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9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2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18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54篇
内科学   14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3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32篇
综合类   139篇
预防医学   68篇
眼科学   23篇
药学   55篇
  2篇
中国医学   52篇
肿瘤学   10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患者女性,28岁,因“进行性四肢麻木2年,加重2月”,入院。自诉2年前无名显诱因出现右手指麻木,以右手无名指为明显,几天后出现左手麻木。约1月后出现右下肢放射样疼痛,几秒钟后缓解,以后又再现数次,后变为持续性麻木,1天后出现右下肢麻木。肌电图检查提示:四肢周围神经损害。诊断为周围神经病,并予以治疗。病情反复发作。  相似文献   
2.
EB病毒在鼻咽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仍不清楚。文章就EB病毒编码的潜伏基因表达、功能及鼻咽癌发生发展过程EB病毒存在的依据进行综述,着重讨论EB病毒编码潜伏基因表达产物的功能、EB病毒持续存在的部位、EB病毒与鼻咽癌组织学类型及肿瘤细胞表型的关系、肿瘤组织淋巴间质的可能作用。  相似文献   
3.
4.
医用粘合剂用于眼内异物定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眼内异物的X线定位法已有近一个世纪的历史,因其定位较为准确可靠,而且不受眼的屈光介质浑浊的影响,所以一直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现在临床上仍多采用Norman于1915年所设计的角膜缘环形标记定位法,最简便的方法是角膜缘缝线的方法,将一金属环固定于角膜缘作为标记来进行定位.为了增加应用的便利、减少病人的痛苦,我们试用了医用粘合剂粘合固定定位环的方法来诊断眼内异物,获得了理想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6.
新生儿四联球菌败血症的临床特征及药敏试验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四联球菌败血症的临床特征及药敏试验观察山西省儿童医院(030013)秦桂秀张青王俊英山西医科大学张小莉太原市中医研究所李玉兰我院新生儿病区从1995年5月—1997年4月收治的患儿当中,有28例血培养为四联球菌阳性,现将其临床特征和药敏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小肠移植的发展、适应症、手术方式以及免疫抑制剂的治疗等方面进行了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8.
9.
针刺原穴引起肢体温度变化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目的是通过针刺对肢体皮肤温度影响的观察探讨针灸治疗的机理。检测结果表明,针刺后针刺肢体温度和对侧肢体温度均下降,针刺肢体的穴位温度变化均值为-0.69±0.64(℃),穴旁温度变化均值为-0.62±0.62(℃),任意点温度变化均值为-0.56±0.82(℃);对侧肢体的穴位温度变比均值为-0.41±0.86(℃),穴旁温度变化均值为-0.34±0.79(℃),任意点温度变化均值为-0.73±0.88(℃)。本文结果说明,针灸的治疗作用不但通过经络作用调整经络、脏腑的气血运行失调,还通过神经反射作用调节机体的功能失衡,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60例应用尿激酶溶栓后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资料分析。其临床再通率为70%,溶栓后出血率为5%,住院期再梗率为3.3,35天死亡率为11.7%,比我院93年急性心肌梗死`93例临床分析中35天病死率19.4%下降7.7%,提示尿激酶溶栓是安全的,可以使AMI病死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