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4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为了比较锥状点式接触接骨板与普通接骨板的力学性能及对局部皮质骨微循环的影响,采用材料、尺寸完全一致的模拟骨,分别用两种接骨板固定,进行三点弯曲实验和扭转实验比较二者的力学性能。另用14只山羊,4只正常对照,10只行胫骨中段横行截骨后分别用两种接骨板固定。术后3天、2周、4周和9周处死动物,用放射性微球局部血流量测定法评价接骨板下和对侧皮质骨血流量。结果发现:两种接骨板的抗弯能力无显著差异;当转角大于18时,普通接骨板的抗扭能力要高于锥状点式接触接骨板。普通接骨板板下皮质骨持续缺血,而锥状点式接触接骨板板下皮质骨血循环明显好于普通接骨板组,术后2周、4周、9周时分别是后者的2.5倍、9.9倍和2.8倍。接骨板对侧皮质骨缺血是短暂的,术后2周就已恢复。因此,尽管锥状点式接触接骨板的抗扭能力稍低于普通接骨板,但它在保护接骨板下血运方面明显优于普通接骨板,因而更有利于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髌骨侧方腱膜丝线缝合加镍钛合金聚髌器(NT—PC)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的体会。方法:采用髌前横弧形切口,整复髌骨粉碎性骨折,用10#丝线行髌骨侧方骨折块间断缝合固定,再用NT—PC固定骨折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结果: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98例,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膝关节功能好,优良率96.9%。结论:髌骨侧方腱膜丝线缝合加NT—PC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手术操作简便,不仅保留了髌骨,又能牢固固定骨折端,便于早期功能锻炼,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高龄患者髋部骨折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高龄髋部骨折手术治疗的特点、术前合并症和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方法:回顾62例高龄(80岁以上)髋部骨折的手术选择及术前、术后的注意事项。结果:除4例患者疗效欠佳外,其余取得较好效果。结论:高龄髋部骨折应尽早手术治疗,其麻醉和手术方法应尽量简单有效。术前积极准备和术后积极预防、处理并发症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动力髁螺钉结合持续冷敷及下肢功能锻炼仪治疗仪(CPM)治疗股骨髁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5年6月至2009年6月我院手术治疗股骨髁间骨折36例,并对其疗效进行分析,按Merchan等提出的评定标准进行评定:疗效评定为优、良、可、差四级。结果经随访9-24个月,平均18个月,36例全部骨性愈合。按Merchan等提出的评定标准评定:优28例,良5例,可3例,优良率为91.67%。结论动力髁螺钉固定治疗股骨髁间骨折结合持续冷敷并早期应用下肢功能锻炼仪,消肿快,痛苦小,功能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6.
为了进一步提高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我院骨伤科通过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生的生理病理和新旧治疗方法的研究,综合机械重力牵引、推拿、按摩、踩跻、板推、旋转等各种物理力学的优点,笔者二年来采用意力牵拉、旋转、顶椎、拉上体后斜仰的连贯手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整复治疗,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一、临床资料: 48例中,18-34岁22例,35-50岁26例。男性29例,女性19例。病程最长6个月,最短3天。腰椎3-4之间突出4例,腰  相似文献   
7.
骨膜外钢板螺丝钉内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我院自1989年1月~1993年3月,采用骨膜外钢板螺丝钉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干骨折50例,获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手术方法用常规的手术前外侧入路显露胫骨干骨折部位.向外侧牵开胫前肌后,用手法将骨折复位.如为开放性骨折,则先行彻底清创和彻底止血,然后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锥状点式接触钢板与传统钢板治疗四肢长干骨骨折术后,骨愈合过程中X线像形态的差别,对比分析锥状点式接触钢板与传统钢板对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回顾1994~2002年,我院随访资料完整的188侧长干骨骨折,其中121侧长干骨骨折用锥状点式接触钢板内固定术。67侧采用传统钢板内固定术。分别于术后6周、8周、3个月、半年,拆钢板前及拆钢板后各X线摄影一次,根据X线摄影观察骨痂分布、形成快慢、密度等情况,结合临床检查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用锥状点式接触钢板内固定术121侧,尺、桡骨双骨折9侧平均72.5±10.5天愈合,胫骨77侧平均愈合时间83.8±15.6天。股骨骨折35侧平均120.3±22.2天愈合。67侧采用传统钢板内固定术,尺、桡骨双骨折10侧平均85.5±13.5天愈合,胫骨27侧平均愈合时间110.3±20.1天,股骨骨折30侧平均152.4±30.1天愈合。两种治疗方法骨折愈合时间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锥状点式接触钢板能有效地保护钢板下皮质骨的血运,更有效的稳定骨折对位,其板下2mm间隙有利于血供重建,骨折愈合时间短,质量高,优于传统钢板内固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新型锥状点式接触钢板对局部皮质骨微循环的影响。方法:山羊24只,4只正常对照,20只双侧胫骨中段横行截骨后分别行锥状点式接触钢板和传统钢板固定。术后3天、2周、4周、9周、13周处死动物。用墨汁灌注血管面积图象分析法和放射性微球局部血流量测定法评价钢板下和钢板对侧皮质骨血流量。结果:传统钢板下皮质骨持续缺血,而锥状点式接触钢板下皮质骨血循环明显好于传统钢板,术后4周时最高(11.22±0.552ml.min-1.100g-1),为正常对照组(3.42±0728ml.min-1.100g-1)的3倍多,为传统钢板组(1.13±0.071ml.min-1.100g-1)的9倍多。而钢板对侧皮质骨缺血只是暂时的,术后2周就已恢复。结论:锥状点式接触钢板能保护钢板下皮质骨血循环,更有利于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130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手法复位、牵引、同定以及手术治疗情况,并随访0.5~5年.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0.5~5年,肘关节屈伸受限<20°4例,轻度肘内翻2例.未见Volkman缺血肌挛缩及肘外翻等其他并发症.疗效为优者124例,占95.38%,良者6例,占4.6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