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分析河源地区围产期出生缺陷的临床现状。方法:回顾分析2010~2012年孕满28周至生后一周所有的出生缺陷情况,分析其发病现状并寻找合适的防治策略。结果:本地区2010~2012年出生缺陷平均发生率11.11‰,发生率居前5位的为水肿胎2.22‰、先心0.88‰、多指0.82‰、脑积水0.80‰、唇腭裂0.75‰。结论:目前本市出生缺陷仍然偏高,干预措施不足,降低围产儿出生缺陷的发生率任务重,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是预防出生缺陷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人工流产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病因及其预防.方法 对1 368例行人工流产术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术中和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发生原因、预防和处理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人工流产综合征、出血、漏吸、宫颈裂伤、宫颈宫腔粘连和子宫穿孔是人工流产术的常见并发症.结论 人工流产术并发症较多,应严格掌握人工流产术的适应证及禁忌证,术中应规范操作,针对各种高危因素,采取早期预防、监测,积极治疗并发症,术后加强护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模式和效果。方法:在东源县辖区内5家计划生育服务站选择500名行人工流产术妇女在术前行初始问卷调查,相关知识宣教,心理疏导,术后进行全程避孕节育指导、生殖健康防护、跟踪随访服务,术后满一年再行问卷(与初始问卷内容相同)。通过本项目研究的推进,逐步建立起以县站为龙头、乡镇服务所为纽带、村(居)服务室为前沿的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模式。结果:通过本项目的研究,在本辖区内培训了一支懂服务、会服务的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的技术队伍,建立了适宜的服务模式,形成了有效的干预方案。本研究发放初始问卷500份,收回问卷463份,其中避孕节育知识知晓率干预前得分为5.93分,干预后平均得分为9.55分;主动采取避孕措施的干预前为50.20%,干预后为79.48%;干预后非意愿妊娠率和再次人流率分别为9.07%、3.24%。结论:以县站为龙头,乡镇服务站为纽带,村(居)服务室为前沿的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模式适宜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开展,符合群众的意愿。本项目对提高适龄女性避孕节育相关知识知晓率、提高避孕措施的使用比例,尤其是大幅提高了较为可靠的避孕措施的使用率,明显降低非意愿妊娠率和再次人工流产率。对提高生殖健康水平和计划生育服务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围产儿出生缺陷的产前检查及干预措施,从而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方法:对23例围产儿出生缺陷的产前检查情况、疾病种类及出生缺陷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3例出生缺陷儿消化系统畸形8例,占34.78%;心血管畸形4例,占17.39%;脑部畸形3例,占13.04%;泌尿系统畸形2例,占8.69%;四肢畸形2例,占8.69%;其他畸形4例,占17.69%。出生缺陷儿的孕母中有6例孕早期受病毒感染,5例长期从事电脑操作,3例服用治疗甲亢的药物,2例从事油漆工作,2例长期接触化学制剂,1例有畸胎史,1例不孕症孕前长期服药。结论:出生缺陷的防治以预防为主,广泛开展优生优育健康教育,加强婚前保健、围产期保健,开展产前诊断和优生咨询,可以更大限度地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河源地区不育症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整群抽样抽取源城区和东源县,应用统一问卷对2007年结婚育龄夫妇进行入户调查。资料统计采用一般性描述分析方法和卡方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有效调查了2867对育龄夫妇,不孕症发病率为16.4%。夫妇女方年龄35岁以上组不孕症发生率(48.33%)远远高于其他年龄组,P=0.000;月经周期异常组的发生率(30.27%)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0;月经量多或少组(22.63%)与中等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河源地区不育症发生与女方年龄、月经状况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利用国家孕前优生检查技术平台,对广东省东源县已婚育龄夫妇进行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筛查,了解其发病率及基因型分布情况,为地贫的防控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对2011~2013年我县已婚育龄夫妇开展免费地贫筛查工作,获得相应的平均红细胞容积(mean corpuscular volume,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 concentration,MCHC)等数据,阳性患者进行α、β地贫基因诊断,对基因诊断阳性者进行遗传咨询和生育指导。结果共筛查已婚育龄夫妇14 334人,地贫筛查阳性1 662例,发病率为11.59%,其中男性916例,MCV、MCH、MCHC均值分别为(69.19±6.44)fl、(19.16±4.70)pg、(258.08±21.02)g/L;女性746例,MCV、MCH、MCHC均值分别为(69.79±4.33)fl、(19.73±4.27)pg、(255.46±34.62)g/L;男、女性地贫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地贫基因诊断阳性1 163例,其中按基因型分类α地贫674例(57.95%),β地贫378例(32.50%)。结论广东省东源县已婚育龄夫妇地贫发病率较高,其α、β地贫基因型分布的特点符合广东省的基本特点。对育龄人群进行地贫的筛查和基因诊断,为地贫的防控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对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地中海贫血是广东省最常见的一种常染色体单基因隐性遗传性疾病,其基因携带率为10%~13%,发病率居全国第二位,甲型地中海贫血引起的胎儿水肿综合征仍然是新生儿肉眼可见先天畸型的首位[1]。东源县位于广东省东北部,东江中上  相似文献   
8.
东源县位于广东省的东部,是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的高发区,以往对地贫的干预只是在小范围被动进行,缺乏有效的群体效应。近年来,随着计划生育服务网络的不断完善,我们充分发挥计划生育服务网络的优势,在本地区新婚待育人群中进行地贫干预模式的研究,逐步建立了本地遗传与优生宣传服务体系和出生缺陷监测、干预体系,对提高服务对象优生意识,减少和避免地贫儿的出生,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经腹输卵管结扎术并发症原因分析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经腹输卵管结扎术中术后发生并发症的经验教训。方法:回顾分析12年中经腹输卵管结扎术中及术后所发生并发症的原因及防治措施。结果:并发症发生率为1.12%。发生的并发症主要有:输卵管系膜撕裂、切口感染和膀胱损伤、腹壁切口血肿出血、慢性盆腔炎等。结论:除受术对象的个体差异以外,主要是术前没有严格遵守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手术者业务技术不熟练,出现并发症后没有采取及时合理防治措施而导致并发症的发生。努力提高手术者的技术水平,出现并发症后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未婚外来务工人员的性与生殖健康知识、相关行为和生殖健康服务需求。方法:在河源市城乡结合部(经济欠发达地区)抽取工地场所18-30岁未婚外来务工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有效调查2340人,调查对象性与生殖健康知识的各项得分较低,75.8%的男性和47.7%的女性曾有性行为,发生性行为时,使用避孕措施者52.3%,每次都使用者仅占20.1%,从不使用者占45.6%。性伴侣为男女朋友者占61%,仅以性为目的者占39%(其中65.3%有招妓行为)。调查对象的生殖健康服务需求依次为相关知识教育、相关咨询服务、避孕药具服务、性病的防治。认为生殖健康的主要障碍分别是不知道地方、担心被别人发现、主动服务意识不强。结论:调查对象性与生殖健康知识贫乏,不安全性行为较多,生殖健康服务需求未得到满足,服务机构明显不足,主动服务意识缺乏。经济欠发达地区这一现状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认真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