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预防医学   1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1年   4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光诱捕技术在蚊虫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比较人工小时法和灯诱法的诱蚊效果,为科学规范开展蚊虫监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宁波市为试点,每月采用灯诱法调查成蚊,观察蚊类组成及季节变化情况,与2006-2008年人工小时法监测结果相比较。结果 2006-2008年居民区室内人工小时法监测,淡色库蚊为优势种,占捕蚊总数的99.17%,白纹伊蚊、中华按蚊、三带喙库蚊分别占0.49%、0.20%和0.13%。居民区灯诱法监测,淡色库蚊占捕蚊总数的81.55%,三带喙库蚊、中华按蚊、白纹伊蚊分别占13.43%、2.31%和1.97%。结论 2种方法监测结果均能显示该地区优势蚊种构成情况,因而推广使用具有操作简单,人为影响因素小的灯诱法,认为其更适合长期系统监测。  相似文献   
2.
日常性四害监测工作是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一项常规工作,其现场作业宜委托PCO公司承担,委托时应合理考虑PCO公司的利益——人工成本按每人每小时20元计、税金按人工成本10%计、管理费用按人工成本12%计。  相似文献   
3.
委托有害生物防治业(PCO)在街道实施病媒生物防制,使街道区域内的病媒生物密度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这种形式的运作在宁波市方兴未艾。但是效果怎样,如果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括哪些,评估人员的组成、评估的费用标准及其由谁来承担等诸多问题皆未见统一的规则。  相似文献   
4.
为防止医源性感染 ,我们于 2 0 0 0年 6~ 9月间对辖区内村级卫生室 (含个体诊所 )进行了消毒情况调查 ,并进行了干预措施 ,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辖区内所有村卫生室及个体诊所 ,共 71家 ,其中村卫生室 6 6家 ,个体诊所 5家 (皆为牙科 )。1.2 方法 干预前进行基本情况调查。干预包括举办村卫生室消毒培训班 ,建立健全消毒制度 ,增添基本消毒设施。干预前后分别测试乡村医生消毒知识和监测医疗器械微生物污染情况等。1.3 监测项目的采样、检测和评价 按照 GB 15 981- 1995“消毒与灭菌效果的评价方法与标准”和 GB 1…  相似文献   
5.
除四害工作的市场化运作虽然是近几年一种新的操作模式,但发展势头迅猛,已经在许多城市取得非常不错的成效,受到社区、居民的普遍欢迎。宁波市除四害工作于2003年达标,为进一步巩固除四害达标成果,宁波市爱卫会将除四害做为硬性指标,列入创建卫生街道考核指标中,规定在一、二、三星级卫生街道创建活动中,[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为加强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的预防控制工作,探索经济有效的防制对策,2011年对辖区内海曙、江北区开展了乙脑综合监测工作,结果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病例监测 资料来源于国家传染病疫情网络报告系统,对所有报告病例按要求开展应急监测.采用灯诱法和人工小时法采集蚊虫. 1.2常规监测 采用灯诱法,于2011年4-11月上、下旬各监测蚊虫1次. 1.3病毒检测 将常规和应急监测捕获的蚊虫经鉴定后,将三带喙库蚊标本置-18℃以下冰箱保存,24 h内进行病毒分离和核酸检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掌握宁波市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传播媒介和疫情发生情况,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整理和分析乙脑疫情资料。灯诱和勺捕法调查蚊虫密度。结果2006年宁波市确诊乙脑42例,死亡6例。患者家中及不同场所成蚊密度指数分别为6.05和13.22只/(灯.h);三带喙库蚊分别占71.44%和76.01%。调查蚊幼虫孳生地26处,蚊幼密度指数为12.04条/勺,其中淡色库蚊占49.44%;三带喙库蚊占37.87%。容器、雨水缸蚊幼阳性率分别为54.31%和30.22%,其中白纹伊蚊占66.67%和49.66%;三带喙库蚊占25.11%和33.42%;淡色库蚊占8.22%和13.62%。结论宁波市普遍存在三带喙库蚊等乙脑传播媒介。要加强疫苗预防接种和灭蚊、防蚊工作。  相似文献   
8.
<正>健康教育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健康信息传播等干预措施促使人群或个体自觉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从而避免或减少暴露于危险因素,帮助实现疾病预防、治疗康复,及提高健康水平的目的[1]。2011年8—9月选取宁波市江北区城市居民、农村居民、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企业员工、学生和流动人口等6类人群,开展基本和重点卫生防病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的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浙江省蚊虫及蚊媒传染病综合监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整合蚊虫及蚊媒传染病监测方案及实施,分析综合监测的可行性,探索病媒生物及相关疾病综合监测模式。方法选择2个病媒生物监测点进行调查研究,整合蚊虫及蚊媒传染病监测方案,协调机构和人员在市及县两个层面上开展综合监测,成蚊综合监测采用诱蚊灯法,监测时间为6-10月。结果在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成立执行办公室,综合协调开展工作,宁波市单独完成蚊类密度、季节消长和蚊媒传染病综合监测,建德市完成蚊类密度、季节消长和蚊媒传染病综合监测的现场调查工作,实验室标本检测由浙江省CDC完成,对机构协调、人员数量要求较高。2009年宁波市报告疟疾48例,发病率为0.73/10万;登革热1例,发病率为0.02/10万;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18例,发病率为0.28/10万,死亡1例,病死率为5.56%。建德市无疟疾、登革热及乙脑病例报告。宁波市共捕获蚊类22108只,密度为9.60只/h;建德市共捕获蚊类945只,密度为4.92只/h。宁波市以三带喙库蚊为主,占90%以上,其次为淡色库蚊,白纹伊蚊仅占0.14%;建德市则以淡色库蚊为主,其次为中华按蚊,未捕到白纹伊蚊。宁波市检测三带喙库蚊1973只,乙脑病毒荧光PCR检测有2组阳性,最小阳性率为0.10%。检测建德市库蚊225只,采用巢式PCR检测黄病毒,结果均为阴性。结论蚊虫及蚊媒传染病综合监测是可行的。建议加强蚊虫及其传播疾病的综合监测、预警、控制对策和措施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我区村卫生室及个体诊所一次性医疗用品使用管理的情况,于2000年6~7月进行了调查,现报道如下。 对象与方法1 辖区内所有持证的村卫生室及个体诊所,其中村卫生室66家,个体诊所5家,共计71家。2 方法 采用询问法和现场观察法。由作者本人亲自询问有关一次性医疗用品进货时的要求及使用后的处理情况.同时观察实际操作情况。 结 果1 对进货的要求,没人能回答需索取“三证”,即注册证、卫生许可证、企业营业执照,也没人能回答包装项目中需检查消毒标识及消毒有效期,仅能回答需检查生产日期、厂名、厂址、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