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探究血清Toll样受体4(TLR4)、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TREM1)在烧伤感染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情况及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78例烧伤科住院病例为研究对象(研究组),同期健康体检者80例作为对照(对照组);研究组分为3个亚组:脓毒症患者为重症感染组(n=18)、局部感染为局部感染组(n=37)、单纯烧伤未发生感染为未感染组(n=23)。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TLR4、TREM1水平;Pearson分析烧伤患者血清中TLR4与TEEM1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曲线)分析TLR4、TEEM1对烧伤患者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血清中TLR4、TREM1水平升高(P<0.05)。与重症感染者相比,局部感染者、未感染组血清中TLR4、TREM1水平降低(P<0.05);与局部感染者相比,未感染组血清中TLR4、TREM1水平降低(P<0.05)。Pearson分析烧伤患者血清中TLR4与TREM1呈正相关(r=0.526,P<0.05)。ROC曲线显示,血清TLR4、TREM1水平预测烧伤患者感染的ROC曲线下面积分...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血清Toll样受体4(TLR4)、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TREM1)在烧伤感染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情况及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78例烧伤科住院病例为研究对象(研究组),同期健康体检者80例作为对照(对照组);研究组分为3个亚组:脓毒症患者为重症感染组(n=18)、局部感染为局部感染组(n=37)、单纯烧伤未发生感染为未感染组(n=23)。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TLR4、TREM1水平;Pearson分析烧伤患者血清中TLR4与TEEM1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曲线)分析TLR4、TEEM1对烧伤患者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血清中TLR4、TREM1水平升高(P<0.05)。与重症感染者相比,局部感染者、未感染组血清中TLR4、TREM1水平降低(P<0.05);与局部感染者相比,未感染组血清中TLR4、TREM1水平降低(P<0.05)。Pearson分析烧伤患者血清中TLR4与TREM1呈正相关(r=0.526,P<0.05)。ROC曲线显示,血清TLR4、TREM1水平预测烧伤患者感染的ROC曲线下面积分...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比较血清中早期前列腺癌抗原-2(EPCA-2)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在前列腺癌(PCa)诊断中的特异性与敏感性,研究血清中EPCA-2对诊断PCa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非前列腺疾病患者20例(作为A组),BPH患者56例(作为B组),PCa患者44例(作为C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分别检测三组患者血清中EPCA-2和PSA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C组患者血清中EPCA-2和PSA水平分别与A组和B组患者的进行比较,均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A组血清中EPCA-2水平均≤分界点(30μg/L)。③以30μg/L为分界点,EPCA-2对PCa诊断的特异性为92.1%,敏感性为93.2%;以4μg/L为分界点,PSA对PCa诊断的特异性为55.3%,敏感性为79.5%;PSA结合fPSA/tPSA(以0.15为分界点),对PCa诊断的特异性为78.9%,敏感性为68.2%。结论:EPCA-2作为新的诊断PCa的肿瘤标志物,较PSA具有更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对临床PCa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浆降钙素原(PCT)水平变化在复杂性上尿路感染患者病情进展为尿脓毒血症的预警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98例上尿路结石合并复杂性上尿路感染患者,患者均接受上尿路结石手术治疗,并分别在手术治疗前及术后第1天测定血浆PCT及C反应蛋白(CRP)。参照2011版《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对接受手术治疗后出现临床细菌感染症状并伴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患者诊断为尿脓毒血症,按照患者在手术治疗后是否并发尿脓毒血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血浆PCT水平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纳入本研究共98例患者中,手术治疗后并发尿脓毒血症(观察组)共48例,手术治疗后未并发尿脓毒血症(对照组)共50例,经过对两组患者不同阶段血浆PCT水平及C反应蛋白水平的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间手术治疗前血浆PC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两组血浆PCT水平较术前均升高,观察组术后第1天血浆PCT水平较术前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第1天血浆PCT水平较术前升高,统计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第1天血浆PCT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上尿路结石合并复杂性上尿路感染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测定术后第1天血浆PCT水平可作为是否会并发尿脓毒血症的预警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低级别上尿路上皮癌保肾手术与肾输尿管根治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检索Pubmed、Springer、ScieneeDirect、万方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及配合手工检索全面收集关于保肾手术与肾输尿管根治术治疗低级别上尿路上皮癌的临床对照研究文献,并按有关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方法对术后5年生存率及5年肿瘤特异性生存率进行Meta分析.结果 按照纳入标准共纳入6篇文献,436例患者,其中保肾手术组共计177例,肾输尿管根治术组共计259例,分析显示,两组术后5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合并RR值为0.95(95%CI=0.61~1.48,P>0.05);术后5年肿瘤特异性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合并RR值为0.83(95% CI=0.42~1.64,P>0.05).结论 采用保肾手术方式与肾输尿管根治术治疗低级别上尿路上皮癌,5年后总生存率及肿瘤特异性生存率均无明显差别,两者疗效相当;但由于保肾手术损伤较小,因此临床医师可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选择性行保肾手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术前外周血血小板计数对肾透明细胞癌(CCRCC)预后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初诊并术后病理证实的292例CCRCC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情况,以患者血小板计数300×109/L为界值将患者分为正常和增高两组,应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并行Log-rank检验,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血小板增高及其他临床因素对患者总生存(OS)和无进展生存(PFS)预后的影响。结果该研究CCRCC患者中血小板增高发生率为9.59%(28/292),正常组1年、3年、5年的总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100%、99%、97%和99%、97%、86%,而增高组分别为89%、84%、84%和86%、81%、81%,两组OS(χ2=13.023,P=0.000)和PFS(χ2=3.968,P=0.046)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分析显示,发病方式、肿瘤大小、肿瘤坏死情况、病理分级、T分期、TNM分期是OS的预后因素,而且肿瘤大小和TNM分期还是PFS的预后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病理T分期和TNM分期是PFS预后的独立因素,血小板计数是OS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术前外周血血小板增高是CCRCC预后不良的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术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及两者比值对肾透明细胞癌(CCRCC)患者预后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初诊并术后病理证实的296例CCRCC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情况,应用Cox回归分析的最小P值法获得三因素在计算总生存率时的最佳临界值,并以此为界值将患者分为低、高两组,分别应用Kaplan-Meier、Log-rank法和Cox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仅中性粒细胞最佳临界值(3.48×109/L即中位数,P=0.029)有统计学意义。低中性粒细胞组1年、3年、5年的总生存率(OS)和无进展生存率(PFS)分别为100%、100%、97%和99%、99%、92%,高中性粒细胞组1年、3年、5年的OS和PFS分别为98%、96%、94%和97%、93%、81%,两组OS(P=0.040)和PFS(P=0.021)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分析显示,发病方式、中性粒细胞计数、肿瘤坏死情况、病理分级、病理T分期、肿瘤大小、病理TNM分期是以OS为终点事件的预后因素。同时,中性粒细胞计数、肿瘤大小、病理TNM分期也是以PFS为终点事件的预后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病理T分期(P=0.036)和TNM分期(P=0.011)是以PFS为终点事件的独立预后因素,中性粒细胞计数分别是以OS(P=0.029)和PFS(P=0.017)为终点事件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术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较高是CCRCC预后不良的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