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2篇
肿瘤学   27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各年龄组的Hans、Choi免疫分型及C-MYC基因特征.方法 收集60例DLBCL临床病理资料并进行随访,其中儿童组17例、成人组43例.用免疫组化SP法观察CD10、BCL-6、MUM1、FOXP1、GCET1及CD5蛋白表达,根据Hans及Choi免疫分型标准分型;用间期荧光原位杂交法检测C-MYC 基因.结果 1)Hans分型:儿童DLBCL组GCB型11例,non-GCB型6例;成人组DLBCL中GCB型9例,non-GCB型34例(P<0.05).2) Choi分型:儿童DLBCL组GCB型13例,ABC型4例;成人DLBCL组GCB型13例,ABC型30例(P<0.01).3) C-MYC基因:儿童组DLBCL中C-MYC基因断裂6例;成人组DLBCL中C-MYC基因正常43例(P<0.01).结论 儿童DLBCL以GCB型为主,预后较好;成人DLBCL以non-GCB或ABC型为主,预后相对较差,儿童DLBCL的C-MYC基因断裂明显高于成人.  相似文献   
2.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鼻咽癌(NPC)患者活检组织标本中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表达及淋巴管密度(LVD),统计3a生存率,分析VEGF-C、VEGFR-3及LVD与淋巴结复发、转移及预后的关系.结果MPC有淋巴结转移者的VEGF-C、VEGFR-3阳性率及LVD均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均<0.01).单因素分析发现N分期及LVD与淋巴结复发有关,多因素分析发现仅N分期是影响NPc淋巴结复发的独立风险因素;高LVD及VEGF-C、VEGFR-3高表达者的3a生存率明显低于低表达者(P均<0.05).多因素分析表明,VEGF-C、LVD及临床分期是影响NPC患者生存率的独立因素.提示NPC高LVD患者可能增加淋巴结复发的风险;VEGF-C、VECFR-3高表达及高LVD患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ZEB1表达与散发性伯基特淋巴瘤(Burkitt lymphoma,BL)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33例BL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免疫组化检测Bcl-6、MUMl、ZEB1、E-钙粘蛋白和N-钙粘蛋白的表达,原位杂交检测EB病毒编码RNA(epstein-barr virus RNA,EBER)。结果 33例BL中Bcl-6、MUMl、ZEB1和EBER阳性率分别为90.9%(30例)、21.2%(7例)、42.4%(14例)、30.3%(10例)。所有病例均不表达E-钙粘蛋白和N-钙粘蛋白。ZEB1表达与临床分期、MUMl表达和生存状态无关(P>0.05),与Bcl-6和EBER表达也无统计学意义(P=0.067、0.057)。结论 BL不存在经典上皮间质转化现象,ZEB1表达可能与EB病毒感染有关,其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中乳腺癌易感基因1(BRCA1)、雄激素受体(AR)与Ki67的表达关系及其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经手术切除或穿刺活检的三阴性乳腺癌(TNBC)病例94例,应用免疫组化SP法,测定BRCA1、AR及Ki67的表达情况,分析三者在TNBC中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与相关临床资料的关系。结果BRCA1、AR及Ki67高增殖表达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57.4%(54/94)、35.1%(33/94)及89.4%(84/94),BRCA1阴性表达与Ki67高增殖表达(Ki67≥20%)显著相关(P<0.05);AR阴性表达与Ki67高增殖表达(Ki67≥20%)显著相关(P<0.05);BRCA1与AR表达不相关(P>0.05.);BRCA1蛋白、AR蛋白及Ki-67蛋白表达均与年龄无关,与发生肿块的部位(左侧或右侧乳腺)无关(P均>0.1);结论三阴性乳腺癌中,AR阳性、BRCA1阳性的病例对应的Ki67增殖指数更低,提示AR+BRCA1+的三阴性乳腺癌可能对应更好的临床预后;联合检测AR及BRCA1或许可以成为三阴性乳腺癌新的预后指标和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采用R-CHOP方案治疗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免疫表型及临床参数与其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7例DLBCL中CD10、bcl-6、MUMl和CD5的表达,根据Hans分型将其分为GCB型和non-GCB型。结果 57例DLBCL中表达CD10、bcl-6、MUM1和CD5分别有9例(15.8%)、36例(63.2%)、34例(59.6%)、4例(7.0%);GCB型17例(29.8%)、non-GCB型40例(70.2%)。57例DLBCL中死亡19例,GCB型预后与non-GCB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2);CD5阳性患者死亡率高,但与CD5阴性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94)。Ⅲ~Ⅳ期和年龄>60岁DLBCL患者死亡率高(P=0.001、P=0.017)。结论应用R-CHOP方案治疗的DLBCL其预后与患者年龄和肿瘤临床分期有关,与Hans分型无关。  相似文献   
6.
7.
乳房海绵状血管瘤一例报告江西省肿瘤医院(南昌市330029)黄传生,蔡勇1病例报告患者女性,39岁。无意发现左乳房肿块7天入院。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尚好,发育正常。左乳外上象限有一直径约4cm左右的肿块,移动度尚好,与胸壁及皮肤均无粘连,无触痛及压痛,...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不同浓度三氧化二砷(Arsenic trioxide,As2O3)在体外对宫颈鳞癌SiHa和宫颈腺癌Hela细胞株的生物学效应,初步探讨As2O3对宫颈癌细胞株增殖、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不同浓度As2O3与宫颈癌Hela和SiHa细胞株共同培养,通过ATP生物发光法检测体外肿瘤细胞增值情况.采用 HE染色、琼脂糖凝胶电泳、流式细胞仪等方法进行凋亡检测,并用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凋亡中相关基因Fas/FasL表达的变化.结果 ① As2O3能够有效抑制SiHa和Hela细胞株增殖(P<0.05);②2.500 0 μmol/L和5.000 0 μmol/L浓度As2O3作用SiHa和Hela细胞株48 h可以观察到细胞出现典型的凋亡变化;③与对照组相比,2.500 0 μmol/L和5.000 0 μmol/L浓度的As2O3作用SiHa和Hela细胞株48 h后,细胞免疫组化显示Fas蛋白表达均明显上调(P<0.05),5.000 0 μmol/L浓度的As2O3诱导Hela细胞株凋亡过程同时伴FasL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5).结论 As2O3一定浓度范围内能够有效抑制两种宫颈癌细胞株增殖和诱导宫颈癌细胞凋亡;As2O3能诱导宫颈癌细胞发生凋亡,其机制与Fas基因的表达上调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180例女性乳腺癌患者乳头及乳晕区浸润情况进行观察。方法采用整个乳头及乳晕区全部取材病检方法检出乳头及乳晕区浸润者29例,总阳性率16.1%,结果其中Ⅰ期乳腺癌受浸率6.9%,Ⅱ期12.6%,Ⅲ期30.4%。观察肿瘤期别、肿瘤位置、乳头大体表现等特征与乳头乳晕受累的密切关系。肿瘤期别与乳头乳晕受累成正比(P<0.05)。肿瘤位置距头越近,乳头受累几率越大(P<0.01)。乳头大体表现一旦异常,镜下多有浸润。结论严格掌握保留乳头乳晕的适应证条件。乳腺癌保留乳房成型术能更加安全。  相似文献   
10.
鼻咽癌组织VEGF-C和VEGFR-3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鼻咽癌(NPC)组织VEGF-C和VEGFR-3的表达,及其和淋巴管密度(LVD)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PV-9000二步法检测55例NPC患者放疗前活检组织石蜡标本中VEGF-C和VEGFR-3的表达及LVD,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NPC无淋巴结转移组VEGF-C阳性率(61.5%)低于淋巴结转移组(89.7%),P=0.01;无淋巴结转移组VEGFR-3阳性率(73.0%)低于淋巴结转移组(89.7%),P=0.011;无淋巴结转移组LVD(15.2±5.2)低于淋巴结转移组(19.3±6.6),P=0.013。VEGF-C和VEGFR-3的表达与临床分期有关,P<0.001;而VEGF-C和VEGFR-3的表达及LVD与年龄、性别和原发肿瘤T分期无关,P>0.05。VEGF-C和VEG-FR-3均与LVD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91和0.467,P值均为0.000。结论:VEGF-C可促进淋巴管生成和NPC颈淋巴结转移。针对VEGF-C/VEGFR-3信号传导系统的抗淋巴管生成的治疗,有望成为抗NPC淋巴结转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