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9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2.
目的 探讨年龄对血压波动的影响以及血压波动对下肢缺血后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分为3组:老年组(18月龄)、成年组(16周龄)和幼年组(6周龄).在清醒自由活动的大鼠上采用计算机化测压技术连续记录各组大鼠的24 h血压.血压波动值是由24 h内每搏血压值的标准差表示.测压结束后,手术结扎切除各组动物的左侧股动、静脉造成单侧下肢缺血,于术后第15天用血管造影法、毛细血管评分记数观察下肢血管生成情况.结果 老年组的收缩压波动值(SBPV)明显高于幼年组(P<0.05);而与成年组无明显差异,成年组SBPV与幼年组也无明显差异;3组的舒张压波动值(DBPV)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第15天,毛细血管计数评分表明老年组明显低于幼年组(P<0.05).结论 血压波动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大;血压波动越大对缺血后血管新生抑制作用越大.  相似文献   
3.
前列腺增生症(BPH)属中老年男性泌尿外科的常见疾病。患者不具备手术指征的较多,因此药物成为治疗BPH的首选。中药锁阳为补肾壮阳的常用药,临床上用于BPH的治疗。锁阳具有调节肾功能、缓解肾阳虚、抗氧化、抗应激、抗疲劳以及激素样等方面作用;其含有黄酮类、三萜类、多糖类等多种活性成分。但其作用机制和药效物质基础尚不十分明确。为此本文综述了锁阳及其活性成分与治疗BPH相关的药理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锁阳对大鼠前列腺增生(BPH)模型的作用及相关机制研究。方法用雌/雄激素诱导大鼠前列腺增生。按体重将去势3周后大鼠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锁阳组(3 g·kg-1·d-1),氟他胺组(30 mg·kg-1·d-1),每组10只。另外取10只健康大鼠作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假手术组给等量0. 9%Na Cl,均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给药45 d。以蛋白免疫印迹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变化;用Cyto Scape3. 5. 1软件构建和分析锁阳"化合物-靶点-前列腺增生"复杂网络。结果给药后,假手术组、模型组、锁阳组的PCNA蛋白表达灰度比值分别是0. 58±0. 11,1. 37±0. 21,0. 94±0. 31,模型组与假手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锁阳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网络药理学揭示,锁阳直接作用于BPH疾病的靶点有7个,4个新发现的靶点分别为细胞周期素D1(CCND1)、磷脂酰基醇(PIK3CA)、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G)和过氧化物合成酶(PTGS2)。结论锁阳抑制大鼠前列腺增生可能与细胞增殖等通路以及调节细胞周期素D1(CCND1)与磷脂酰基醇(PIK3CA)等蛋白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优选乌药总生物碱(TALR)的提取工艺并研究其镇痛作用。方法 采取乙醇回流法提取,考察乙醇浓度、乙醇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影响,进行L9(34) 正交试验设计,以乌药总生物碱的紫外吸收峰最大吸光度A值为指标进行优选。镇痛实验取最佳提取方法所得TALR的不同浓度水溶液ig给予小鼠后,采用醋酸小鼠扭体法研究TALR的镇痛作用。结果 优选工艺为:加入14倍量95%乙醇提取1 h,酸溶碱沉得TALR,因其A值远高于其他工艺,故判断此法所得TALR质量分数相对最高。药理实验表明TALR可显著减少小鼠扭体次数。结论 优选工艺简单可行,质量分数较高;TALR具有较强的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高血糖状态对大鼠单侧下肢缺血后血管新生影响的作用机制.方法 糖尿病组(n=18)采用柠檬酸钠缓冲液稀释STZ,70 mg/kg一次性腹腔注射制作糖尿病模型;正常对照组大鼠(n=18)给予等量柠檬酸钠缓冲液一次性腹腔注射.均手术结扎切除左侧股动、静脉造成单侧下肢缺血.分别于手术当天和第7天检测尾静脉血糖;第15天两组各处死9只大鼠检测血清血糖、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总抗氧化能力(TAOC)、黄嘌呤氧化酶(XOD)、肌肉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和环磷酸鸟苷(cGMP)含量,碱性磷酸酶染色法测定缺血区域肌肉毛细血管密度;两组剩余各9只大鼠血管造影法观察双下肢血管生成情况.结果 术后15 d,毛细血管缺血区域毛细血管评分记数和毛细血管密度均表明糖尿病组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与血清中血糖、HDL及组织中的SOD、XOD、NO和cGMP含量变化相关.结论 STZ诱导的高血糖状态对缺血后血管新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能与糖脂代谢紊乱、氧化应激状态及内皮功能受损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聚乙烯醇在聚苯乙烯微球表面对非特异性蛋白吸附的阻抗效果,考察聚乙烯醇水解度的影响,并与聚氧化乙烯-聚氧化丙烯-聚氧化乙烯三嵌段共聚物比较. 方法:①用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球:平均粒径416 nm,电泳迁移率-2.69[10^-8 m^2/(V·s)].②微球凝并状况测定:在聚苯乙烯微球悬浮液中加入聚合物水溶液,使微球在室温预吸附聚合物2 h,然后与溶菌酶溶液混合,于25℃恒温2 h后取样测定表观粒径,由表观粒径的变化评价因蛋白吸附诱发微球凝并的程度.③絮凝实验:将预吸附聚合物的聚苯乙烯微球悬浮液与溶菌酶混合,于37℃恒温24 h后观察絮凝状况,进而判断预吸附聚合物对蛋白吸附的阻抗性能.④蛋白吸附的定量测定:采用高速离心/液相蛋白浓度测定法分析蛋白在聚苯乙烯微球表面吸附后,液相蛋白浓度的下降值,由此推算蛋白吸附量. 结果:①未经处理的聚苯乙烯微球与溶菌酶混合后发生凝并(25℃)和絮凝(37℃),而预吸附聚合物的聚苯乙烯微球与蛋白混合后,25℃时凝并程度减轻,在高温(37℃)时预吸附了低水解度(86%)聚乙烯醇或聚氧化乙烯-聚氧化丙烯-聚氧化乙烯三嵌段共聚物的微球不发生絮凝.②预吸附了低水解度聚乙烯醇的微球,蛋白吸附量下降了79%,该聚乙烯醇的抗蛋白吸附效果优于聚氧化乙烯-聚氧化丙烯-聚氧化乙烯及水解度为99%的聚乙烯醇. 结论:①通过预吸附水溶性聚合物可抑制蛋白在聚苯乙烯微球表面吸附、聚集,水解度为86%的聚乙烯醇抗蛋白吸附效果显著优于水解度为99%的聚乙烯醇,也优于聚氧化乙烯-聚氧化丙烯-聚氧化乙烯三嵌段共聚物.②微球的絮凝测试提供了一种快速评价预吸附聚合物抗蛋白吸附性能的方法,所获得的定性评价结果与定量测试数据一致.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与老年脑梗死发病相关的因素.方法 对2007年9~12月在我科佩戴过24 h动态血压监测仪的205例>65岁的老年男性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WHO脑梗死的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两组:脑梗死组(58例)和非脑梗死组(147例),进一步分析各因素与脑梗死发病的相关性.结果 ①用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a=0.05,β=0.01为准入标准)得出:腔梗、血尿酸水平对脑梗死发病的影响作用具有显著性.其中腔梗患者对于非腔梗患者,脑梗死发病的相对危险度为7.443;血尿酸水平每减少1μmol/L,脑梗死发病的相对危险度增加0.994.②血压各成分用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分析得出:脑梗死组的收缩压最高值(167.12±22.08)mm Hg、脉压最高值(88.03±20.81)mm Hg,与非脑梗死组相比显著增高.结论 对于老年男性人群,脑梗死的发病与是否患有腔梗、血尿酸水平有着显著关联;在血压成分中与收缩压最高值和脉压最高值关系非常密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代谢、脂代谢、炎症因子水平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方法选取临沂市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96例,按治疗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与阿托伐他汀组,各98例。2组患者均予降糖、降压及阿司匹林治疗,阿托伐他汀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20 mg治疗,均持续治疗6个月。采用t检验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糖代谢指标[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脂代谢[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内皮细胞选择蛋白(Selectin)]水平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指标[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厚度、斑块大小、斑块数量)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IMT的影响因素。 结果治疗后,阿托伐他汀组的糖代谢指标FPG、HbA1c、FINS、HOMA-IR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6.42±1.21)mmol/L vs(6.27±1.05)mmol/L,t=0.406,P=0.572;(6.21±0.65)% vs(6.08±0.73)%,t=0.662,P=0.339;(13.04±1.21)% vs(12.83±1.15)%,t=0.316,P=0.606;(3.75±0.27) vs(3.64±0.35),t=0.283,P=0.692)];脂代谢指标TC、TG、LDL-C的水平低于对照组,HDL-C的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18±0.33) vs(4.76±0.39),t=2.738,P=0.009;(1.69±0.14) vs(2.13±0.31),t=3.012,P=0.003;(1.74±0.27) vs(3.08±0.39),t=3.974,P=0.001;(1.26±0.21) vs(1.04±0.15),t=2.458,P=0.014)];炎症因子CRP、IL-6、TNF-α、ICAM-1、VCAM-1、Selectin的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83±0.09) vs(0.92±0.11),t=2.576,P=0.036;(1.83±0.25) vs(2.32±0.36),t=3.119,P=0.025;(33.83±4.15) vs(41.92±6.11),t=3.102,P=0.029;(198.83±14.15) vs(210.92±15.11),t=2.583,P=0.035;(457.83±41.15) vs(501.92±38.11),t=2.104,P=0.043;(20.04±1.91) vs(25.83±2.09),t=2.722,P=0.031)];颈动脉粥样硬化指标IMT、斑块厚度、斑块大小、斑块数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05±0.12)mm vs(1.30±0.16)mm,t=3.501,P=0.012;(2.64±0.37)mm vs(3.23±0.55)mm,t=3.164,P=0.019;(0.078±0.021)cm2 vs(0.093±0.025)cm2,t=4.068,P=0.001;(3.54±0.62)个vs(4.23±0.92)个,t=2.083,P=0.042]。服用阿托伐他汀和HDL-C水平是IMT的保护因素,TC、TG、LDL、CRP、IL-6和TNF-α水平是IMT的危险因素。 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可有效调节2型糖尿病患者的脂代谢,降低炎症反应和颈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10.
他汀类药物作为传统降血脂药物,其降脂外作用逐渐受到重视,尤其在保护血管内皮功能促进血管新生方面。血管内皮祖细胞作为血管内皮前体细胞,参与出生后血管新生过程,促进血管内皮修复。本文就他汀类药物对血管内皮祖细胞及血管新生影响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