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6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1.
本文应用恶性疟原虫与食蟹猴疟原虫抗原作间接荧光抗体试验于1983年对五个不同类型疟区人群进行单次横向调查,同时以寄生虫学调查作对照。用平均每视野(10×40)含149.5个裂殖体的食蟹猴疟原虫抗原片与含124.4个体外培养的恶性疟原虫裂殖体的抗原片同时进行间接荧光抗体试验检测疟疾抗体。血清学测定的结果与血检相一致,而恶性疟原虫抗原与食蟹猴疟原虫抗原测出的抗体阳性率与GMRT,分别与该地恶性疟与间日疟流行水平和传播强度呈正相关。表明在恶性疟与间日疟混合流行地区,可以使用此两种抗原作间接荧光抗体试验进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以了解恶性疟与间日疟的流行状况。  相似文献   
2.
DDT滞留喷洒防制雷氏按蚊嗜人亚种控制恶性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1983年6~10月在安徽省舒城县芦镇公社进行DDT室内滞留喷洒,对雷氏按蚊嗜人亚种有良好的防制效果,叮人率下降99.5%,疟疾传播强度明显下降,以恶性疟为显著,其发病率等各项考核指标下降幅度均在85%以上。说明在以雷氏按蚊嗜人亚种为主要传疟媒介地区的疟疾防治,采用DDT室内滞留喷洒,结合现症病人治疗,即能有效地控制恶性疟的发病与传播。  相似文献   
3.
应用间接荧光抗体试验以及恶性疟原虫与食蟹猴疟原虫两种抗原,于1983~1984年在安徽省三个采取不同抗疟措施的疟区进行了两年的反复横向调查,并与纵向调查作同期比较,两种调查的结果大致相同。表明两者均可用于了解该地区恶性疟与间日疟的流行程度及其变化,藉以评价所采取的抗疟措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1983年6月,在间日疟和抗氯喹恶性疟混合流行区的舒城县芦镇乡进行DDT室内滞留喷洒,杀灭嗜人按蚊防洽恶性疟的研究。当年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1984~1986年进行了防治效果的纵向观察。  相似文献   
5.
为了进一步阐明长江下游疟区雷氏按蚊嗜人亚种传疟作用,于1982年7~9月间,在安徽省舒城县芦镇公社黄柏和杜祠二个大队进行此项研究。 7~9月间黄柏大队和杜祠大队的疟疾发病率分别为13.2%和5.0%,两个大队的恶性疟分别占7.9%和1.6%。9月上旬,黄柏大队的居民原虫率为37.8%;  相似文献   
6.
<正> 过去,人们一向认为中华按蚊是我省传播疟疾主要媒介。自1958年首次在皖南旌德县的间日疟和恶性疟混合流行区发现嗜人按蚊,当时定名雷氏按蚊。1975年许锦江等又定名雷氏按蚊嗜人亚种。1979年马素英根据其食性又更名嗜人按蚊。初步提示嗜人按蚊传播疟疾、丝虫病的重要性。现就嗜人按蚊在我省具体地面分布、传疟作用及其防治对降低疟疾发病,控制恶性疟流行的作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应用恶性疟原虫与食蟹猴疟原虫两种抗原作间接荧光抗体试验,1983~1984年间对安徽省三个采取不同抗疟措施的间日疟与恶性疟混合流行区进行了两年的纵向调查,血清学结果与疟原虫率调查结果在反映疟疾不同的流行水平上显示平行的关系。三个地区每年疟疾传播季节的寄生虫学接种率(疟原虫血症发生率)与恢复率,食蟹猴疟原虫与恶性疟原虫抗原检测的疟疾抗体阳性发生率与恢复率,其数值大小与变动分别与该地间日疟与恶性疟的传播强度及采取的抗疟惜施相关。  相似文献   
8.
安徽江淮地区雷氏按蚊嗜人亚种传疟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1982年7~9月间,在安徽省舒城县芦镇公社两个大队通过寄生虫学和昆虫学调查证实,雷氏按蚊嗜人亚种的传疟作用比中华按蚊更为重要。同时,人工感染实验结果,雷氏按蚊嗜人亚种和中华按蚊都能感染恶性疟原虫,但前者的敏感性明显比后者为高,表明雷氏按蚊嗜人亚种是当地传播恶性疟的主要媒介。  相似文献   
9.
<正> 防治疟疾的主要药物氯喹在我省已连续使用了20多年,为了控制恶性疟流行,研究本地区恶性疟原虫对氯喹是否已产生抗药性,我们自1982年以来,在中国预防医学中心寄生虫病研究所协助下,先后分别在来安县和舒城县病灶点,用体内、体外两种方法,同时进行恶性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