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预防医学   10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掌握马鞍山市蟑螂种群结构和季节消长规律,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粘捕盒法,对捕获的蟑螂进行种类鉴定,计算蟑螂构成比和密度,分析蟑螂种群结构、重点场所密度和季节消长规律。结果2011年马鞍山城区共捕获蟑螂3 565只,室内蟑螂平均密度为1.65只/盒,德国小蠊、美洲大蠊、黑胸大蠊的构成比分别为94.51%、5.41%、0.08%。危害严重的场所捕获蟑螂比例分别为餐饮业(87.04%)、农贸市场(11.28%)和宾馆(1.09%),其中餐饮业和农贸市场以德国小蠊为主,分别占94.84%、91.79%。室内蟑螂密度受气温影响较大,与气温呈现极显著正相关关系(R=0.69,P<0.01)。结论马鞍山市全年平均气温较高,在灭蟑环境压力去除后蟑螂密度能够短期内快速恢复。因此,在餐饮、农贸市场等重点场所灭蟑工作需保持长期性、制度化和综合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2.
蝇类可携带多种病原微生物[1],是肠道传染病的重要媒介昆虫。为确保居民身体健康,制定有效的防制措施,笔者于2011年对马鞍山市蝇类密度进行了监测。1材料与方法1.1监测地点选择花山区、雨山区和金家庄区作为马鞍山市蝇类监测点,每月在监测点随机选择农贸市场1处、绿化带1块、居民区1个和餐饮店外环境2处开展监测,各个监测点相对固定。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  了解洪涝灾害期间马鞍山市主要病媒生物的密度及分布,为采取有效应对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20年在马鞍山市洪涝灾害较为严重的含山县、和县,选择洪涝灾害居民临时安置点或自然村作为调查实施区域,开展蚊、蝇和鼠类调查,计算媒介密度、路径指数等。结果  蚊类平均密度为34.27只/(台·夜),其中三带喙库蚊为优势蚊种,占总捕获蚊数的67.11%(253/377),蚊类路径指数为2.40处/km;蝇类平均密度为6.40只/笼,其中农贸市场蝇密度最高,为11.33只/笼;夹夜法未捕获鼠类,路径法发现鼠迹数9处,路径指数为7.8处/km。结论  洪涝灾害期间马鞍山市病媒生物密度处于较高水平,需重视洪涝灾害期间的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维护灾后环境卫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初步掌握安徽省蚊虫的分布特点及生态习性,为蚊虫及蚊媒疾病的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诱蚊灯法及人工小时法。结果本次调查共诱捕成蚊2086只,分属2亚科4属5亚属10种。夏秋季节三带喙库蚊为优势蚊种(67.79%),淡色库蚊(12.03%)、二带喙库蚊(11.79%)、骚扰阿蚊(5.03%)和中华按蚊(1.58%)为该季节的常见蚊种。不同地区和生境蚊类种群结构差异较大。结论研究区域蚊类种群结构除与气候条件和地理区划有关外,还与孳生环境类型和生境多样性有很大关系,因此在灭蚊工作中必须根据当地蚊类种群结构,并结合实际情况才能有效控制蚊虫和蚊媒疾病。  相似文献   
5.
6.
目的了解马鞍山市鼠类种群构成、季节消长和不同生境鼠密度情况,为制定鼠类防控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农村自然村、城镇居民区2种类型监测点各1个,餐饮业2个,采用夹夜法进行鼠密度监测。结果 2010-2012年共捕获鼠类42只,平均鼠密度为0.20%,小家鼠(52.38%)与褐家鼠(47.62%)为城市优势种,不同生境鼠密度居民区﹥餐饮业﹥自然村;全年有两个密度高峰期即4月(0.39%)和6月(0.5%),5月、7-10月一直维持低密度,平均鼠密度与月平均气温呈现极显著正相关关系(r=0.67,P<0.01)。结论基本掌握了马鞍山市鼠种群构成及消长规律,建议根据鼠类栖息习性及季节消长特点,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安徽省鼠类种群构成、季节消长和不同生境鼠密度情况,为制定鼠类防控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农村自然村、特殊行业和城镇居民区3种类型监测点各1个,采用夹夜法进行鼠密度监测。结果 2011年共捕获鼠类104只,平均鼠密度为0.49%;小家鼠(66.35%)及褐家鼠(30.77%)为优势鼠种,不同生境鼠密度农村自然村>城镇居民区>特殊行业;总体鼠密度、不同生境鼠密度均呈典型的三峰形曲线,3月出现第1个鼠密度高峰、5-6月和8-10月又出现2次高峰。结论 基本掌握了安徽省鼠类种群构成及季节消长情况,建议根据鼠类栖息习性及季节消长特点,采取综合性防制措施,并加强对鼠类及其传播疾病的长期监测、预警和防制对策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安徽省肥东县候鸟监测站检测的H5N8亚型禽流感病毒(AIVs)的遗传进化特征。  方法  从收集的死亡天鹅样本中提取病毒RNA,使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区分流感亚型,并采用一代测序方法对阳性样本的HA和NA基因扩增后测序,应用生物信息学软件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并分析其分子特征。  结果  2020年12月1日收到来自安徽省肥东县1只死亡天鹅的鼻拭子、鸟喙拭子和泄殖腔拭子样本,PCR结果均显示H5阳性,测序结果提示3份样本为同一株H5N8亚型禽流感病毒。 遗传进化分析显示,该病毒属于2.3.4.4支系且与埃及、俄罗斯等地分离株有很高的相似性,其HA与NA基因都在欧亚谱系中,并且已经适应了不同宿主。 该病毒HA裂解位点呈现高致病性分子特征,存在6个糖基化位点,且发生S133L、S137A、T160A、D187N、K193N、Q196K、S227R氨基酸突变。 PB2蛋白发生K389R、V589T突变、 PA蛋白发生N409S突变、 M1蛋白发生N30D、T215A突变、NS1蛋白发生P42S突变。  结论  本次发现的H5N8亚型禽流感病毒受体结合位点仍为禽源受体,但具有人源受体分子特征,其他氨基酸位点都提示该病毒有毒力增强的危险性,需进一步加强监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掌握马鞍山蚊虫构成及季节消长规律,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居民区、公园、医院、农户和牲畜棚环境采用诱蚊灯法进行调查,对捕获蚊虫进行种类鉴定,计算蚊虫构成比、密度,分析季节消长规律。结果 蚊密度为2.66只/h,三带喙库蚊和淡色库蚊为优势种,分别占捕获总数的67.52%、19.74%。蚊密度最高的生境是牲畜棚(7.16只/h),其次是公园(1.30只/h)和农户(1.04只/h)。6-10月为高峰期,蚊虫密度与月均气温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R=0.91,P<0.01)。结论 根据蚊虫的季节消长特点,在牲畜棚、公园和农户等重点场所加强消除孳生地和药物杀灭相结合的综合防蚊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黄山市蟑螂携带肠道菌种多样性,为开展蟑螂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黄山市的屯溪区、汤口镇、风景区3个样区采用粘捕法开展调查采样,选取优势种德国小蠊和黑胸大蠊作为检测对象,每种随机挑选10只蟑螂作为1组,每盒捕获数量少于10只的粘蟑盒,全部采集作为1组,共78组541只。结果对蟑螂样品筛检、纯化出的203株菌落,通过微生物自动检测仪(VITEK2-compact)进行菌种鉴定,分析检测出了198株菌株,鉴定出宋内志贺菌和鸡沙门氏菌2种肠道致病菌和37种条件致病菌,包括粘质沙雷氏菌(带菌率34.62%/检出率21.21%)、弗氏柠檬酸杆菌(带菌率19.23%/检出率10.61%)、阴沟肠杆菌(带菌率11.54%/检出率6.57%)、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带菌率11.54%/检出率4.55%)、肺炎克雷伯氏菌(带菌率10.3%/检出率6.06%)、蜂房哈弗尼亚菌(带菌率8.97%/检出率6.06%)、泛菌属(带菌率8.97%/检出率5.05%)等优势菌种。室内优势蟑螂德国小蠊、黑胸大蠊携带的肠道菌种多样性不同,且肠道菌群带菌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435,df=39,sig.=0.020)。超市(20组)和宾馆(9组)采集样本带菌率最高,均为100%;农贸市场(35组)的样本带菌率次之,为97.14%;餐饮店(9组),带菌率为88.89%;居民区(3组)和医院(2组)带菌率最低,分别为66.67%和50%。不同生境蟑螂携带肠道菌种及多样性有差异,但生境间蟑螂携带肠道菌群的带菌率差异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t农贸-超市=0.284,df=31,sig.=0.778)、(t宾馆-餐饮=-1.046,df=17,sig.=0.310)]。结论蟑螂携带有宋内志贺菌和鸡沙门氏菌等肠道致病菌和条件致病菌。适时开展环境卫生学监测和蟑螂防治工作,对促进黄山市旅游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和推动卫生城市创建工作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