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27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9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墓碑形ST段抬高对心肌梗死范围及近期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心电图墓碑形 ST段抬高对心肌梗死范围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根据心电图 ST段抬高形式 ,将170例急性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分为墓碑形组 5 2例 ,非墓碑形组 118例 ,比较两组心电图 ST段抬高振幅、QRS记分、血清肌酸激酶 (CK )及其同工酶 (CK - MB)峰值 ,并对其 4周内心脏事件进行分析。结果 墓碑形组 ST段抬高的振幅、QRS记分、CK和 CK- MB峰值均显著高于非墓碑形组 (P<0 .0 1)。墓碑形组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心室颤动和病死率分别为 11.5 4 %、4 2 .31%、2 6 .92 %和 19.2 3%,均高于非墓碑形组 2 .5 4 %、2 4 .5 8%、12 .71%和6 .78%(P<0 .0 5 )。 L 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墓碑形 ST段抬高与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心室颤动和死亡危险独立相关 (OR分别为 1.880、1.5 73、2 .2 75和 3.0 6 4 ;均 P<0 .0 5 )。结论 墓碑形 ST段抬高提示心肌梗死范围大 ,是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2.
1资料与方法 我院自2004年9月~2005年8月共收治在心内科住院的166例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AMI诊断符合WHO标准。将其分为4组:〉75岁组48例,66~75岁组44例,51~65组42例,≤50岁组32例,记录各组患者的高血压史、陈旧性心肌梗死史、糖尿病史、脑血管病史及LVEF、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男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血清雄激素与细胞因子及活化蛋白(activator protein-1,AP-1)的关系。方法选择160例男性心衰患者作为心衰组,心功能(NYHA)Ⅱ级40例,Ⅲ级55例,Ⅳ级65例,同期选择40例健康体检男性作为对照组,ELISA法检测外周血游离睾酮(FT)、总睾酮(TT)、去氢表雄酮(DHEA)、去氢表雄酮硫酸酯(DHEAS),白细胞介素(IL)-1β、IL-6、TNF-α、IL-10及AP-1的水平,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心衰组血清FT[(42.76±8.46)pmol/L vs(51.25±4.71)pmol/L]、TT[(14.26±3.65)nmol/L vs(17.98±2.59)nmol/L]、DHEA[(6.63±1.43)nmol/Lvs(6.39±1.39)nmol/L]、DHEAS[(1.77±0.59)nmol/Lvs(2.28±0.43)nmol/L]及IL-10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随心功能Ⅱ级、Ⅲ级到Ⅳ级增加逐级显著下降(P<0.05,P<0.01)。心衰组血清IL-1β、IL-6、TNF-α、AP-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由心功能Ⅱ级、Ⅲ级到Ⅳ级增加而逐级显著升高(P<0.05,P<0.01)。心衰组FT、TT、DHEA、DHEAS与IL-1β、IL-6、TNF-α、AP-1呈负相关(P<0.05,P<0.01),与IL-10呈正相关(P<0.05,P<0.01);FT与AP-1独立负相关(P<0.01)。结论男性心衰患者血清雄激素水平减低,可能与致炎细胞因子增高、抗炎细胞因子减少及AP-1活化有关,低雄激素血症影响男性心衰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中国北方汉族人群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启动子连锁多态区(5-hydroxytryptamine transporter gene linked polymorphic region,5-HTTLPR)缺失/插人多态性与早发心肌梗死及血小板膜糖蛋白I b(gIycoprotein I b,GP I b)的关系.方法 采用性别、年龄配对方法 ,选择150例早发心肌梗死患者和150例冠状动脉造影阴性对照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受试对象5-HTTLPR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全血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膜GPIb阳性百分率及平均荧光强度.结果 5-HTTLPR基因型LL型、LS型和SS型在心肌梗死组分布频率分别为32%,47%,21%,在对照组为17%,43%和39%(P<0.01).L等位基因频率在心肌梗死组明显高于对照组(56%vs 39%,P<0.01).心肌梗死组和对照组内不同基因型的血小板膜GPIb指标比较,LL基因型的血小板膜GP I b阳性百分率及荧光强度均低于同组LS型和SS型(均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提示5-HTTLPR的LL基因型与早发心肌梗死发病独立相关(OR=1.961,P=0.037).结论 5-HTTLPR的LL纯合子血小板活化程度增高,LL基因型可能与中国北方汉族人群早发心肌梗死的发病相关联.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 探讨男性高血压患者血清尿酸(UA)水平变化及其与勃起功能障碍(ED)和血管内皮损伤指标一氧化氮(NO)、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和内皮微粒(EMP)的关系。方法 选择新诊断男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ED国际指数问卷表-5(IIEF-5)评估ED及其严重程度,100例伴ED患者(轻度31例、中度34例、重度35例)为ED组,100例年龄配对无ED的患者为对照组,尿酸酶法测定血清UA,酶联免疫法测定NO、eNOS,流式细胞技术测定血浆EMP水平。结果 重度ED组UA和EMP高于其他各组;而NO和eNOS低于其他各组,中度ED组UA和EMP高于轻度组及对照组;而NO和eNOS低于轻度组及对照组,轻度组UA和EMP高于对照组;而NO和eNOS低于对照组(P<0.05)。相关分析表明高血压患者UA与NO、eNOS呈负相关,与EMP呈正相关(r分别为-0.589、-0.693和0.717,均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患者UA、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收缩压、糖尿病为EMP的影响因素,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UA、舒张压、BMI及LDL-C为高血压患者ED的独立影响因素(P<0.01),血清UA预测高血压伴ED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85(95%CI:0.717~0.852,P<0.01)。以血清UA 384.5 µmol/L作为预测ED最佳阈值时,敏感度90%,特异度69%,阳性预测值74.8%,阴性预测值87.3%。结论 高血压合并ED患者血清UA水平增高,高尿酸血症可能通过损伤血管内皮功能促使高血压患者ED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心肌细胞凋亡的信号传导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细胞凋亡在心血管疾病发病机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细胞凋亡信号的异常表达使心肌细胞数量不断减少 ,其中含有 BH3( Bcl-2 Homology3 )结构域的凋亡促进分子 (如 Bax,Bid,BNIP3等 )在凋亡信号传导途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嗜铬细胞瘤(PHE)是一种较少见的疾病,患者可因血压升高造成心、脑、肾血管的损害,甚至可因高血压危象发作而危及生命。笔者收治1例PHE患者,20余年来误诊为原发性高血压,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高血压危象发作,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现报告如下。患者,男,65岁,主因阵发胸闷、  相似文献   
8.
组织因子作为因子 F /F a的细胞膜表面受体 ,是生理凝血过程中最重要的启动因子 ,许多炎性介质能诱导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平滑肌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表达组织因子。组织因子通过介导凝血激活形成血栓以及促进平滑肌细胞增殖和移行影响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本文对组织因子与动脉粥样硬化、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 ,心肌缺血及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等冠心病相关病理过程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致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和抗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在慢性心力衰竭发生发展中的变化及作用。方法入选心力衰竭患者150例和健康对照50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IL-1、IL-6、IL-10、TNF-α和IFN-γ的水平。结果心力衰竭组患者血清IL-1、IL-6、IL-10、TNF-α和IFN-γ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且随着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的增加而升高,并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呈负相关(r=-0.586、-0.454、-0.521、-0.514、-0.502,均为P<0.01),与左心室舒张末容积(LVEDV)呈正相关(r=0.603、0.45、0.542、0.519、0.438,均为P<0.01);IL-1、IL-6、TNF-α、IFN-γ总和与IL-10的比值:NYHAⅢ级和Ⅳ级患者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NYHAⅣ级患者高于Ⅲ级和Ⅱ级患者(P<0.05),NYHAⅢ级患者高于Ⅱ级患者(P<0.05),但NYHAⅡ级患者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心力衰竭和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的IL-1、IL-6、IL-10、TNF-α和IFN-γ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力衰竭患者致炎细胞因子和抗炎细胞因子均增高,但抗炎因子增加相对不足,炎症反应随着心力衰竭程度加重而加重,与心功能状态有相关性,与病因无显著相关性,细胞因子在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与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及血清NT-proBNP水平对NSTEACS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53例NSTEAMI患者、7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和25例对照者的血清NT-proBNP水平,计算冠状动脉病变Gensini积分,随访6个月,记录随访期间心源性死亡、再发心肌梗死和因心力衰竭再入院的情况。结果 NSTEAMI组、UAP组和对照组患者血清lgNT-proBNP分别为3.35±0.36、2.37±0.25和1.67±0.20,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血清NT-proBNP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Gensini积分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617,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NT-proBNP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Gensini积分独立相关(r=0.004,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NT-proBNP>468.1μg/L,与NSTEACS 6个月随访期间再发心肌梗死(P=0.030)、心力衰竭(P=0.029)独立相关。结论血清NT-proBNP水平与NSTEACS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近期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