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2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9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39篇
临床医学   86篇
内科学   10篇
特种医学   83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68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5篇
肿瘤学   6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讨血液中叶酸、维生素B12(VB12)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及其机理,测定了94例冠心病(CHD)患者的全血叶酸、血浆叶酸和VB12水平,与39名对照者进行对比,并对叶酸、VB12水平与发生病变的冠脉支数间的关系进行研究;随机抽取57例受试者进行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血脂测定,探讨叶酸、VB12水平与血浆Hcy和血脂的相关性。结果显示,CHD患者的全血叶酸、血浆叶酸和VB12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不同冠脉病变支数的患者叶酸和VB12水平无显著性差异,全血叶酸、血浆叶酸和VB12水平与Hcy呈负相关,与血脂水平无关,提示血液中较低的叶酸、VB12水平与CHD有关,叶酸与VB12水平降低导致的Hcy增高可能是CHD的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18F-FDG符合线路SPECT在肺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76例临床上怀疑肺部肿瘤患者术前行18F-FDG符合线路SPECT显像,结果判断为肿瘤和非肿瘤比值(T/N)≥2.5时考虑为恶性,而T/N<2.5考虑为良性.病理组织结果证实了这76例病例,其中T/N≥2.5为59例,T/N<2.5为17例,由病理组织结果证实为各种肺癌的55例.结果 18F-FDG符合线路SPECT诊断肺癌的灵敏度92.73%,特异度61.90%,准确性84.21%.结论 18F-FDG符合线路SPECT在肺癌诊断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以Graves病为代表,探讨放射性核素131I在甲亢治疗学中的应用,归纳、总结和讨论131I在甲亢治疗中的适应症、剂量、联合治疗、疗效和转归.与传统治疗方法相比,131I治疗甲亢具有快速简便、不良反应少、治疗效果好、费用低等优点,逐渐成为甲亢治疗的主流方法,但治疗时需注意向甲减的转归.  相似文献   
5.
放射性核素靶向治疗是治疗恶性肿瘤及其他一些常见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但也有可能由于电离辐射生物效应同时造成骨髓抑制副反应.临床解决骨髓抑制的主要方法为口服或注射升白药物,最为常见的口服用药为利可君,化学性质独特,具有稳定升高白细胞水平以及一定的抗癌作用.在131Ⅰ治疗甲亢、甲状腺功能自主毒性腺瘤和大剂量131Ⅰ治疗甲癌术后残留、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的患者配合使用利可君可有效预防骨髓抑制或提高白细胞水平.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一种新型淀粉样变性诊断标记物131I-SAP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安全性。方法应用Iodogen法对SAP标准品进行131I标记;纸层析法测定131I-SAP的标记率与放射化学纯度。将131I-SAP分别于4℃和37℃新鲜人血清中0h,24h,48h,72h和96h,测定放射化学纯度,评价其体外稳定性。对131I-SAP进行热原、异常毒性等安全性实验。结果131I-SAP的标记率为70.6%,96h后的放射化学纯度仍大于90%。热原、异常毒性实验均为阴性。结论131I-SAP具有较好的体外稳定性,并且无热原及明显毒性反应,适合进一步临床实验及应用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难治性癫痫患儿18F-FDG PET/CT表现,探讨皮层下结构在癫痫发作中的参与机制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611例难治性癫痫患儿18F-FDG PET/CT表现,分析患儿大脑皮层代谢异常区域,观察皮层下结构(基底核、丘脑、小脑)代谢改变。根据年龄将患儿分为低龄组、中龄组和大龄组,并根据皮层异常累及脑叶数将单侧大脑皮层代谢异常患儿分为轻度组和重度组,比较不同组别大脑皮层下结构代谢异常发生率。结果 611例中,525例单侧大脑皮层代谢异常,86例双侧皮层代谢异常。190例皮层下结构代谢改变,其中基底核64例、丘脑113例及小脑105例。不同年龄组大脑皮层下结构代谢异常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重度组大脑皮层下结构代谢异常发生率明显高于轻度组(P均<0.001)。结论 18F-FDG PET/CT可发现难治性癫痫患儿皮层下结构代谢改变,有助于提示皮层病变累及范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对人肝癌细胞裸鼠HepG2移植瘤的杀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构建20个人肝癌细胞HepG2的裸鼠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4组,每组5只。3个治疗组分别接受18.5 MBq、29.6 MBq、37.0 MBq的^125I粒子治疗,对照组不接受治疗。采用经皮肿瘤组织直接植入的方式分别将不同剂量^125I粒子植入各治疗组小鼠的瘤体内,每只小鼠瘤体内植入1粒^125I粒子。至治疗第28天处死小鼠,取肿瘤组织行常规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检测Bcl-2和Bax的表达情况。结果光镜下各治疗组肿瘤细胞呈不同程度凝固性坏死,周围广泛纤维化;对照组肿瘤细胞丰富,呈增殖样生长。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各治疗组中Bax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并随^125I粒子剂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各治疗组中Bcl-2的表达及Bcl-2/Bax比值均低于对照组,并随^125I粒子剂量的增加而逐渐减少。Bcl-2、Bax阳性率及Bcl-2/Bax比值在各治疗组与对照组间及各治疗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可通过下调Bcl-2/Bax的比值促进裸鼠HepG2肝癌细胞凋亡,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其诱导肝癌细胞凋亡的程度及抑制肿瘤生长的效果均在一定剂量范围内与剂量成正比。  相似文献   
10.
廖栩鹤  王荣福 《肿瘤学杂志》2011,17(10):751-756
PET/CT极大提高了宫颈癌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可有效评估治疗后出现的无法解释的肿瘤标志物升高,利用半定量分析判断预后与复发方面有重要意义。全文从宫颈癌诊断、疗效判断、预后监测及分期等方面分别阐述PET/CT应用的临床价值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