年龄组,不同营养状况之间的遗精报告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半数首次遗精年龄在肥胖组和非肥胖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肥胖组(13.90岁)较非肥胖组(14.00岁)提前(P<0.05)。结论:肥胖可能使男生首次遗精年龄提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