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0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8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作为重要细胞因子的催乳素在T细胞活化诱导凋亡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实验于2005-03/2006-06在校级实验室新乡医学院免疫学实验室完成。实验材料:正常人外周血由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提供,葡萄球菌肠毒素A(sigma)。实验方法:①T细胞活化诱导凋亡模型的建立:取健康人外周血5mL,加入等体积淋巴细胞分离液,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得淋巴细胞。完全1640培养基重悬细胞,加入葡萄球菌肠毒素A(SEA),置于37℃、体积分数为0.05的CO2培养,至第4天,800r/min离心10min,以新鲜完全1640培养基换液,尽可能除去SEA。培养液中加入人白细胞介素2继续培养2周待用。②催乳素干预:将获得细胞离心并弃去培养液,用新鲜完全1640培养基重悬,调整细胞密度为5×109L-1,加入24孔板中,分别加入4mg/LSEA诱导细胞凋亡,同时加入20,300,1000μg/L催乳素,以不加催乳素的为对照组。③实验评估:于培养0,16,24h时采用MTT法检测T细胞增殖情况。培养16h时用流式技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并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T细胞凋亡DNA,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细胞膜表面Fas和FasL,WesternBlot法检测T细胞内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结果:①MTT法检测T细胞增殖:不同质量浓度催乳素干预组在16,24h的T细胞数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多[吸光度值:对照组:0.65±0.02,0.54±0.04;20μg/L催乳素组:0.81±0.04,0.71±0.11;300μg/L催乳素组:1.14±0.10,1.22±0.10;1000μg/L催乳素组:1.12±0.12,1.22±0.12,P<0.01]。0~24h内300,1000μg/L催乳素组T细胞数量呈上升趋势(P<0.01),20μg/L催乳素组T细胞数量呈下降趋势(P<0.01)。②流式细胞术检测T细胞凋亡率:培养16h时,与对照组比较,各质量浓度催乳素干预组T细胞凋亡率降低[(46.80±9.21)%,(31.40±7.03)%,(17.50±4.29)%,(10.20±3.84)%,P<0.05]。③流式细胞术检测T细胞膜表面Fas、FasL:与对照组比较,各质量浓度催乳素干预组Fas和FasL细胞阳性率均下降[Fas:(88.0±17.3)%,(43.0±13.1)%,(22.0±6.7)%,(25.0±8.2)%,P<0.01;FasL:(46.0±17.5)%,(33.0±11.4)%,(31.0±14.0)%,(28.0±13.8)%,P<0.05]。④WesternBlot检测T细胞Bcl-2、Bax:与对照组比较,20μg/L催乳素组Bax和Bcl-2表达均无明显差异(P>0.05),300μg/L,1000μg/L催乳素组Bax表达明显降低(P<0.05),Bcl-2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在葡萄球菌肠毒素A诱导的T细胞活化诱导凋亡过程中,催乳素以细胞因子的身份,可通过抑制Fas、FasL和Bax表达,提高Bcl-2表达,来抑制T细胞凋亡,维持T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2.
3.
蝎素组分Ⅲ对THP1细胞NF-κB转录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蝎素组分Ⅲ(Scorpion venom crudeⅢ,SVC-Ⅲ)对THP1细胞中NFκ-B转录因子的影响。方法:用RT-PCR方法检测THP1细胞中p65和IKK1基因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细胞p65蛋白的表达;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方法观察NF-κB的转录活性。结果:1μg/L浓度的SVC-Ⅲ在mRNA和蛋白水平均对NFκ-B有促进表达作用,并增强NFκ-B的转录活性;10μg/L浓度的SVC-Ⅲ则未显示出促进作用;100μg/L浓度的SVC-Ⅲ反而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结论:SVC-Ⅲ能以剂量依赖的方式调节THP1细胞NFκ-B转录因子的表达和活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33(IL-33)对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系(HaCAT)和咪喹莫特(IMQ)诱导的小鼠银屑病样皮损的影响,并对其可能的机制进行探讨。方法不同浓度IL-33刺激HaCAT细胞;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LC3、Beclin1和p-STAT3的表达。将BALB/c雌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IMQ组(背部外涂5%咪喹莫特乳膏,建立银屑病样皮损模型)和IL-33处理组(腹腔注射IL-33)。Western blot检测皮损组织中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25 ng/mL的IL-33处理组促进HaCAT细胞的增殖作用最明显(P<0.05),同时,IL-33可促进LC3、Beclin1和p-STAT3蛋白的表达(P<0.05)。在小鼠银屑病样模型中,与正常对照组相比,IMQ组小鼠背部出现鳞屑和红斑伴有表皮增厚,而IL-33处理组与IMQ组相比小鼠背部皮损鳞屑、红斑及增厚更明显(P<0.01)。IL-33处理组皮损中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低于IMQ组(P<0.05),p-STAT3蛋白的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和IMQ组(P<0.05)。结论IL-33促进HaCAT细胞的增殖,诱导细胞自噬,加重咪喹莫特诱导的小鼠银屑病样皮损的发生和发展,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引起STAT3信号通路的活化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脂饮食诱导的营养性肥胖小鼠脂肪组织内CD4+T淋巴细胞的变化。方法:将6周龄的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成2组,即正常对照组和高脂饮食组,分别饲养16周后眼底取血分离血清检测血糖、CHOL、TG、HDL和LDL水平,ELISA检测血清中TNF-α水平;游离附睾垫脂肪组织分离细胞,流式检测CD3+、CD4+和CD8+T淋巴细胞的数量及亚群的比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脂饮食组体重、增加体重、附睾垫脂肪重量、肾周脂肪重量、血脂、血糖和TNF-α水平均有显著增加,但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两组间没有显著差别。脂肪组织内CD3+、CD4+和CD8+T淋巴细胞数均较对照组有所增高,其中CD8+T淋巴细胞增多最显著。在CD4+T淋巴细胞中,Th1和Th17细胞显著增多,而Th2细胞未见显著变化。结论:高脂饮食可诱导脂肪组织内T淋巴细胞的增多,并向Th1和Th17方向极化。  相似文献   
6.
从原生动物到人类,脊椎动物通过固有和适应性免疫系统来对抗病原体[1]。在哺乳动物中,固有免疫系统识别病原微生物后起始了最初的防御反应,接下来树突状细胞( den-driticcells, DCs )和其他抗原提呈细胞( antigen-presenting cells,APCs)将有害抗原传递给适应性免疫系统的B和T淋巴细胞。淋巴细胞识别外来物质后,通过释放细胞因子、细胞毒性物质和分泌抗体将目标物进行清除[2]。在淋巴细胞中,抗原受体基因的重排使适应性免疫系统来识别不同的抗原,而在固有免疫系统中则是通过一系列的模式识别受体( 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s ,PRRs)识别病原体。 PRRs识别病原体的多种保守结构分子称之为病原相关分子模式( pathogen-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 , PAMPs )。微生物核酸、分泌蛋白和细胞壁组分都是 PRRs 所识别的保守PAMPs。另外PRRs也能够识别损伤的宿主细胞释放的危险相关分子模式(danger-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DAMPs),如脲酸晶体、ATP、高迁移率族蛋白1( high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热休克蛋白(heat-shock proteins,HSP)70和HSP90。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皮肤鳞状细胞癌中FHIT基因的异常甲基化及其表达情况,探讨其异常甲基化与皮肤鳞状细胞癌发生的相关机制及其与临床病理分型的关系。[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应方法,测定32例皮肤鳞状细胞癌组织标本FHI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其蛋白表达情况。[结果]32例病变癌组织中,有17例发生了甲基化,阳性率为53.1%;皮肤鳞状细胞癌及正常皮肤组织中FHIT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3.75%(14/32)和100%(20/20),FHIT基因的甲基化与其蛋白的表达和病变组织的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状况均有一定的关联(P﹤0.01)。[结论]FHIT基因的甲基化可能参与疾病的发生发展,且与其临床病理有一定关系,是影响皮肤鳞状细胞癌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TLR4 基因敲除对小鼠免疫细胞及脂肪因子的影响。方法:取20 周龄的雄性野生型C57BL/6 小鼠和TLR4-/ -小鼠的脾脏和附睾脂肪组织,分离细胞,用流式检测F4/80、CD11b、CD11c、CD3、CD4、CD8 分子的表达;qPCR 检测附睾脂肪组织内IL-6、HMGB1、TNF-α、脂联素和抵抗素的表达。结果:与野生型C57BL/6 小鼠相比,TLR4-/ - 小鼠脾脏和附睾脂肪组织中M1 型(F4/80+ CD11b+ CD11c+ )巨噬细胞比例上升(P<0.05),M2 型(F4/80+ CD11b+ CD11c- )巨噬细胞比例下降(P<0.05),这种趋势在附睾脂肪组织中表现更为显著。同时发现附睾脂肪组织中CD4+ T 细胞比例下降(P<0.05),CD8+ T细胞比例上升(P<0.05);IL-6、HMGB1、抵抗素表达升高(P<0.05);TNF-α和脂联素表达降低(P<0.05)。结论:TLR4 基因敲除可导致内脏脂肪组织脂肪因子和免疫细胞的紊乱。  相似文献   
9.
<正>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是20世纪70年代发现的一种蛋白质,因其在电泳时迁移率高而得名[1]。HMGB1是一种高度保守的单链多肽,含215个氨基酸残基,分子量约30 k D,普遍存在于哺乳动物细胞中。早期研究表明,HMGB1是一种非组蛋白核蛋白,在核内能够识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