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广东省城市≥18岁居民血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的水平、分布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2974名18岁及以上调查对象采集空腹血浆血脂进行检测。结果广东省城市18岁及以上居民血浆TG、TC和HDL-C平均水平分别为1.56、5.03和1.41mmol/L,TG、TC和HDL-C的水平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其中60岁以上的人群中女性TG(1.84±1.16)mmol/L和TC(5.58±1.01)mmol/L水平,均分别高于男性TG(1.60±1.02)mmol/L和TC(5.20±0.99)mmol/L,而HDL-C的平均水平在各年龄组均为女性高于男性。高TG血症的患病率随年龄增加呈先升后降的分布特征,而低HDL-C血症的患病率随年龄增加呈先降后升的趋势,高TC血症的最高患病率为60岁以上人群组。年龄是高TG(OR=1.16)、高TC血症(OR=1.93)的危险因素,但是低HDL-C血症(OR=0.84)的保护因素;女性是高TG(OR=0.62)、低HDL-C血症(OR=0.53)的保护因素;婚姻状况(OR=1.41)、民族(OR=3.06)、家庭年人均收入(OR=1.09)是低HDL-C血症的危险因素。结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广东城市居民的血脂异常患病率较高,尤其是45岁以上的男性以及60岁以上的女性人群应纳入血脂异常防治的重点人群。年龄、婚姻状况、家庭年人均收入、民族和性别等因素是血脂异常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2014-2020年广东省学生食源性疾病发病特征,为制订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系统中2014年1月-2020年12月广东省学生食源性疾病数据.结果 2014-2020年广东省共报告学生食源性疾病病例14799例,其中住院病例1277例,平均发病率为60.505/10万,平均住院率达8.629%,无死亡病例报告.男女病例性别比为1.29∶1,每年10-12月出现发病高峰,病例主要分布于珠三角地区、以6~12岁为主,主要病源食物为肉类及其制品.结论 广东省学生食源性疾病发病呈上升趋势,应进一步加强防控.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中学生食品安全知识、态度和行为情况,并比较健康教育培训前后食品安全知识的变化,为更好地开展针对性的食品安全知识宣传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在广州市1所初中和1所高中随机抽取部分学生,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并在培训前后自填问卷调查。问巷内容包括基础资料、食品安全知识、认知态度和相关行为。结果共调查390名学生,其中高中生140人,初中生250人;男生202人,女生188人。培训前,高中生食品安全知识平均得分(7.6±2.0)分(满分11分),初中生平均得分(6.7±2.2)分;培训后,高中生平均得分(9.4±1.8)分,初中生平均得分(8.5±1.9)分,初、高中学生无论培训前还是培训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培训前中学生的食品安全总知晓率为64.1%(2750/4290),培训后提高到80.5%(3453/42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培训前后,高中生食品安全知识平均得分均高于初中生(均P〈0.01)。在食品安全态度方面,高中生平均得分(3.7±0.7)分(满分4分),初中生平均得分(3.6±0.7)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中生的食品安全行为平均得分(5.5±1.9)分,初中生平均得分(5.7±1.8)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4.6%(369/390)的中学生认为食品安全与健康密切相关,90.3%(352/390)的中学生觉得有必要参加食品安全知识培训;44.6%(174/390)的中学生会经常关心最近发生的食品安全问题;78.2%(305/390)的中学生曾购买路边小摊小贩的食品。结论中学生认识到食品安全问题的严重性,但食品安全知识基础较为薄弱,存在高风险行为;通过短期培训可提高学生认知水平,但仍需要加强系统性的食品安全教育。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2002与2012年广东省居民食用油摄入状况进行比较,为食用油消费量提供基础数据,为制定符合广东实际的居民控油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与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2002年抽取8个监测点,1个大城市、1个中小城市、6个县级市(农村点),每个市(区)/县内均抽取6个村/居委会,每个村/居委会随机抽取30户家庭。2012年共抽取7个监测点,2个大城市、3个中小城市、2个县级市(农村点)。每个监测点(区/县)中均抽取6个居委会(村),每个居委会(村)随机抽取30户家庭。采用问卷调查和膳食调查方法对抽中家庭≥2岁成员进行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和经济收入情况;膳食调查采用称重法。对调查结果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02年共调查≥2岁居民4 801人(男2 408人,女2 393人);2012年共调查≥2岁居民3 222人(男1 466人,女1 756人);广东省大城市、中小城市和农村居民食用油平均摄入量,2002年分别为每标准人日31.2、33.1、33.8 g,2012年分别为每标准人日43.7、32.1、32.0 g;大城市、中小城市、农村居民食用油每标准人日摄入量超过《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量(30 g/标准人日)的人数占调查人群的比例,2002年分别为21.5%(117/544)、24.8%(129/521)、39.7%(1 483/3 736),2012年分别为35.1%(279/795)、24.8%(374/1 509)、29.1%(267/918);与2002年相比,2012年居民食用油摄入量超过推荐量的人数占总调查人群的比例,由36.0%(1 729/4 801)降低至28.6%(920/3 222),2个年度间超标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002年居民食用油摄入量超标率在3个地区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农村均高于大城市、中小城市(均P〈0.01);2012年3个地区间食用油超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大城市均高于中小城市和农村(均P〈0.01)。结论 2012年与2002年相比,广东省居民食用油的摄入量超过推荐量比例虽有所降低,但超标率仍较高,仍需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宣传。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2012年广东省食源性疾病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探讨食源性疾病综合监测模式。方法对2012年广东省收集的所有发病人数在2例及以上(或死亡1例及以上)的食源性疾病(含食物中毒)事件,在12个地市27家监测医院开展的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以及在监测医院收集的以腹泻症状为主诉的疑似食源性就诊个案和病例粪便/肛拭标本病原菌监测的所有监测结果,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12年广东省共报告96起食源性疾病(含食物中毒)事件,共计发病1 037例,死亡6例,病死率5.8‰。食源性疾病(含食物中毒)的发生,以第三季度的发生起数和中毒人数最多,占全年总起数的35.4%(34/96)和中毒总人数的37.1%(385/1 037);发生场所以宾馆饭店最多,发生起数和中毒人数分别占31.3%(30/96)及32.9%(341/1 037),其次为家庭(19起115例)和单位食堂(17起260例);发病年龄以16~60岁组为主,占77.0%(798/1 037);由微生物污染引发的事件共发生49起600例,其中以副溶血性弧菌(17起193例)和沙门菌(11起155例)为主;引发食源性疾病(含食物中毒)事件的前3位食品分别是肉与肉制品(23.8%,19/80)、豆类及其制品(13.8%,11/80)、海产品(10.0%,8/80)及毒蕈(10.0%,8/80)。全省12个地市27家监测医院均无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报告。2012年全省共收集到2 192例疑似食源性疾病个案,病例主要集中在5—8月(60.9%,1 334/2 192),主要症状为腹泻(55.2%,1 211/2 192)、发热(28.5%,625/2 192)和呕吐(16.4%,360/2 192)。从主动监测医院上送的21 358份粪便/肛拭标本中共分离到790株沙门菌、9株志贺菌以及32株副溶血性弧菌;沙门菌主要血清型包括鼠伤寒沙门菌(26.1%,206/790)、鼠伤寒沙门菌变种(I 4,5,12:i:-)(15.6%,123/790)、肠炎沙门菌(14.7%,116/790)及斯坦利沙门菌(10.6%,84/790);沙门菌对磺胺甲二唑、四环素、氨苄西林、萘啶酸、链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62.4%、59.5%、58.4%、57.5%、50.8%,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头孢噻肟、环丙沙星的敏感率分别为88.9%、86.3%、79.7%、65.9%。广东省全年共发现9起疑似食源性病例聚集事件,经调查核实1起沙门菌感染,其余8起未能明确感染原因。结论 2012年广东省食源性疾病(含食物中毒)的发生呈季节性波动,致病因素以微生物污染为主。广东省食源性疾病监测能一定程度地反映出目前的食源性疾病发生状况,较客观地达到预期的监测目的,但仍存在不少问题与较大的改进空间,高效的综合监测模式有待进一步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分析1起学校食源性肠炎沙门菌暴发事件的危险因素,提出控制及预防措施。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该起事件的流行特征进行分析;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进行可疑食物的调查;采集部分病例、厨工肛拭子和环境拭子样本进行病原菌的分离、血清学分型鉴定和脉冲场凝胶电泳分析。结果该起食源性疾病暴发首发病例发病时间为2009年6月9日,末例病例发病时间为6月12日,事件历时4 d,流行曲线提示该次事件符合点源暴发模式。共报告病例61例,均为寄宿生,走读生和教职工均无发病,其中男寄宿生发病12例,罹患率为3.9%(12/309),女寄宿生发病49例,罹患率为10.7%(49/460),女生的罹患率明显高于男生(P〈0.01)。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提示,6月9日早餐的鸡蛋三文治为引起发病的危险食品(OR=21.70,95%CI为8.50~55.50)。采集患者肛拭子25份、食堂厨工肛拭子14份、食堂冰箱和环境拭子11份,分别有19、5、1份样本检出同一血清型的肠炎沙门菌;脉冲场凝胶电泳法分析结果表明该25株肠炎沙门菌分离株具有完全相同的PFGE图谱。结论该事件为1起肠炎沙门菌污染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可疑中毒食物为6月9日早餐的鸡蛋三文治,卫生监管部门应重视对各类以鸡蛋为原料的食品的卫生监督。  相似文献   
7.
皮肤病灶图像分割可作为医学相关类疾病辅助诊断的重要依据。针对皮肤病灶区域结构复杂和尺度信息参差错落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U型稠密特征融合的皮肤病灶分割方法。编码器利用稠密网络结构和空洞空间金字塔池化充分提取特征与融合,由稠密空间注意力模块与深度可分离卷积解码深层特征,防止病灶区域周围噪声干扰,同时引入融合压缩注意力模块进一步提高分割性能,通过二值交叉熵与Jaccard系数结合的损失函数优化。在ISBI 2016皮肤病灶数据集进行仿真评估,Jaccard相似度和Dice系数分别达到86.87%和92.98%,有助于提高皮肤病灶诊断效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广东省城市居民高血压患病现状及其危险因素,为高血压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在广东省广州、深圳、珠海、佛山和肇庆市抽取的4 800名≥6岁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广东省城市居民高血压粗患病率为14.3%,标化患病率为11.7%;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0岁、腰围≥80cm、超重、肥胖、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和高血压家族史是高血压患病的危险因素。结论广东省城市居民高血压患病率较2002年有所上升,控制体质指数、降低血清胆固醇是预防高血压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了解中小学及幼儿园食品安全管理员食品安全相关知识、态度及行为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相关部门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层随机抽取广州市部分中小学及幼儿园食品安全管理员132名,进行食品安全相关知识、态度、行为问卷调查.结果 43.9%的食品安全管理员食品安全知识、态度、行为得分处于及格水平,46.2%处于良好水平.知识、态度、行为之间呈正相关关系(r值分别为0.215,0.302,0.213,P值均<0.05),性别、年龄是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员食品安全知识总分的影响因素,女性得分高于男性(OR=0.165,95% CI=0.056 ~0.481),40岁以上年龄组得分高于20~30岁年龄组(OR=0.062,95% CI=0.011 ~0.354).结论 广州市中小学及幼儿园食品安全管理员食品安全知识、态度、行为尚有待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10.
莫如聪  林宁  李世聪 《黑龙江医学》2021,45(15):1623-1624
目的:探讨内镜下止血联合艾司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0年1月就诊于廉江市人民医院的160例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80例.参考组行单一艾司奥美拉唑治疗,试验组行内镜下止血与艾司奥美拉唑联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再出血率、止血时间、住院时间、输血量、胃液pH值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考组,再出血率、输血量低于参考组,止血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24 h胃液pH值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试验组胃液pH值高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患者接受内镜下止血联合艾司奥美拉唑治疗安全性较高,能缩短止血时间,减少再出血发生与输血量,提高胃液pH值,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