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①目的 构建HIV-1SF2株env基因C1与C3区嵌合片段的克隆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②方法 用DNAstar软件辅助设计引物,以含有HIV-1SF2株前病毒基因组的9B1R6质粒为模板,PCR法分别扩增出env基因C1和C3段;两个片段经KpnⅠ酶切、T4连接酶连接和扩增后,再将经EcoRⅠ、SalⅠ双酶切的嵌合片段插入表达载体pGEX-4T-2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GEX-4T-2/ClC3;重组质粒经酶切、测序鉴定后,以TSS法转入大肠杆菌DH5α,IPTG诱导表达融合蛋白和SDS—PAGE电泳分析表达蛋白图谱。③结果 经酶切和测序分析,插入片段大小、方向和读码框架正确,无碱基错配,表明成功构建pGEX-4T-2/ClC3克隆;重组克隆在大肠杆菌DH5α中经IPTG诱导,高效表达出相对分子质量为4.3万的融合蛋白。④结论 重组质粒pGEX-4T-2/C1C3的构建和表达成功,为进一步研究该表达蛋白的活性和HIV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用ApoA_1和B测定作为冠心病危险指标的临床应用逐渐增加,尤其免疫透射浊度法的应用(Immunoturbidimetric assay.ITA),能取代放免法,使各医院相继作为常规试验。由于ITA法属于抗原抗体反应,不同于一般的化学呈色反应,有其特点。为此,本文探讨了ITA法检测血清ApoA_1和B中使用单点标准和多点标准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耐唑类白色假丝酵母菌临床株CYP51基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白色假丝酵母菌临床株CYP51基因突变与对唑类抗真菌药物耐药的关系,从分子水平了解白色假丝酵母菌的耐药机制.方法 纸片扩散法初步筛选呼吸道感染对耐唑类白色假丝酵母菌,按NCCLS公布的M-27方案测定初筛耐药株对氟康唑和伊曲康唑的MIC,设计3对引物,对分离的2株耐唑类白色假丝酵母菌(2007H株,2007T株)进行PCR,扩增CYP51基因;扩增产物纯化后,进行测序并与GenBank序列(X13296)相比较分析.结果 PCR扩增产物大小与预期结果一致;测序分析表明.成功扩增到白色假丝酵母菌CYP51基因,与X13296序列相比较,两个耐药株都存在有义突变和无义突变,两株白色假丝酵母菌共有22个碱基突变;突变发生氨基酸替换的有F105L、K128T、Y132H、T199I、R267H、G464S和G467K,其中,两株菌都有Y132H和G467K突变,F71L、W244R、T311N和T352I为新发现的突变,同时,也发现了9个未发生氨基酸替换的突变.结论 白色假丝酵母菌对唑类抗真菌药物的耐药与CYP51基因突变有关,且为多位点突变,研究发现了新的突变点,它在耐药机制中的作用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探讨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临床株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为医院感染的控制和预防提供指导。 方法: 3株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临床菌株分离自山东某医院新生儿病房患儿的抽吸痰液和血液标本;用Vitek 2 Compact系统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改良Hodge试验检测菌株是否产碳青霉烯酶;PCR检测菌株携带的碳青霉烯酶基因(blaKPC、blaBIC、blaOXA-48、blaNDM、blaIMP、blaVIM、blaSPM、blaAIM、blaGIM、blaSIM和blaDIM)、β-内酰胺酶基因(blaCTX-M、blaSHV、blaTEM和blaOXA-1)、AmpC酶基因 (blaMOX、blaCIT、blaDHA、blaACC和blaEBC)、喹诺酮耐药相关基因(qnrA、qnrB、qnrS、oqxA和oqxB)和磷霉素耐药基因(fosA3),测序确认其基因型;用多位点序列分型和脉冲场凝胶电泳分析细菌的同源性;质粒接合和Southern杂交试验分析质粒的特性,并进行质粒不相容群检测。 结果: 3株肺炎克雷伯菌Hodge试验呈阳性,且对大部分抗菌药物耐药,均携带blaNDM-1、blaTEM-1、fosA3、oqxA和oqxB基因。脉冲场凝胶电泳显示3株菌的带型完全一致,属于同一克隆,而且多位点序列分型也都是ST22,提示存在流行。质粒接合和Southern杂交试验表明供体菌携带blaNDM-1质粒(pTA-NDM)可通过接合方式转移到受体菌,且质粒大小约220 000 bp,不相容群分型属于IncA/C型质粒。 结论: 同时携带blaNDM-1、blaTEM-1、fosA3、oqxA和oqxB基因的ST22型肺炎克雷伯菌在新生儿病房中的流行属国内外首次报道,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山东省携带bla_(NDM-5)基因大肠埃希菌医院分离株的分子流行病学特点,为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山东省3家医院2015年3月-2016年12月临床分离的20株对亚胺培南耐药的大肠埃希菌。菌株的鉴定和药敏通过法国梅里埃Vitek-2 Compact系统重新进行。PCR筛选携带bla_(NDM-5)基因的大肠埃希菌,然后对菌株携带的其他碳青霉烯酶、超广谱β-内酰胺酶、氨基糖苷和喹诺酮类耐药相关基因进行扩增,并测序确认。多位点序列分型和脉冲场凝胶电泳分析菌株间的同源性。结果经扩增和测序确认,11株大肠埃希菌携带bla_(NDM-5)基因,对临床常用的抗菌药物呈现多重耐药,同时每株菌还携带多个其他耐药相关基因。多位点序列分型显示以ST167型为主,共4株(36.4%,4/11),其他分别为ST617型2株(18.2%,2/11),ST46、ST453、ST448、ST6388和ST410型各1株。这11株大肠埃希菌的脉冲场凝胶电泳带型各不相同,没有呈现克隆聚集性。结论研究表明山东省3家医院都检测到携带bla_(NDM-5)基因的大肠埃希菌,以ST167型为主,且脉冲场凝胶电泳没有呈现克隆聚集性,属于散发病例。经检索,携带bla_(NDM-5)基因的ST617、ST46、ST453、ST6388和ST410型大肠埃希菌为国内外首次报道。公共卫生部门有必要加强对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的监控。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青岛地区乙型流感暴发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RT-PCR方法对乙型流感病毒暴发的诊断价值,并对疫情控制措施做出评价。方法采集暴发性疫情流感样病例的咽拭子,采用QIAGEN试剂盒提取病毒RNA,RT-PCR方法分别扩增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核酸的特异片段,然后,对核酸检测阳性标本采用狗肾传代细胞(MDCK)细胞培养,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对培养的病毒进行鉴定和分型。结果采集的18份咽拭子中15份乙型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但甲型流感病毒未检出;15份乙型流感病毒核酸阳性标本经MDCK细胞培养,9份标本发生细胞病变,经鉴定和分型,毒株均属于乙型流感病毒Victoria系。结论 RT-PCR方法对乙型流感病毒暴发的检测具有快速、敏感和高度特异性的特点,WHO推荐的2008-2009年流感疫苗成分中乙型流感病毒株(B/Florida/4/2006)为Yamagata系,而青岛地区暴发的流感为乙型流感病毒Victoria系,提示在今后决定我国疫苗成分时是否应考虑地区流行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我院糖尿病足溃疡处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2005年从糖尿病足溃疡处分泌物中分离的129株病原菌及其耐药情况。结果2003-2005年糖尿病足溃疡感染呈上升的趋势;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63.6%),其次是革兰阳性球菌(31.8%)和真菌(5.4%);真菌感染呈上升的趋势,以白色念珠菌为主;革兰阴性菌的菌群分布为大肠埃希菌24.8%、变形菌属10.9%、铜绿假单胞菌17.0%、嗜麦芽寡养单胞菌3.1%、其他肠杆菌属7.8%。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对革兰阴性菌抗菌活性较高,对其他常用抗菌药物有不同程度的耐药。革兰阳性球菌的菌群分布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7.8%,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5.4%,肠球菌属7.8%,未见对万古霉素耐药的革兰阳性菌。结论糖尿病足溃疡处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碳青霉烯类及万古霉素仍保持较高抗菌活性;不间断地对糖尿病足感染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性进行监测,可为糖尿病足溃疡感染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FcγRⅢB基因多态性在中国(汉族)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gravis,MG)患者中的分布特征与其免疫治疗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70例MG患者和40例中青年卒中患者的全血,提取DNA后运用基因序列特异性PCR扩增技术(PCRSSP)测定FcγRⅢB基因多态性的表达,比较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在不同临床特点亚组以及不同疗效亚组的分布。结果MG患者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频率与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I型MG患者NA1纯合子的分布频率较高(P=00617)。MG患者激素治疗有效组基因型和激素治疗无效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MG患者激素治疗有效组基因型和对照组间差异也有显著性(P<001),MG患者激素治疗有效组的NA1纯合子分布频率高于对照组。结论MG患者NA1纯合子与激素疗效较好相关,且该基因型在轻型MG患者中表达高可能是其疗效较好的原因,亦可能是MG的一个保护性因子。  相似文献   
9.
目前急性心肌梗塞(AMI)溶栓疗法效果已得到肯定,判断再灌注是否成功,最可靠的方法是冠脉造影,但在基层医院难以推广。本文通过对溶栓前后心肌酶的动态监测,判断再灌注是否成功,提供一个易行又可靠的客观标准。 1 对象和方法 1.1 病人选择:AMI患者共7例,男6例,女1例,平均年龄50.8岁。梗塞部位:下壁4例前壁2例,前间壁1例。均符合溶栓治疗适应证。 1.2 给药方法:尿激酶(UK)静脉给药。 1.3 再灌注判断标准:采用《AMI溶栓疗法参考方案》推荐的无创伤标准。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预防医院感染和提高输血安全性,评估乙型肝炎病毒DNA和血清标志物联合检测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荧光定量PCR技术分别对医院患者和献血员的标本进行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和DNA含量检测。结果经ELISA法检测,346例医院患者中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阴性62份,其中呈HBV DNA阳性1例(1.6%);在300份初筛合格的献血员标本中,6例呈HBV DNA阳性(2%),其中222份ELISA法全阴性的标本检出HBV DAN阳性2例(0.9%)。结论本地区人群存在HBsAg阴性的HBV感染;乙型肝炎病毒DNA和血清标志物的联合检测,对预防医院感染和提高输血安全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