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3篇
儿科学   17篇
妇产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3篇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奥卡西平对新诊断的儿童良性癫痫伴中央颞区棘波(BECT)患儿癫痫发作、癫痫样放电指数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09-06/2010-12在大连市儿童医院癫痫门诊和住院的新诊断BECT患儿,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n=25)奥卡西平的起始剂量为8~10mg/(kg.d),每周增加5~10mg/(kg.d),逐步达到20~30mg/(kg.d),总疗程为12~27个月,平均16.9个月。对照组(n=19)丙戊酸的起始剂量为10mg/(kg.d),每周增加5~10mg/(kg.d),逐渐加至20~30mg/(kg.d),总疗程12~32个月,平均18.6个月。比较两组患儿癫痫发作控制情况、脑电图改变及认知情况。结果观察组癫痫无发作率为72.00%(18/25),总有效率为88.00%(22/25),脑电图正常率为28.00%(7/25),总改善率76.00%(19/25),均优于对照组63.19%(12/19),78.95%(15/19),21.05%(4/19),63.16%(12/1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认知功能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认知功能较治疗前有所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卡西平可以有效地治疗BECT,且能够明显改善患儿的认知功能,有助于提高患儿生活质量,可作为治疗BECT首选抗癫痫药物。  相似文献   
2.
线粒体脑肌病是由于线粒体DNA(mtDNA)或核DNA突变引起线粒体功能异常、能量来源不足而导致的一组异质性疾病.根据临床特征可分为多个不同类型,比较常见的线粒体脑肌病主要有以下几种:进行性眼外肌麻痹、Kearn-Sayre综合征、肌阵挛性癫(癎)伴蓬毛样红纤维(myoclonus epilepsy with regged-red-fiber,MERRF)、线粒体脑肌病伴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亚急性坏死性脑脊髓病(Leigh syndrome)、外周神经病、共济失调和视网膜色素变性、Leber遗传视神经病、肌肉病和眼外肌麻痹、神经病、胃肠道、脑病(线粒体神经消化道脑肌病)等[1].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胸横肌平面(TTP)阻滞对心肺转流(CPB)下瓣膜置换术患者应激反应和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9—11月择期行瓣膜置换术的患者40例,男29例,女11例,年龄35~65岁,BMI 18~25 kg/m~2,ASAⅡ或Ⅲ级,心功能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双侧TTP阻滞联合全麻组(A组)和单纯全麻组(B组),每组20例。A组麻醉诱导前在超声引导下经胸骨旁4、5肋间隙行双侧TTP阻滞,B组不做处理,两组麻醉方法相同,术后均采用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记录术中舒芬太尼、瑞芬太尼、右美托咪定、丙泊酚用量。于麻醉诱导前、CPB前、术毕、术后12 h及术后24 h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β内啡肽(β-EP)浓度。记录术后6、12、24 h静息和咳嗽时VAS疼痛评分。记录术毕至术后12 h、术后12~24h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记录术后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肺部并发症及心力衰竭发生例数。结果 A组术中舒芬太尼、右美托咪定、丙泊酚用量明显少于B组(P0.05)。两组术中瑞芬太尼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麻醉诱导前比较,CPB前、术毕、术后12、24 h两组AngⅡ浓度明显升高(P0.05),术毕、术后12、24 h两组β-EP浓度明显升高(P0.05)。术毕、术后12、24 h A组AngⅡ和β-EP浓度明显低于B组(P0.05)。A组术后6、12 h静息和咳嗽时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B组,术毕至术后12 h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明显少于B组,术后机械通气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5)。两组术后肺部并发症及心力衰竭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双侧TTP阻滞可减少CPB下瓣膜置换术患者术中麻醉药物用量,减轻应激反应,并提供良好的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5.
6.
茶碱的作用机制及在哮喘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从20世纪40年代茶碱开始应用于可逆性气道阻塞性疾病,由于廉价、有效,茶碱至今仍保留为呼吸疾病治疗最广泛的处方药之一[1]。但由于茶碱的有效剂量与中毒剂量较为接近,不良反应较多,以及疗效相对低,舒张支气管作用较β2受体激动剂弱,抗炎作用较糖皮质激素弱,因此许多发达国家  相似文献   
7.
患儿男,9岁,因无热抽搐3次入院。抽搐形式为开始右下肢体麻木,之后出现右下肢阵挛,1~2 min后逐渐出现全身强直阵挛发作,双眼凝视,意识丧失,持续3~5 min缓解,发作间期正常。入院体查:意识清,精神好,心肺腹未见异常,神经系统未见异常。皮肤干燥,无皮疹。入院后无热抽搐4次,发作形式同前,均为早晨起床前清醒状态下发作。空腹血糖及电解质正常。尿糖及尿酮体阴性。头颅CT及MRI未见异常。视频脑电图显示:发作间期醒-睡各期中央中线、双侧中央、中、后颞区散发棘波、棘慢波(图1A);发作期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IL)-6基因启动子多态性与不同类型热性惊厥的相关关系.方法 本研究对单纯热性惊厥164例、复杂热性惊厥35例、热性惊厥继发无热惊厥26例患儿及同期对照组180例患儿采血直接基因测序,对IL-6基因启动子的-174、-572、-597位点的基因多态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各组患儿间IL-6基因-174位点基因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809,P=0.613);热性惊厥组与对照组-174位点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39,P=0.844).各组患儿间IL-6基因-572位点基因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6.484,P=0.371);热性惊厥组与对照组-572位点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62,P=0.609).各组患儿间IL-6基因-597位点基因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675,P=0.445);热性惊厥组与对照组-597位点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50,P=0.824).结论 IL-6启动子基因多态性与热性惊厥并无明确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
陶哲 《医药与保健》2003,11(10):40-41
干燥的秋季,最容易引起咽喉不适,小小的不适一般不会驱使人们前去就医,所以,教你如何选用中成药自己调理咽喉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