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目的:比较综合性医院精神科门诊中专科和非专科医生对抑郁障碍的治疗模式,为提高综合医院精神科室的功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连续收集来自上海市9所综合性医院精神科门诊的抑郁障碍患者297例(专科医师组180例,非专科医师117例).在入组时和入组后第2周、第4周、第8周、第12周进行汉密顿抑郁量表24项(HAMD24)、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自编药物依从性评估量表的评定.依据就诊病例资料,以两组的药物使用情况来评估两组治疗模式的差异.结果:① HAMD减分率显示,在治疗后第8周、第12周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8周:显著进步及痊愈率专科组分别为56%、43%,非专科组66%、20%,χ2=29.91, P<0.001;第12周:专科组分别为12%、88%,非专科组38%、54%,χ2=46.46,P<0.01).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第2周、第4周、第8周、第12周HAMD总分及相应因子分减分率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②两组均以(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类药物治疗为主;治疗过程中非专科医师组中约有12.7%的患者疗程不满12周,而专科医师组仅为2%(χ2=13.67,P<0.01);非专科医师组中有24.5%的减药比例,且用药不合理,而专科医师组则为6%(χ2=19.37,P<0.01).③在12周随访结束时,专科组有62%的患者评价药物无副反应,91%的患者认为疗效好,有78%的患者表示愿意长期服药,非专科组结果则分别为40%、81%、57%(均P<0.05),且患者依从性随着病情的好转而增强.结论:综合性医院精神科门诊中非专科医师对抑郁障碍的治疗用药存在一定问题,对抑郁障碍足疗程的治疗原则掌握不足,其诊治能力不及专科医师,需加强非专科医师进行系统的精神卫生培训.  相似文献   
2.
他汀类药物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他汀类即三羟基三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已经被大量临床试验证实具有良好调脂疗效的一类调脂药物,也是目前临床使用最广泛的一类调脂药物.他汀类药物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已成为调脂治疗的"里程碑"药物,在调脂、抗炎、改善内皮功能、稳定冠脉斑块等方面的作用已经被大量临床研究证实.其降脂作用和各种降脂外的疗效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危险.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我们也要认识到他汀类药物的某些多效性也可能在某些疾病中具有有害性,其安全性不容忽视.对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的患者要作出全面的风险评估并进行定期随访,以达到安全使用和最大获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关于大叹气和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临床以大叹气为首发症状或主要主诉的病例与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关系,以提高轻型病毒性心肌炎的早期诊断率和防止漏诊。方法选取我院诊治的部分以大叹气为首发症状或主要主诉的56例病人,作肌酸磷酸自酶(CK)及其同功酶(MB)及血清Coxvirus中和抗体的测定,并参照有关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以确诊其中属轻型病毒性心肌炎的病例数,并和正常对照组作比较。结果所选取的56例以大叹气为主诉并伴有胸闷或乏力等不适的病人中确诊为病毒型心肌炎36例,占72%,经及时治疗和休息,预后良好。同期来院诊治的仅有胸闷或乏力或伴有上感症状而无大叹气表现的病人中,20例仅4例确诊为病毒性心肌炎,占20%(P<0.01)。结论以大叹气为主要表现并伴有胸闷或乏力的病例中,其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率较高,因此应对大吐气症状予以重视,早作检查,从而能提高病毒性心肌炎的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4.
急性肺栓塞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是指全身静脉系统内的栓子游离后堵塞肺血管床引起的临床综合征〔1〕,以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和病理生理特征〔2〕。其中栓子的99%是血栓性质的,非血栓性的栓子常见有脂肪栓塞、肿瘤栓塞、羊水栓塞、空气栓塞等。急性肺栓塞的栓子几乎均为血栓性质〔1〕,主要来源于深静脉〔3〕。急性肺栓塞是我国的常见病〔4〕,起病急骤,临床表现多样,易误诊和漏诊,死亡率高。出现循环功能障碍或再栓塞是急性肺栓塞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早期诊断,及时静脉溶栓、抗凝等治疗可降低死亡率,但溶栓效果未能即刻出现,或不能预…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综合医院精神科门诊中专科和非专科医生对抑郁症的不同识别情况,了解综合医院中抑郁症的特点,分析影响抑郁症识别的相关因素.方法:对就诊于上海市9所综合医院精神科门诊的680例初诊患者,使用复合式国际诊断检查(CIDI) 抑郁部分进行筛查,并进行专家复核,与首诊医师诊断进行比较.共连续收集抑郁症患者297例,对这些患者进行汉密顿抑郁量表24项(HAMDZ4)、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的评估,用上海市综合医院精神科门诊非专科医师基本情况调查表对抑郁症识别情况进行调查.结果:(1)680例初诊患者中,专科医师诊治380例,非专科医师诊治300例;共有297例患者被诊断为抑郁症,其中专科医师组180例,非专科医师组117例;专科医师正确识别出抑郁症170例,误诊为抑郁症33例,识别率为88.7%,非专科医师正确识别出抑郁症91例,误诊为抑郁症者58例,识别率为72%,两者对抑郁症识别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专科医师对抑郁症的识别能力高于非专科医师(专科医师诊断正确337人,不正确43人;非专科医师诊断正确216人,不正确84人;χ2=30.73,P<0.001);专科医师组和CIDI复核诊断的一致性高,Kappa值为0.774,非专科医师与CIDI复核诊断的一致性偏低,Kappa值为0.439;(3)两组抑郁症患者在HAMD24、HAMA总分及各因子分分布上均无显著差异,均有中等以上的抑郁症状,伴有普遍的睡眠障碍、焦虑、躯体化等临床特点;(4)从事精神科工作的时间和每年接受精神科知识培训的时间越长,抑郁症的识别率就越高(OR值为1.475和1.769).结论:综合医院精神科室中的非专科医师接受精神卫生专科知识培训不足,对抑郁症的识别能力不如专科医生,需加强对综合医院精神卫生科室服务质量的管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冠脉造影特点。方法从冠脉造影病例中选出84例(其中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35例,单纯冠心病患者49例)进行临床特点和冠脉造影结果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冠心病危险因素比较,观察组多于对照组。冠脉造影结果比较观察组以B型、C型病变,多支病变,中重度狭窄为主,对照组以A型病变,单支病变,轻中度狭窄为主。结论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多伴高血压,高血脂,与无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冠脉造影表现有明显差异,冠状动脉病变更加广泛和严重。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临港工业区在职职工高血压现状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对临港工业区293家单位10121名在职职工2009年体检高血压相关资料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随着年龄增加,高血压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各年龄组男性患病率均高于女性(P<0.05).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组患病率较高(33.46%),与工人组(21.9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血压人群患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肾功能异常等危险因素的比例明显高于无高血压人群.临港工业区高血压病知晓率为41.20%,治疗率为28.20%,控制率为11.20%,均高于卫生部调查结果,但明显低于国外水平.结论 天津市滨海新区临港工业区高血压患病率处于较高水平,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积极做好健康教育的工作,以减少高血压及其并发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引起的心脏病,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器官病变的最常见类型。肯定的冠心病易患因素是血脂异常、高血压、吸烟和糖尿病,其他易患因素包括体力活动减少、肥胖、冠心病家族史、年龄、性别、凝血因  相似文献   
9.
我院自1993年12月~1995年12月诊治由柯萨奇病毒引起的47例小儿心肌炎患者,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般资料病例组47例,男性34例,女性13例,男女之比26∶1;年龄<6月2例,<7岁14例,>7岁31例;发病季节1~2月份4例,4~5月份6例,7~8月份7例,9~10月份11例,11~12月份19  相似文献   
10.
背景许多研究已表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具有独立于降压以外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血管保护作用,但其机制未完全明确.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脂蛋白(a)和氧自由基的影响,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设计以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的观察对比研究.单位解放军总医院南二科.对象选择2001-04/2002-08在天津港口医院心内科住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5例,男19例,女16例,年龄42~75岁,平均(62±9)岁.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对照组15例.纳入标准符合世界卫生组织的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者;排除标准肾功能不全、休克、低血压者及曾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有过敏及明显咳嗽史者.所有患者于发病前2周未服用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并且同意参加本研究.方法治疗组于心梗后第3天晨起予依那普利5 mg口服1次,若无首剂低血压反应,于心梗后第4天开始口服依那普利5 mg/次,2次/d,连续2周,再予10 mg/次,2次/d,连续2周.对照组不用依那普利.分别于服药前、服药后2周和4周时两组同时取血,检测血清中的脂蛋白(a)、氧自由基、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载脂蛋白(a).主要观察指标两组患者用药前后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及血清中的脂蛋白(a)、氧自由基水平的比较.结果依那普利能明显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氧自由基水平,用药前、用药2周和用药4周的氧自由基水平分别为(1 423.14±216.23),(1 076.62±287.12)和(566.57±138.02)U/mL(t=2.937,3.571,P<0.01),但不影响脂蛋白(a)和血脂水平(P>0.05).结论依那普利通过抗氧化作用来抑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改善其预后,但不降低血脂水平,为依那普利抑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