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宫颈妊娠是临床罕见的一种异位妊娠,由于胚胎种植于宫颈管黏膜内,可能造成大出血等不良结局,严重时需切除子宫,甚至危及患者生命。该疾病尚无特定治疗方法,需行个体化治疗。目前采用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宫颈妊娠的报道极少,现回顾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特色医学中心妇产科2020年收治的1例高强度聚焦超声联合清宫术成功治疗宫颈妊娠的病例,希望通过分享治疗经验引起妇产科医师的注意,为宫颈妊娠患者谋求更安全、有效、经济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1,25-二羟基维生素D3(1,25-(OH)2D3)对裸鼠宫颈癌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制备BALC/c裸鼠皮下宫颈癌模型20只,随机分为4组:1,25-(OH)2D3组、单纯放疗组、1,25-(OH)2D3+放疗组及对照组,每组5只。观察各组裸鼠肿瘤的生长情况、裸鼠的一般情况,测量肿瘤直径并计算瘤体积。断颈处死裸鼠,天平称量肿瘤的重量。测定引流淋巴结中单个核细胞中CD4+、CD4+CD25+含量。结果 1,25-(OH)2D3组及单纯放疗组对肿瘤生长均有抑制作用,二者联合作用抑制更显著。1,25-(OH)2D3组、单纯放疗组及1,25-(OH)2D3+放疗组抑瘤率分别为34.8%、52.1%、54.1%。1,25-(OH)2D3干预后CD4+、CD4+CD25+含量与对照组及放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CD4+CD25+/CD4+在1,25-(OH)2D3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1,25-(OH)2D3+放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结论 1,25-(OH)2D3+放疗对对裸鼠移植瘤宫颈癌生长有显著免疫抑制作用,为宫颈癌的综合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早期较佳疗法.方法:将280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40例.治疗组予抗病毒、针刺、翳风穴注射地塞米松加甲钴胺注射液,对照组予抗病毒、口服激素、针刺.2组针刺取穴均为翳风、牵正、颊车、合谷(对侧)、阳白、丝竹空透太阳、迎香、地仓,10次为1个疗程并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为91.4%,显著高于对照组65.7%(p<0.01).结论:翳风穴注射地塞米松加甲钴胺注射液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应用于心肌梗死同时并发心衰病人中的临床应用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心肌梗死同时并发心衰的病人18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所选取的1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90例。对照组的90例病人进行常规的心内护理,观察组的90例病人在对照组病人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对比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成功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以及住院时间等。结果90例观察组病人治疗的成功率要比对照组的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工作满意度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循证护理对心肌梗死并发心衰病人实施护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体部γ刀放疗同步甲地孕酮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的疗效和毒性反应,2007-07-2009-10共收治局部晚期胰腺癌22例,采用体部γ刀放疗同步联合甲地孕酮方案,甲地孕酮160mg,口服,1次/d,与放疗同时开始,至放疗结束后1周。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完成了治疗,有效率40.9%;中位生存期11.2个月;1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50.0%和22.7%;疼痛缓解率68.2%,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无治疗相关性死亡。初步研究结果提示,甲地孕酮联合体部γ刀放射治疗晚期胰腺癌毒副反应能够耐受,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股外侧皮神经炎是以大腿前外面下2∕3部出现蚁爬感,甚至麻木不仁、感觉减退或消失为主的病症.笔者自2006年3月以来,用皮肤针外加拔罐治疗,收效甚佳.  相似文献   
7.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脾肿大的放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是一种起源于多能干细胞的肿瘤性增生疾病 ,化疗较为有效 ,可以使病情趋于稳定 ,但发生多药耐药日渐增多 ,部分患者经化疗后虽然血象、骨髓象已恢复正常 ,但仍伴有脾脏肿大 ,因此伴有胀痛的脾脏肿大以及继发脾功能亢进难以缓解 ,并由此而引起明显的贫血。曾研究脾脏切除可以作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脾肿大的治疗方法之一 ,但是脾脏切除后既对慢性期无效 ,也不能直接阻止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急性变 ,更不能延长生存期 ,目前为止已经摈弃。本文探讨了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脾肿大的放射治疗方法。1 临床资料与方法自 1996~ 1998年共…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Egr-1基因在胶质母细胞瘤细胞放射前后的表达变化和放射敏感性的研究.方法 培养人恶性神经胶质母细胞瘤(GBM)细胞系T98G,分别提取4Gy剂量射线照射前及照射后不同时间点细胞的总RNA,通过实时定量PCR(qRT-PCR)检测Egr-1表达水平;.收获4Gy剂量射线照射后0、4、8、12、24和36h的细胞,采用细胞增殖抑制实验,及流式细胞术进行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检测.结果 T98G细胞在照射后Egr-1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 =0.017);T98G细胞在射线照射后的生长抑制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26);射线照射后0、4、8、12 h细胞S期比例逐渐减低,G0/G1期比例逐渐升高,并在照射后12 h达到峰值,G2/M期无明显变化,照射后12、24、36 h细胞S期比例逐渐升高,G0/G1期比例逐渐减低,G2/M期无明显变化,各组之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射线照射后0、4、8、12h细胞凋亡率逐渐升高,并在照射后12 h达到峰值,照射后12、24、36 h细胞凋亡率逐渐降低,各组之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9).结论 通过射线诱导Egr-1基因表达而引起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变化;射线诱导的Egr-1基因表达水平与射线诱导的细胞凋亡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根据临床精确放疗的需要,研制了一种一体化的适用于头、头颈肩及体部的热塑膜体位固定板。该新型固定板具有一板多用、便于操作、摆位精确性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