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6篇
肿瘤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安岗  刘小卿 《中原医刊》2011,(24):96-96
患者,女,45岁,因“腹部肿瘤放疗介入治疗后1年”入院,入院查体:下腹见一长约10cm切口瘢痕;腹软,未及肿物,无压痛;移动性浊音(-);肠鸣音3次/min。既往史:5年前因肠肿瘤而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示:恶性肿瘤(具体病理类型不清)。入院后胃镜检查:胃被腔外巨大肿物压迫,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研究腹腔镜修补术和开腹手术治疗胃溃疡穿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72例胃溃疡穿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和实验组33例。对照组行开腹胃穿孔修补术;实验组行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冲洗液使用量、哌替啶使用量、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胃管拔除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冲洗液使用量、哌替啶使用量、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胃管拔除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76.42±2.86)min、(26.36±12.20)、(1 303.03±304.64)ml、(30.30±12.93)mg、(42.18±15.62)、(28.73±6.67)h、(3.33±0.49)、(4.42±0.71)、(5.82±0.81)d,对照组分别为(65.90±3.65)min、(60.77±18.41)、(2 961.54±517.90)ml、(84.62±34.71)mg、(74.26±11.53)、(41.54±8.19)h、(4.54±0.51)、(5.87±0.66)、(8.08±0.84)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腹腔镜修补术治疗胃溃疡穿孔有利于改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正>现将十二指肠良性肿瘤引发肠道和胆道梗阻1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59岁,因"进食后恶心呕吐1月余"于2011年8月5日入院,查体:巩膜略黄染,腹平坦,上腹压痛,无反跳痛,未触及明显肿物,肝肾区无叩击痛,肠鸣音5次/分。上消化道造影检查:十二指肠降段见一充盈缺损,大小约5 cm×4cm,粘膜受压  相似文献   
4.
<正>1病例资料患者女,54岁,因"肛门下坠感2年,排便后肛门脱出肿物1月余"入院。2年前患者无明显原因及诱因出现肛门下坠感,伴有便秘、大便干燥,偶有大便带血,无肛门疼痛、腹痛、腹胀,当时诊断为痔疮,给予痔疮栓治疗。1个月前,患者排便后发现有  相似文献   
5.
目的构建带有人TNF-α基因的慢病毒载体,并且观察该基因在体外人脐血间质干细胞中的表达。方法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从PCD DNA-TNF-α质粒中获得人TNF-α基因,利用Infusion技术重组构建慢病毒载体穿梭质粒pGC-FU-TNF-α,在脂质体Lipofectamine 2000介导下与结构质粒pHelper 1.0和包膜质粒pHelper 2.0共转染293T细胞包装生产慢病毒。将人脐血间质干细胞分为实验组(pGC-FU-TNF-α)、空载体对照组(pGC-FU-EGFP)及空白组(脐血间质干细胞),分别用重组慢病毒、空载慢病毒、PBS感染后,采用RT-PCR以及ELISA方法检测TNF-α表达。结果所获TNF-α基因测序证明与GenBank中序列一致;重组慢病毒载体质粒pGC-FU-TNF-α经鉴定正确;三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成功,收集、浓缩病毒后测定其滴度为2×107TU/L,感染脐血间质干细胞后RT-PCR、ELISA检测3组细胞均有TNF-α表达,其中实验组大量表达TNF-α,与其余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11.677、21.321,P<0.01)。结论成功构建带有TNF-α基因的慢病毒载体并实现在脐血间质干细胞中的表达,为脐血间质干细胞转基因治疗胃癌的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 检测胃癌患者门静脉血中p53基因突变,探讨其与胃癌肝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PCR技术检测59例胃癌手术患者门静脉血p53基因的突变率.结果 外周血和门静脉血中的p53突变阳性率分别为6.77%,42.37%;有无肝转移p53突变阳性率分别为92.86%,24.44%,上述指标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的分化程度之间无显著性相关(P〉0.05).结论 门静脉血内p53基因突变检测有助预测胃癌肝内微小转移.  相似文献   
7.
脐血间充质干细胞靶向胃癌移植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脐血间充质干细胞靶向胃癌的可能性。方法 将胃癌细胞SGC-7901注射到裸鼠腹股沟皮下,建立胃癌裸鼠模型,荷胃癌小鼠随机分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组与成纤维细胞组,每组5只(n =5)。荧光染料SP-DiI染色人类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及成纤维细胞,分组注射到对侧腹股沟皮下。10 d后处死裸鼠,取出肿瘤、注射部位、肝脏、脾脏和肺脏组织,连续切片分别制成冷冻切片和常规HE染色,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冷冻切片中间充质干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在各组织中的分布。结果 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在荷胃癌小鼠肿瘤部位中的荧光面积为(0.0150±0.0079),注射点、肝脏、脾脏和肺脏组织中的荧光面积分别为(0.0043±0.0039)、(0.0010±0.0005)、(0.0015±0.0012)和(0.0014±0.0008),肿瘤部位中的荧光面积与其他部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成纤维细胞主要集中于注射点位置,在肿瘤组织、肝脏、脾脏和肺脏内均未发现它的存在,在两组裸鼠移植瘤中,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的分布与成纤维细胞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人类脐血间充质干细胞能趋向到胃癌组织中,利用此特性可望将其作为载体应用到胃癌的诊断和治疗中。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特异性与非特异性杀伤在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体外杀伤胃癌细胞(SGC-7901)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从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诱导树突状细胞(DC)、CIK细胞,用人胃癌细胞SGC-7901提取肿瘤抗原致敏DC,用DC诱导CIK生成DC诱导CIK细胞(DC-CIK)和经胃癌抗原致敏的DC诱导CIK细胞(抗原-DC-CIK).培养的第14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IK、DC-CIK、抗原-DC-CIK细胞表型CD3、CD3/CD8和CD3/CD56.以CIK、DC-CIK和抗原-DC-CIK为效应细胞,以经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分子阻断的SGC-7901细胞和未经MHC分子阻断的SGC-7901细胞为靶细胞,效靶比分别为5:1、10:1、20:1,用噻唑蓝(MTT)比色法分别检测各组杀伤效应(每组n=3).结果 (1)培养的第14天,抗原-DC-CIK中CD3~+CD56~+和CD3~+CD8~+双阳性细胞的比例较DC-CIK和单独培养CIK明显增高(P均<0.01).(2)效靶比为20:1时,CIK组、DC-CIK组、抗原-DC-CIK组对SGC-7901的杀伤活性分别为:(46.6±2.2)%、(52.6±1.6)%、(72.5±2.1)%(P均<0.01);对经MHC分子阻断的SGC-7901的杀伤活性分别为:(44.3±1.1)%、(49.9±0.9)%、(50.4±1.9)%.抗原-DC-CIK中特异性杀伤占总杀伤效力的比例明显高于DC-CIK和CIK.结论 CIK杀伤胃癌细胞以非特异性杀伤为主,特异性杀伤仅占总杀伤效力的4.9%;未致敏的DC诱导CIK后,总杀伤效力增强,以非特异性杀伤为主,特异性杀伤效力增加不明显,占总杀伤效力的5.1%;抗原致敏的DC诱导CIK后,杀伤仍以非特异性杀伤为主,特异性杀伤效力大幅度增加,占总杀伤效力的30.5%.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护理配合,对28例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进行统一护理,观察手术是否顺利和术后生活质量。结果显示,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手术时间100~180min,平均出血量170ml,无中转开腹,手术均成功。平均住院时间为12.8d。术后患者生活质量良好。结果表明,术前细心的护理准备和术中正确的护理配合对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顺利完成及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电凝术联合中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经多普勒超声或下肢深静脉造影检查显示下肢深静脉通畅,血液回流良好及无血液倒流或血液倒流属Ⅰ,Ⅱ级的病例。高位结扎大隐静脉主干及属支后以电凝方法烧灼大隐静脉和小腿曲张静脉内膜,闭合静脉腔,术后48h以自制中药软膏外敷患肢7d。应用该方法对临床78例患者、96条下肢进行治疗。结果经过1—7年的临床跟踪观察,仅2条下肢复发,但较轻,无症状,不影响日常生活,余均未见异常情况及不良反应,治愈率达98%.结论电凝术联合中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治愈率高、复发率低、创伤小、不影响美容,是值得临床推广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