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1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4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36篇
临床医学   76篇
内科学   10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32篇
综合类   476篇
预防医学   101篇
眼科学   128篇
药学   340篇
中国医学   82篇
肿瘤学   11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26篇
  2010年   117篇
  2009年   137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186篇
  2003年   170篇
  2002年   126篇
  2001年   96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失血性休克和复苏再灌注过程中心肌损伤和一氧化氮 (NO)浓度的变化及灵芝多糖的干预作用。方法 :复制家兔失血性休克再灌注模型 ,随机分成假手术组、生理盐水再灌注组和质量分数为 1%的灵芝多糖再灌注组 ;观察 3组动物平均动脉血压 (MAP)、心功能、血浆 NO浓度及心肌 NO含量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的变化。结果 :两个再灌注组动物在失血性休克 4 0 m in时左心室舒张末压 (L VEDP)比休克前及假手术组略有升高 ,但差异不显著 (P均 >0 .0 5 ) ,左心室内压最大变化速率 (± dp/dt max)则明显降低 (P均 <0 .0 5 ) ,血浆 NO浓度则显著升高 (P均 <0 .0 5 )。生理盐水再灌注组动物再灌注 4 0 min时 ,心功能较休克 4 0 m in时进一步降低 (P<0 .0 5 ) ,血浆 NO浓度进一步升高 ,心肌 NOS活性和 NO含量明显高于假手术组 (P均 <0 .0 5 )。灵芝多糖组再灌注 4 0 min时较生理盐水再灌注组、心功能明显改善 ,血浆 NO浓度、心肌 NO含量和心肌 NOS活性均明显降低 (P均 <0 .0 5 )。结论 :失血性休克再灌注过程中心肌 NOS活性、血浆 NO浓度、心肌NO含量均升高 ,而心功能降低 ,提示 NO在失血性休克再灌注心肌损伤中起重要作用 ;而灵芝多糖可通过抑制 NOS活性、降低 NO浓度对失血性休克再灌注心肌损伤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伊贝沙坦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后左室重塑的阻抑作用。方法 :将 72例 AMI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 36例、伊贝沙坦治疗组 36例 ,并于 AMI后 2、2 4周分别进行超声心动图和平衡法核素心室造影 ,测定左室心肌质量、左室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 ,了解伊贝沙坦对 AMI后左室重塑的阻抑作用。结果 :AMI后 2 4周时伊贝沙坦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左室舒张末内径和左室心肌质量指数均明显降低 (P<0 .0 5或 P<0 .0 1)。AMI后 2 4周时 ,伊贝沙坦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左室射血分数明显增加 (P<0 .0 5 ) ,左室高峰射血率明显升高 ,左室高峰射率时间显著下降 (P均 <0 .0 5 ) ,同时左室高峰充盈率明显升高(P<0 .0 1) ,左室高峰充盈率时间显著下降 (P<0 .0 1)。结论 :伊贝沙坦能明显减轻心肌梗死后心肌肥厚和左室重塑 ,改善左室功能。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植物血凝素 (PHA)对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CIK)增殖和细胞毒作用的影响 ,分离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用含自体血浆的培养液培养CIK细胞和PHA先刺激 2 4小时的PHA CIK细胞。用51 Cr释放法检测两种细胞对K5 6 2细胞、食管癌细胞和初治急性白血病病人骨髓幼稚细胞的细胞毒作用。结果表明 :两种细胞体外增殖能力较强 ,且PHA CIK细胞强于CIK细胞 (P <0 .0 5 )。两种细胞对不同靶细胞均有较强的杀伤能力。在效靶比为 2 0∶1、10∶1时 ,PHA CIK细胞对K5 6 2细胞和初治急性白血病病人骨髓幼稚细胞的杀伤作用强于CIK细胞 (P <0 .0 5 )。结论 :PHA增加CIK细胞的增殖能力和抗肿瘤活性 ,可作为生物治疗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4.
以碘液直接涂片法在全省39个县(市)、164个点、85553人中进行肠道寄生原虫感染的调查,查见原虫感染者17482例,总感染率为20.4%。共查见寄生原虫11种,以贾第虫的感染率为最高(7.2%),其他原虫的感染率在0.001%-5.6%之间。本文分析了感染率与有关因素的关系,为制定我省肠道寄生原虫病的防治计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微导管引流及胸腔内给药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结核性渗出性胸腔积液治疗方式。方法 在全身规则抗结核治疗下,治疗组42例结核性渗出性胸腔积液患者,采用微导管引流胸液及腔内药物注入法。对照组 42例按常规方式进行治疗。结果 治疗组胸水控制率为 100%,达到完全好转 93%,部分好转 7%。对照组胸水控制率为 86%,达到完全好转 76%,部分好转 10%,好转 14%。结论 微导管引流胸腔积液和腔内注药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腔积液的方法方便、安全,疗效满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金雀异黄酮(GS)对绝经期骨质疏松患者骨膜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用噻唑蓝比色法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GS对成骨细胞增殖活力和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Western—blot技术分析GS对细胞周期蛋白D和E表达的影响。结果GS可显著提高成骨细胞增殖活力,与溶剂对照组比较,10^-8mol/L、10^-7mol/L和10^-6mol/L GS时,细胞增殖率分别为137%、155%和161%;提高S期和M/G2期细胞分布比例,并伴有G0/G1期细胞比例降低;它莫西芬可抑制10^-7mol/L和10^-6mol/L GS促成骨细胞增殖效应。Western—blot的检测结果显示,10^-8mol/L和10^-7mol/L GS对成骨细胞处理24h,提高细胞周期蛋白D和E蛋白质的表达(P〈0.05)。结论由于雌激素受体拮抗剂它莫西芬可抑制GS对成骨细胞的促增殖作用,表明金雀异黄酮可通过激活雌激素受体途径,表现出雌激素效应,并促进骨组织代谢中的骨形成作用。  相似文献   
7.
南阳盆地是河南省最大的一块盆地,纬度偏南,地形特殊,是全省温度最高地区。1989年我们进行的人体寄生虫病分布调查,本片区为河南省寄生虫病流行最重地区,共检查10379人,查见寄生虫感染者7821例,总感染率为75.4%。共查见寄生虫17种,主要寄生虫感染率分别为蛔虫42.5%、鞭虫22.8%、钩虫38.2%、蛲虫28.9%、溶组织内阿米巴3.0%、微小内蜒阿米巴5.4%、布氏嗜碘阿米巴0.6%、贾第虫6.5%和人芽囊原虫2.2%。PVC-ELISA旋毛虫阳性率为7%,系全省最高。本盆地是河南省唯一以美洲钩虫为主的两种钩虫混合流行区。  相似文献   
8.
NO、NOS在大鼠实验性结肠炎中的动态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大鼠实验性结肠炎发生发展过程中一氧化氮 (nitricoxide ,NO)、一氧化氮合酶 (nitricoxidesynthase ,NOS)的动态变化 ,了解NO、NOS同大鼠实验性结肠炎的关系。方法 采用 2 ,4 二硝基氯苯 (2 ,4 dinitrochlorobenzene ,DNCB)诱发大鼠实验性结肠炎模型 ;Wistar雄性大鼠 70只 ,检测造模前 (Ⅰ组 ) ,造模后第 1天 (Ⅱ组 )、第 1周 (Ⅲ组 )、第 2周 (Ⅳ组 )、第 4周 (Ⅴ组 )结肠粘膜NO、NOS的动态变化 ,同时观察其病理改变 ;结果用 x±s表示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以P <0 .0 5作为差异有显著性的检验水准。结果  1、Ⅱ、Ⅲ、Ⅳ组同Ⅰ、Ⅴ组相比 ,结肠粘膜NOS的活性及NO的水平明显升高 ,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显著(P <0 .0 1) ,而Ⅰ、Ⅴ组间上述指标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2、病理学改变 :Ⅰ组未见明显病理学变化 ;Ⅱ、Ⅲ、Ⅳ组粘膜及粘膜下层明显充血、水肿 ,炎性细胞浸润 ,腺体杯状细胞减少 ,有糜烂及溃疡形成 ;Ⅴ组溃疡基本愈合 ,残存溃疡有明显修复性改变 ,如粘膜上皮修复、肉芽组织增生、瘢痕形成等。结论 NOS、NO过量生成和大鼠实验性结肠炎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VEGF、p5 3及血管密度 (MVD)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食管鳞癌组织中VEGF、p5 3及MVD的表达。结果  41例VEGF阳性病例MVD平均为 5 2 3 5± 14 13 ,2 4例VEGF阴性病例MVD平均为 40 67± 10 2 7,VEGF表达与MVD呈正相关 ,P <0 0 5。在 3 9例p5 3蛋白阳性病例中VEGF阳性表达 3 0例 ,在 2 6例p5 3蛋白阴性病例中VEGF阳性表达 12例 ,p5 3蛋白阳性表达与VEGF表达呈正相关 ,P <0 0 5。 3 9例p5 3阳性病例MVD平均为 5 3 3 8± 12 16,2 6例p5 3蛋白阴性病例MVD平均为 41.2 7± 11.67,两者差异具有显著意义 ,P <0 0 5。 3 8例生存期小于 5年的患者VEGF阳性 2 7例、p5 3阳性 2 6例、MVD平均为 5 0 12± 10 64 ,2 7例生存期 5年以上病例VEGF阳性 14例、p5 3阳性 13例、MVD平均为 3 9 72±12 67,VEGF、p5 3、MVD与生存期长短呈负相关 ,P <0 0 5。VEGF、p5 3、MVD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存在有异质性。结论 VEGF、p5 3、MVD与食管癌血管生成密切相关 ,可作为食管癌预后判断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0.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分化为肝细胞样细胞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目的 探讨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体外培养及特异性诱导为肝细胞样细胞的能力。方法 骨髓标本来源于健康志愿者的胸骨,年龄2~35岁,采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密度1.077)分离人MSCs,并分别采用HGF、FGF4、HGF FGF4以及无生长因子四种处理因素体外诱导第三代人MSC向肝细胞样细胞分化。通过流式细胞术分析鉴定.MSCs的纯度,于诱导培养的0、7、14、21、28天时留取细胞检测CK18、AFP和白蛋白的表达情况,同时进行糖原染色验证细胞功能。结果 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出的人MSCs纯度可达90%,采用HGF、FGF4及HGF FGF4三种处理因素均可在体外诱导人MSCs特异分化为具有肝细胞样细胞表型和功能的细胞。结论 人MSCs能在体外扩增并定向诱导为肝细胞样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