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8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五味子的安全性试验——90天喂养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五味子在我国药典记载五味子有滋补强壮和安神镇静之功效。近年来五味子作为保健食品的原料被广泛应用于改善睡眠作用、保护肝功能作用、改善记忆作用等保健食品的组方中 ,这些保健食品可能被各年龄段的人群长期食用 ,为保护消费者的健康 ,本文对五味子的毒性进行了安全性试验1  相似文献   
2.
芦荟全叶粉90天亚慢性毒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观察芦荟全叶粉长期食用对健康的影响 ,选用健康断乳SD大鼠 88只 ,随机分为 4组 ,每组 2 2只 ,雌雄各半 ,分别给予芦荟全叶粉 0、2、4、8g kgBW (按 0、2 5%、5%、10 %比例 )掺入基础饲料喂饲 90天。结果表明 ,芦荟全叶粉使大鼠排便量增加 ,粪便松软 ;雄性 8g kgBW剂量组大鼠体重增长明显缓慢 (P <0 0 1)、食物利用率降低 (P <0 0 1) ,4g kgBW剂量组食物利用率下降 (P <0 0 5) ,体重影响不明显 ,2g kgBW剂量组和雌性各剂量组对大鼠体重、食物利用率无影响。雄性 8g kgBW剂量组和雌性各剂量组肾 体比值增大 (P<0 0 1) ,4、8g kgBW剂量组睾丸 体比值增大 (P <0 0 5)。芦荟全叶粉对大鼠血液学指标 ,尿NAG酶 ,血清转氨酶、血脂、肌酐等生化指标无影响 ,8g kgBW剂量组血清BUN升高 (P <0 0 1)。病理检查 ,除 2g kgBW剂量组结肠粘膜无色素沉积外 ,各剂量组均可引起肾小管上皮、肠系膜淋巴结、结肠粘膜固有层色素沉积和肠系膜淋巴结增生 ,而肝、脾、睾丸 (或卵巢 )等脏器未见有意义的病理改变。本实验条件下 ,芦荟全叶粉有作用剂量为 2g kgBW (芦荟甙 11 8mg kgBW )。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溴氰菊酯(DM)亚慢性染毒对小鼠神经行为和海马谷氨酸受体(NMDA)表达的影响.方法 清洁级雌性昆明小鼠60只,分为4组,通过灌胃连续染毒60 d,热板试验、转棒试验、抓力试验和后肢支撑力测试检测小鼠感觉、运动行为的改变;自主活动能力测试反应小鼠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状态;避暗试验检测小鼠学习、记忆行为的改变;RQ-PCR技术检测海马NMDA受体mRNA的表达.结果 DM亚慢性染毒后小鼠在感觉、运动功能方面未出现明显改变(P>0.05);自主活动能力测试染毒剂量组小鼠平均自主活动次数为(93±18)次、(107±13)次、(105±22)次,与溶剂对照组比较,中、高剂量组小鼠平均自主活动次数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避暗试验染毒剂量组小鼠潜伏期分别为(175.4±38.4)s、(146.4±51.2)s、(132.3 ±45.0)s,失败次数分别为(0.7±0.3)次、(1.4±0.5)次、(1.8±0.9)次,与溶剂对照组比较,高剂量组小鼠潜伏期缩短,中、高剂量组失败次数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溶剂对照组比较,中、高剂量组小鼠海马NR1、NR2A mRNA相对表达水平均增高(P<0.05),高剂量组NR2B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 DM亚慢性染毒可引起小鼠自主活动次数增加、学习和记忆功能损伤,并影响海马神经元NMDA受体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硝酸钇对生长发育期大鼠肾脏的影响。方法实验分0、20、80和320 ppm(以饲料中钇计)共四组,仔鼠从GD0持续暴露至PND70,每组取20只仔鼠(雌雄各半)的肾脏检测抗氧化酶活性、miRs表达水平、肾组织病理学和KIM-1抗原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雌鼠320 ppm组miR-18a-5p、miR-21-3p降低;雄鼠20 ppm组miR-18a-3p降低,320 ppm组升高,320 ppm组miR-18a-5p、miR-155-5p升高;雌鼠80 ppm组GSH-Px活性升高,320ppm组GSH-Px活性降低,320 ppm组GST活性降低;雌、雄鼠320 ppm组KIM-1表达水平升高。结论 GD0至PND70硝酸钇暴露,320 ppm组大鼠肾抗氧化能力降低,影响miRs和KIM-1表达水平,提示生命早期硝酸钇暴露可能通过降低抗氧化能力影响肾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体外胚胎干细胞神经发育毒性评价模型,并对其有效性进行验证。方法胚胎干细胞(ES)体外悬滴、悬浮培养后,经5×10-7mol/L视黄酸诱导培养分化获得神经细胞,利用RT-PCR方法分析不同浓度青霉素G、苯妥英钠(DPH)和氟尿嘧啶(5-FU)对ES细胞定向分化为特异表达巢蛋白基因的神经细胞的影响,计算其对ES细胞神经定向分化能力的抑制作用。同时应用MTT法测定5-FU、DPH和青霉素G对ES和BALB/c细胞活性的抑制作用,结合分化抑制作用结果评价受试物的发育毒性。结果青霉素G、苯妥英钠和氟尿嘧啶的ID50D3巢蛋白分别为0.017、49.4和1139μg/ml,其发育毒性的判定依次无、弱和强。结论建立的胚胎干细胞神经发育毒性评价模型能够正确判定氟尿嘧啶、苯妥英钠和青霉素G的神经发育毒性。  相似文献   
6.
一、植物名称芦荟(Aloe vera L.)。二、材料类别幼株茎段。三、培养条件基本培养基为MS培养基附加:(1)BA 0.5~3mg/l(单位下同) NAA0.01~0.5;(2)BA0.5~1 NAA0.01 GA_30.2~1;(3)IBA 0.2~0.4 CCC_1。培养温度23~27℃,光照1500~2000Lux,每天光照10小时左右。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正常饲养条件下不同品系大鼠常见肾脏病变及自发率,分析了135批次清洁级Wistar和SD断乳大鼠(分别为2240和460只)的数据,发现大鼠肾脏常见病理变化主要有肾盂肾炎、肾小管内钙盐沉积和肾盂扩张等病变;不同品系及性别间存在显著差异(P<0·001)。结果显示在食品安全评价时,比较实验组大鼠与对照组大鼠的病理变化,一定要考虑大鼠的病变是自发还是被评价的对象诱发,提示探讨肾脏常见病理变化的发生率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硝酸钇对小鼠胚胎干细胞神经发育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建立以胰岛素-转铁蛋白-硒-纤维连接蛋白(ITSFn)培养法为基础的胚胎干细胞神经发育毒性评价模型,通过MTT试验、彗星试验、流式细胞试验、RT-PCR和免疫印迹试验,检测不同浓度硝酸钇溶液对胚胎干细胞神经发育的影响。结果彗星试验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低剂量硝酸钇降低了神经元细胞凋亡率,而高剂量组神经元细胞凋亡率上升,各剂量组细胞凋亡率随着浓度增加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RT-PCR和免疫印迹结果表明,低剂量硝酸钇可上调抗凋亡基因Bcl-2的表达,高剂量组则上调Bax的表达,抑制Bcl-2的表达。结论硝酸钇可通过调节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表达影响小鼠胚胎干细胞的神经发育,但这种影响因剂量高低而具有两面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氯化甲基汞对雌性大鼠免疫系统的影响。方法将Wistar雌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灌胃给予0(对照组)、0.75(低剂量组)和1.5(高剂量组)mg/(kg·BW)氯化甲基汞,连续进行28 d。实验结束后,取血并处死实验动物,对脏器称重计算脏器系数,并进行全血和脾淋巴细胞分型、Con A诱导淋巴细胞转化实验以及抗体生成细胞检测(PFC)等相关免疫检测。结果 0.75和1.5 mg/(kg·BW)组与对照组比较,肝脏系数均降低,肾脏系数均升高;全血淋巴细胞分型中,1.50 mg/(kg·BW)组CD4/CD8的比值降低,B细胞的比例升高;脾淋巴细胞分型中0.75 mg/(kg·BW)组B细胞比例降低,1.50 mg/(kg·BW)组CD4/CD8细胞比值降低、NK细胞比例升高;0.75和1.50 mg/(kg·BW)组PFC检测结果显著降低。结论经口28 d连续给予一定剂量氯化甲基汞可对雌性大鼠产生免疫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0.
王二辉  于洲  徐海滨 《卫生研究》2012,41(6):1038-1044
随着2009年农业部为转苏云金芽孢杆菌(Bt)基因水稻发放安全生产证书,转基因抗虫水稻的商品化种植在国内外引起热烈讨论,成为当下最热门和最具有争议的话题之一。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开辟了利用外源基因培育优良品种的新途径,目前国内外已经培育多个抗虫水稻新品种,但是人们对其潜在食用风险还有很多疑问。本文综述了近20多年来国内外转Bt基因水稻研究进展及其食品毒理学安全评价情况,以期为我国转Bt基因水稻食用安全性研究和风险交流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