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5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溃疡性结肠炎病因不明,西医治疗效果多不理想,采用中药内服,中药联合西药灌肠等多学科,内外结合治疗,疗效确切,副作用小,但临床机制有待于进一步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2.
祖国医学针灸疗法有其独特疗效,往往在西医西药无效的情况下,解除病人痛苦,加速疾病愈合。  相似文献   
3.
尼曼皮克(Niemam-Pick)氏病,又名鞘磷脂沉积病(Sphingomyelin lipidoses),其特点是全身网状内皮系统有大量的含有神经鞘磷脂的泡沫细胞。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可见于世界各种族,但文献报告以犹太人为最多,我国也有报道,本病罕见,现报告一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对22例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病例进行修复,分析影响皮瓣成活的因素并观察疗效。结果22例中4例皮瓣表皮青紫,水肿明显,其中1例皮瓣远端边缘部分坏死;18例血运良好。22例皮瓣全部成活。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血管变异较少,切取简便,为修复足部包括足跟部、跟腱部、内外踝和足背部近1/2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5.
自然铜即天然黄铁矿(Pyrite),主要由硫化铁(FeS2)、少量铜等稀有元素组成。临床应用时,以火煅透,醋淬,复煅复淬,反复七次为末而用。由于其具有散瘀止痛、续筋接骨之特效,从古至今而被广泛地应用于跌扑骨折、瘀滞肿痛等症。被视为伤科接骨之要药。  相似文献   
6.
股骨干骨折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骨折。自1973年6月至1979年12月,我院共收治股骨干骨折250例,其中除15例陈旧性骨折畸形愈合,不宜折骨再接的病人采用手术治疗之外,其余均采用了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软组织疼痛是临床中最常见、最多发的症状之一。疼痛既是疾病的信号,又对保护机体生命活动起重要作用。近年来国内外对软组织疼痛研究有了较大的进展。1973年成立了世界性的疼痛研究会,出版了《疼痛》(PAIN)杂志。我国学者(1984)根据祖国医学关于经筋  相似文献   
8.
我们根据苏州医学院附一院泌尿科的报导,于1975年7月~1980年9月采用精索内静脉与大隐静脉吻合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症7例,经随访1个月至3年多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手术方法在长效腰麻或硬膜外麻醉下,先于腹股沟韧带上一横指作平行斜切口,顺序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腹外斜肌腱膜,结扎出血点,然后剪开精索筋膜,钝性分开提睾肌,显露蔓状丛及精索内静脉,见其管径约3~5mm。于腹内环或其上方切断结扎精索内静脉之近端,远端游离出一段约3厘米,备作吻合。若有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观察临床半夏泻心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治疗效果,推广半夏泻心汤在现代临床的应用,扩大其临床应用范围。[方法]选择6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1组予半夏泻心汤治疗(简称治疗组),另1组予猴头菌片治疗(简称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总体疗效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各症状积分均有显著下降,提示经过辨证运用半夏泻心汤治疗后,各种常见症状均得以改善。治疗后治疗组痞满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余症状积分两组无明显差异。内镜疗效评定发现,治疗组胃镜征象改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对糜烂和胆汁反流的改善更为明显,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辨证运用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显著,不仅可以缓解临床症状,而且可以明显改善胃镜征象。  相似文献   
10.
脾胃居于人体中焦,为后天之本,仓廪之官,气血生化之源,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均赖脾胃所化生水谷精微的滋养;脾胃亦为人体气机升降斡旋的枢纽,居于中土之位,左为心肝,右为肺肾,脾升胃降,协调着其他各脏气机的升降,在脾胃的气机升降协调下,肝得疏泄,肺得宣降,心火肾水得以既济相交。如此,脾胃安则五脏健,五脏健则机体无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