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7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8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4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63篇
内科学   1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27篇
综合类   48篇
预防医学   46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27篇
中国医学   34篇
肿瘤学   1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3 毫秒
1.
甲状腺癌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甲状腺癌的外科手术治疗的方式和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0-2005年间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和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26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26例甲状腺癌中,乳头状腺癌94例(74.6%),其中有2例为桥本氏病合并甲瘤和甲状腺乳头状腺癌,1例还合并有甲亢,滤泡状腺癌20例(15.9%),髓样癌5例(4.0%),未分化癌4例(3.2%),恶性淋巴瘤2例(1.6%),鳞状细胞癌1例.126例中肿瘤直径小于1 cm的甲状腺微小癌(TMC)56例,均为乳头状腺癌.术后随访5年以上78例,1~5年36例,生活质量均为良好.未分化癌4例均于术后3~6个月死亡,2例髓样癌和1例鳞状细胞癌术后1年均因肺转移死于咯血.结论 早期诊断和治疗、规范手术切除范围可避免因漏诊再次手术,术后应早期尽量替代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内镜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射频消融(percutaneous radiofrequency ablation,PRAF)治疗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合并胆管癌栓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总结1999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的65例肝细胞癌合并胆管癌栓的诊疗情况。结果65例中,均行内镜胆道引流术或EST及取栓,联合TACE,PRAF治疗。本组无手术死亡。癌栓清除率为95.4%(62/65),肿瘤坏死率为96.9%(63/65),1年生存率为60.0%(39/65),3年生存率为38.5%(25/65)。结论内镜联合TACE及PRAF治疗肝细胞癌合并胆管癌栓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疗效优于单纯的内镜、TACE及PRAF治疗。  相似文献   
3.
江培春  朱彤 《国医论坛》2007,22(5):36-37
目的:观察降糖舒胶囊对Ⅱ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受试者采用治疗前后对照的方法,治疗前和治疗末检测患者的空腹血糖、血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结果:治疗后患者的空腹血糖及甘油三酯均有显著好转(P<0.01~0.05),同时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与治疗前对照也有一定改善.结论:降糖舒胶囊对Ⅱ型糖尿病患者具有降低空腹血糖、改善脂代谢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廖伟娇  刘利东  朱彤 《广东医学》2003,24(9):963-964
目的 探讨绿脓杆菌菌毛制剂 (PPA)对正常人外周血单核细胞 (PBMC)分泌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了解该制剂的免疫作用。方法 采用ELISA法 ,测定PPA刺激下 ,体外培养的正常人PBMC分泌IL -2 ,IFN -γ和IL -10的水平变化。结果 培养上清液中刺激组IL -2 ,IFN -γ和IL -10含量分别为 ( 163 74± 2 3 5 1)pg/ml ,( 92 4 12± 2 14 3 2 )pg/ml和 ( 3 3 76± 9 83 )pg/ml,而对照组则分别为 ( 3 0 80± 14 42 )pg/ml ,( 4 6 80± 15 2 9)pg/ml和 ( 4 1 61± 10 75 )pg/ml。刺激组IL -2和IFN -γ含量明显增高 ,而IL -10的含量则下降 ,其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PPA能促进Th1细胞因子的产生 ,抑制Th2细胞因子的分泌 ,能有效增强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承德市普通体检女性“两癌”筛查意愿及影响因素。方法 以2020年7月至2021年6月在承德市某医院进行普通体检的成年女性作为调查对象进行“两癌”筛查意愿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两癌”筛查意愿进行分析,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最终有效调查承德市健康女性3 150人,30~60岁1 752人,占55.62%,已婚2 159人,占68.54%,有筛查意愿970人,占30.79%。个人月收入>8 000元(OR=3.025)、居住地为城市(OR=3.154)、31~60岁(OR=1.335)、文化程度为硕士及以上(OR=2.331)的健康体检女性“两癌”筛查意愿较高。结论 承德市普通体检女性“两癌”筛查意愿较低,需引起重视,需要加强“两癌”筛查相关认知宣传,需制定综合措施增加女性“两癌”筛查积极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索初治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中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及其与病毒载量和肝脏炎症程度的关系,以期为临床动态评估病情和预后方面提供新思路。方法 选择2018年10月至2019年11月就诊于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的初治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68例,健康对照者12名,通过ELISA检测外周血中细胞因子IL-17A、IL-2、IL-21和IL-4表达水平,同时检测HBV DNA及转氨酶水平。统计学处理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Kruskal-Wallis H检验及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 相较于健康对照者,初治CHB患者外周血IL-17A高 [17.50(11.99,25.36)vs14.14(9.01,23.68)pg/ml,Z=-2.001,P=0.045],IL-2低[57.19(31.10,79.92)vs73.06(62.41,105.84)pg/ml,Z=-2.509,P=0.012],IL-21高[37.12(23.85,77.66)vs(20.95±5.72)pg/ml,Z=-3.485,P<0.01],IL-4表达水平无差异。不同免疫状态的IL-17A表达有明显差异(H=8.870,P=0.031)。炎症活动状态CHB患者的IL-17A和IL-21更低、IL-2更高(P<0.05),IL-4无差异(P>0.05)。HBeAg阳性CHB患者、HBeAg阴性CHB患者与健康对照者外周血细胞因子IL-17A、IL-2、IL-2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L-17A:H=10.061,P=0.007;IL-2:H=6.576,P=0.037;IL-21:H=12.444,P=0.002)。初治CHB患者外周血IL-17A、IL-21、IL-4与HBV DNA无相关性(r=0.02、0.23、0.07,均P>0.05),IL-2与HBV DNA存在弱相关(r=0.32,P=0.01)。初治HBV患者外周血IL-17A、IL-21与ALT存在相关性(IL-17A:r=0.59,P<0.01;IL-21:r=0.49,P<0.01),与AST存在相关性(IL-17A:r=0.47,P<0.01;IL-21:r=0.36,P<0.01),而IL-2、IL-4与ALT和AST均无明显相关。ALT≥300U/L的初治CHB组、ALT<300U/L的初治CHB组与健康对照者外周血细胞因子IL-17A、IL-2、IL-2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L-17A:H=27.557,P<0.01;IL-2:H=8.581,P=0.014;IL-21:H=21.438,P<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IL-17A判断肝脏炎症程度的AUC值为0.8933(95%CI:0.7930-0.9936),IL-21判断肝脏炎症程度的AUC值为0.7600(95%CI:0.6227-0.8973)。结论 IL-17A、IL-2和IL-21参与慢性HBV感染进程:初治CHB患者无论HBeAg阳性与否或炎症程度高低,外周血IL-17A和IL-21升高,IL-2下降;IL-2与HBV DNA有一定相关性;IL-17A和IL-21与ALT及AST均存在正相关;检测IL-17A和IL-2有助于病情评估与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鼻咽癌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并探讨提高生存率的方法。方法1988年4月至1991年12月,共收治鼻咽癌265例,其中Ⅰ期5例,Ⅱ期73例,Ⅲ期113例,Ⅳ期74例,年龄13~78岁。采取60Co及深部X线照射。原发灶剂量60~80Gy/6~8WKs,颈转移灶55~74Gy/5~7WKs。对N2和N3中分单放与放疗前DDP,5-Fu诱导化疗。随机分组各50例。结果总5年生存率38.5%。Ⅰ、Ⅱ、Ⅲ、Ⅳ期分别为80.0%、61.6%、36.3%、16.2%。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是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结论早期诊治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减少原发灶复发应以CT为准。合理设计照射野,建议将常规耳前野的后界延至外耳孔后缘1~2厘米;对超腔、累及口咽、咽旁间隙、茎突后间隙及伴颈深上淋巴结转移者尽量使用面颈联合野,放疗前诱导化疗对N2和N3病例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是子宫内膜异位的标志性抗体,其产生与异位的子宫内膜的刺激及机体免疫内环境失衡有关[1].它以子宫内膜为靶器官,与子宫内膜中的抗原结合,产生抗体反应,激活补体,引起子宫内膜免疫病理损伤,干扰和妨碍孕卵着床和胚胎发育导致不孕和流产,是引起免疫性不孕的主要因素之一[2].  相似文献   
9.
广州队列研究生物库中条形码技术应用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大规模人群的分子流行病学队列研究生物库,确保快速、准确地识别每一份生物样本,并保持其活性,以便长时间跟踪研究。方法采用条形码识别技术对血液样品的采集、处理及存储、查询过程进行全程管理。结果创建成功以条形码自动识别技术为核心的新型运作管理模式,建立起10000人份的生物样品库。大型生物样本库实施条形码管理系统可缩短每份样品的处理时间,提高工作效率1.5倍。结论条形码技术的应用可有效地避免样品间的相互混淆,使实验室每一项工作准确、可靠、高效,实现医学研究工作全面信息化,提高基因队列研究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盲肠局部坏疽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盲肠局部坏疽的诊断和治疗策略。 方法:对收治的12例盲肠局部坏疽的病因、诊断、治疗和预后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12例中男7例,女5例;平均年龄68.1岁。9例伴糖尿病,7例伴冠心病,11例伴高血压。临床表现为转移性或持续性右下腹痛及右下腹部腹膜刺激征。8例诊断为急性阑尾炎,4例为腹痛待查。均行手术治疗,术中见部分盲肠坏疽,病变直径2~4cm(平均2.7cm),所有患者经探查明确病灶后行回盲部切除。 2例术后切口感染,皆经治疗后顺利康复出院。术后随访8~87个月(平均为56.7个月),其中的7位患者死于心肌梗塞,手术距死亡时间为10~36个月(平均16.3个月),其余5位患者存活至今。 结论:盲肠坏疽是罕见的疾病,诊断困难,必要时应用诊断性腹腔镜探查以及时明确诊断。治疗上应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手术治疗。该病的发生似乎与心肌梗塞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