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0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34篇
耳鼻咽喉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32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58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07篇
预防医学   8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91篇
  1篇
中国医学   31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5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免疫调节抗病毒中药的特性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冉  王婷婷  李开铃  尚锐峰  宋杰  张景勍 《中草药》2020,51(6):1412-1426
近期中国及世界各国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严重,目前尚无特效药。西医抗新型冠状病毒(SARS-Co V-2)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均在考察和试验中。中国多地用中医药治疗COVID-19临床治愈率较高,且治疗经济性较好。免疫调节抗病毒中药在调节免疫力的同时具有抗病毒作用,在治疗COVID-19中应用较多。筛选2000-2020年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和Pubmed数据库明确报道具有抗病毒和免疫调节作用的11种免疫调节抗病毒中药(甘草、广藿香、金银花、黄芩、连翘、厚朴、柴胡、板蓝根、大黄、黄芪、鱼腥草),总结了其有效成分的抗病毒和免疫调节作用、理化性质及药动学特性,以及在临床方剂和中成药中的应用,以期为中医药更好地用于COVID-19临床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去甲氧基姜黄素羟丙基-β-环糊精磷脂复合物、去甲氧基姜黄素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去甲氧基姜黄素磷脂复合物、去甲氧基姜黄素原料药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学性质,探讨去甲氧基姜黄素羟丙基-β-环糊精磷脂复合物作为药物载体的优势。 方法 50 mg/mL(以去甲氧基姜黄素原料药计)剂量SD大鼠口服灌胃给药制剂及游离药物后,不同时间点于大鼠眼底静脉丛取血。采用高效液相法(HPLC)测定血浆中去甲氧基姜黄素的浓度。结果 去甲氧基姜黄素羟丙基-β-环糊精磷脂复合物的AUC 0-∞ (μg/L*h)为(1424.87±258.62),较原料药去甲氧基姜黄素(370.58±2.76 ),去甲氧基姜黄素磷脂复合物(716.17±123.18),去甲氧基姜黄素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1009.35±138.64),均有有所提高,分别为其3.84、1.98、1.41倍。结论 去甲氧基姜黄素羟丙基-β-环糊精磷脂复合物较单一的磷脂复合物或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更能促进药物的吸收,有利于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锰离子增强MRI在显示大鼠视觉传导通路中的最佳时间.方法 对24只SD大鼠的单侧眼球内注射氯化锰溶液(30 mmol/L)3 μl后,随机分为8组(注射后3、6、12、24、30、36、48、72 h组),在间隔不同时间后分别行MR T1W扫描.设定相同的ROI后,分别测量和计算视神经、外侧膝状体、上丘在各组图像中的CNR.结果 3~24 h视神经、外侧膝状体和上丘的MR强化信号逐渐增高,至24 h达峰值,持续至30 h后逐渐下降.大鼠视神经的信号强度除在注射后6 h组和72 h组、24 h组和30 h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均 >0.05),其余各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外侧膝状体各组间两两比较、上丘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结论 锰离子增强MRI在显示大鼠视觉传导通路中的最佳时间是24~30 h.  相似文献   
4.
钠离子磁共振成像(23Na-MRI)可无创检测生物组织中钠离子的浓度及其分布情况,从而为临床提供直接、定量的生物化学信息,以判断组织的生存能力、细胞的完整性及其功能,有助于疾病的诊断、疗效评估及预后。本文主要对23Na-MRI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正>表皮生长因子(EGF)受体(EGFR)自被发现以来,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其结构和功能已被较为全面的了解。目前临床常见的EGFR抑制剂(如西妥西单抗、易瑞沙等)主要被作为抗癌药物使用。但在2005年美国科学家Koprivica等[1]发现小分子EGFR抑制剂可以促进视神经损伤后节细胞轴突再生以后,EGFR抑制剂被逐步纳入到CNS损伤后的研究中,其有望成为一种治疗神经损伤的新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HPLC法测定盐酸乐卡地平片的溶出度。方法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溶出度测定第二法,以含0.3%吐温80的0.1 mol·L-1盐酸500 m L为溶出介质,转速为50 r·min-1,45 min时采样。采样后用HPLC法测定,色谱柱为Sun Fire C18,流动相为0.15 mol·L-1高氯酸钠溶液(p H3)-乙腈(39∶61),柱温30℃,流速1.0 m L·min-1,检测波长240 nm,以外标法测定溶出度。结果盐酸乐卡地平2.036~40.72μg·m L-1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0.2%,RSD=0.98%(n=9),溶出度符合规定。结论所用方法专属性强、结果准确、稳定性好,适于盐酸乐卡地平溶出度的测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溴新斯的明多囊脂质体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复乳法制备溴新斯的明多囊脂质体,以包封率为评价指标,用星点设计优化处方,并进行多元线性回归与二项式方程拟合,采用效应面法选取较佳工艺条件,并进行预测。结果以磷脂与胆固醇为1.41∶1投料、主药浓度为22.98 g·L-1、三油酸甘油酯为24.93 mmol·L-1的优化条件制备溴新斯的明多囊脂质体,包封率为80.34%±1.53%,与二项式拟合方程预测结果相差小于2.5%。结论应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溴新斯的明多囊脂质体的制备工艺,能快速方便地得到最佳制备工艺,预测性良好。  相似文献   
8.
正1病历摘要患者男,55岁。因左大腿结节20余年、出血1d就诊。患者20余年前无明显诱因左大腿出现绿豆大紫红色结节,无明显自觉症状。后结节逐渐增大,1d前无明显诱因出血,遂来我院就诊。既往史、家族史无特殊。体格检查:全身各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皮肤科检查:左大腿根部可见一约2cm×1.5cm紫红色结节,境界清楚,质地较硬,表面光滑,可见破溃出血(图1)。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研究吴茱萸碱丁酰基衍生物(evodiamine butyryl derivative,EAB)和吴茱萸碱丁酰基衍生物固体脂质纳米粒(evo-diamine butyryl derivative-loaded lipid nanoparticles,EABLN)在大鼠体内的多功能性药效学行为。方法:采用薄膜超声法制备EABLN,对制剂的外观、粒径、电位和包封率进行检测。将32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EAB治疗组、EABLN治疗组,每天监测大鼠的体质量变化。治疗组先连续口服灌胃给药治疗1周后,再口服灌胃次黄嘌呤并皮下注射氧嗪酸钾后成功造就了大鼠的高尿酸血症模型,检测血清中尿酸(uric acid,UA)、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CR)、尿素氮(usea nitrogen,BUN)、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水平,并进行心、肝、脾、肺、肾、脑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电镜结果显示,EABLN制备成功。体质量曲线结果显示不同组别对大鼠体质量影响未见不同,但4个组别在7个时间点上体质量有差异。生化指标结果显示,模型组UA、CR、BUN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0.080,F=8.459,F=7.169;P=0.000,P=0.007,P=0.012);4组间的血清ALT、AST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F=1.701,F=3.528;P=0.244,P=0.068)。4组间的TC、TG、LDL和HDL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F=3.069,F=0.398,F=0.191,F=3.291;P=0.091,P=0.758,P=0.899,P=0.079)。病理组织学检查表明,模型组的肾单位完整性被严重破坏,而经EABLN治疗后,逆转了高尿酸血症对肾脏的损害,且EABLN不会对心、肝、脾、肺、脑造成病变。结论:EABLN首次被发现能用于治疗高尿酸血症及其所引发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