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7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3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逆转录病毒介导RNA干扰(RNAi)稳定抑制αv整合素表达的有效性,并建立稳定抑制αv整合素表达的结肠癌HT-29细胞系。方法 设计并合成3对针对αv整合素基因的短发夹RNA(shRNA)序列,构建逆转录病毒质粒;脂质体转染逆转录病毒质粒至结肠癌细胞株HT-29;G418筛选,局部消化法挑选阳性克隆;Westernblotting检测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显示,构建成功的逆转录病毒载体被HindⅢ限制性内切酶切为两个分别长1950bp与5800bp片段。测序结果显示,针对αv整合素基因的3对shRNA序列皆成功插入逆转录病毒质粒;转染逆转录病毒载体的HT-29细胞持续表达绿色荧光蛋白,并对G418具抗性;Westernblotting结果显示逆转录病毒介导的shRNA能有效地抑制αv整合素表达。结论 逆转录病毒介导的shRNA能够高效、稳定地抑制αv整合素表达,进而可以建立稳定干扰αv整合素表达的结肠癌HT-29细胞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方案对局部晚期鼻咽癌诱导化疗的安全性及近期疗效。方法:35例初治的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接受多西他赛(75 mg/m2)联合奥沙利铂(135 mg/m2)的3周方案诱导化疗两个疗程,评价不良反应与近期疗效。结果:35例患者共完成66周期诱导化疗,主要不良反应为:6.06% (4/66) 发生3级以上白细胞减少,62.12%有(40/66)轻度疲乏,1.5%(1/66)有3度疲乏;40.9%(27/66)有1~2级恶心呕吐,12.12%(8/66)有1~2级腹泻,无3级以上胃肠道反应发生,13.63%(9/66)发生肌肉痛和关节痛,全部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脱发。35例中,诱导化疗对鼻咽部原发灶客观有效率为20.0%(7/35);其中29例颈部淋巴结阳性患者中,颈部淋巴结转移灶CR、PR分别为13.79%(4/29)、65.51%(19/29),客观有效率为 79.31%(23/29,95%CI 65%~94%)。全部患者鼻咽部原发灶及颈部淋巴结均未进展。结论:多西他赛+奥沙利铂方案用于局部晚期鼻咽癌治疗,近期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可以耐受。其远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治疗放创性全厚皮肤缺损创面的方法及效果. 方法贵州小香猪8只,每只背部脊柱两侧均有放创性全层皮肤缺损圆形创面(Ф3.67cm)各3个,共48个创面.将经处理的人羊膜(human amniotic mambrane, HAM)分别负载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和表皮细胞,移植到其左侧24个创面作为实验组(A组);以单纯无种植细胞的HAM敷盖其右侧前16个创面(B组);以单纯油纱布敷盖其右侧后8个创面(C组).B、C作为对照组.观察移植后1~3周内各组创面愈合、肉芽组织生长及上皮化等情况,并进行创面组织HE染色及vWF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用图像分析法测算各组各时间点创面平均面积(cm2),并计算其愈合百分率. 结果 C组于伤后 22~23天愈合,B组于伤后19~21天愈合;A组于伤后15~17天愈合,较B、C组分别提前6~7天和5~6天,愈合质量好.移植15~17天,A组与B、C组创面平均残留面积及愈合面积百分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A组创面的新生上皮已完全覆盖整个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旺盛,肉芽组织中vWF、成纤维细胞和毛细血管含量丰富,可见胶原沉积;B、C组创面仍见许多炎性细胞浸润,肉芽组织中vWF、成纤维细胞和毛细血管含量少,胶原沉积不明显. 结论 HAM负载自体MSCs和表皮细胞植入对放创性全厚皮肤缺损创面有较好的促愈合作用,愈合质量较高.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性,55岁,因腹泻1月,1997年12月腹部B超和CT检查发现肝右叶巨大占位,AFP>1 000 ng/ml,确诊为原发性肝癌,行二疗程介入治疗后肝右叶肿块有较明显缩小,由约12 cm×7 cm大小缩小至约8 cm×6 cm大小.1998年3月初无明显原因出现胸闷、气促、腹胀、双下肢浮肿等,B超检查提示腹水阳性,MRI检查发现肝段下腔静脉增粗,流空效应消失,其中充满软组织块影,诊断下腔静脉内癌栓形成.于1998年3月26日至4月2日采用北京大恒公司Star-1000型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进行治疗.在CT增强影像上能清晰地显示肝段下腔静脉及其内之癌栓,应用Star-1000型立体定向治疗计划进行三维重建和治疗计划设计,采用6 MV-X线、直径30.3 mm限光筒,单平面360度旋转照射,两个靶点纵向排列,治疗长度约5 cm,处方剂量10 GY/次,下腔静脉边缘剂量≥80%,隔日1次,共3次.治疗2次后患者胸闷、气促等症状即有所缓解.治疗结束后进一步改善,双下肢水肿、腹水等消失.2月后患者病情稳定,复查MRI显示下腔静脉内癌栓已完全消失.3月后胸片检查发现双肺广泛转移.治疗后5月患者死于全身衰竭.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P53在纤维粘连蛋白EDA片段(fibronectin extra domain A,FN-EDA)调控结肠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基因集富集分析法分析结直肠癌基因芯片EDA高表达组(EDA_high)与EDA低表达组(EDA_low)基因富集情况;干扰结肠癌SW480细胞FN-EDA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凋亡,RT-PCR检测各组凋亡相关基因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凋亡相关蛋白表达及P53蛋白磷酸化修饰,免疫荧光检测P53亚细胞分布,蛋白质免疫共沉淀检测P53与FN-EDA相互作用.结果 结肠癌FN-EDA低表达组凋亡相关基因(KEGG_APOPTOSIS)富集上调(P<0.05);与对照组相比,FN-EDA敲低组凋亡率增加(P<0.05),P53、BAX、P21、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上调,P53蛋白Ser15、Ser37、Ser392磷酸化水平上调,核内转位增加.FN-EDA敲低组细胞转染FN-EDA过表达慢病毒后,凋亡率降低(P<0.05),P53蛋白Ser15、Ser37磷酸化水平下调,核内转位减少;蛋白质免疫共沉淀检测发现P53与FN-EDA具有相互作用.结论 纤维粘连蛋白EDA片段通过与P53相互作用抑制P53磷酸化和核转位,调控P53-BAX通路抑制结肠癌SW480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7.
骨肿瘤局部清除加组织间放疗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庞学利 《重庆医学》1998,27(2):92-93
  相似文献   
9.
肿瘤科胸腔穿刺术技能培训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胸腔穿刺术常用于胸膜腔积液的检查、抽液减压、胸腔给药等。胸腔穿刺术简便、易行,并且对肿瘤的诊断、治疗有着重要意义,因此,胸腔穿刺术成为肿瘤内科最常用的临床基本操作技能之一。笔者参加了为期两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在多个科室接受了胸腔穿刺术的培训,不同的科室胸腔穿刺术有不同的特点,特别是肿瘤科的胸腔穿刺术特点较为突出。因此,笔者对肿瘤科胸腔穿刺术的特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自1990年1月至1991年6月,对23例食管癌患者术前用其内窥镜活检标本以结晶紫排斥法进行了体外药敏试验.患者年龄从39~82岁,平均66.0±10.0岁,男20例,女3例.肿瘤位置:胸上段2例,胸中段15例,胸下段6例.其中Ⅰ期3例,Ⅱ_a期4例,Ⅱ_b期2例,Ⅲ期8例,Ⅳ期6例.药敏试验的方法为:每位患者在食管镜下于肿瘤原发部位取10块活检标本,经0.1%胶原酶和胰蛋白酶-EDTA等处理后,用RPMI-1640和10%失活自身血清制成浓度为2~4×10~5/ml的单细胞悬液.在96孔培养板中,每孔加入10~4/50μl上述细胞悬液?200μl抗癌药物溶液,然后在37℃,5%二氧化碳条件下培养48小时.分别对8种化疗药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