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献血员中TTV感染的检测及部分基因序列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湛江地区献血员中输血传播病毒 (TTV)的感染状况及部分TTV的基因序列。方法 采用SDS和蛋白酶K法提取 4 80份正常献血员、6 0份血清丙氨酸转氨酶 (ALT)异常献血员的血清标本DNA ,应用套式PCR方法检测TTV的感染状况 ,并对部分扩增出的阳性片段进行克隆测序 ,与国内外报道的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结果 在 4 80份正常献血员血清标本中 ,5 2份 (10 83% )TTVDNA阳性 ;在ALT异常的 6 0份献血员血清标本中 ,15份TTVDNA阳性 ,阳性检出率为 2 5 % ,明显高于正常献血员人群 (χ2 =9 84 7,P <0 0 1)。序列分析结果显示 ,从献血员中随机选出的 5例TTVDNA阳性片段 ,其序列与日本株 (AB0 0 8394 )和中国株 (TTVCH1)相应位置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大于97% ,可能属同一基因型。结论 湛江地区献血员中存在TTV感染 ,输血可能成为TTV感染的传播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病程长短对甲亢性肝损害患者肝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160例接受131I治疗的甲亢性肝损害患者按病程长短分为3组,于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检测肝功能指标并与健康组进行比较.结果:131I治疗前3组患者与健康组相互比较,肝损害发生率、肝功能指标差异均有显著性,病程越长,肝损害发生率及严重程度越高;治疗后各组肝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病程越长,恢复越差.结论:甲亢性肝损害的发生率、严重程度及131I治疗后恢复情况与病程长短有密切关系,患者应早期诊断,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3.
乙型肝炎核心抗原测定对乙型肝炎诊断意义的探讨──附898例结果分析广东湛江中心人民医院梁荣彬,庞伟鸿,邓新美,钟土泉,程洪周1991年12月25日至1992年3月1日,我们用放射兔疫法(RIA)检测了898例乙肝血清学标志“二对半”均阴性或有一项以上...  相似文献   
4.
蔡澍  李国明  罗均  钟土泉  邓锦屏 《中国热带医学》2005,5(8):1608-1609,1626
目的探讨湛江地区不同人群中TTV的感染状况及部分TTV的基因序列. 方法应用PCR检测512份正常献血员血清标本、60份HBsAg阳性血清标本和48份抗-HCV阳性血清标本的TTV感染状况,并对部分扩增出的阳性片段进行克隆测序,与国内外报道的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 结果正常献血员、HBsAg阳性、抗-HCV阳性标本的TTV DNA阳性率分别为10.94%、13.33%和16.67%,不同人群间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随机选出的5例TTV DNA阳性片段,其序列显示与日本株(AB008394)和中国株(TTV CH1)相应位置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大于97%,可能属同一基因型. 结论湛江地区不同人群TTV DNA与HBsAg阳性、抗-HCV阳性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5.
病程长短对甲亢性肝损害患者肝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病程长短对甲亢性肝损害患者肝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16 0例接受 1 31 I治疗的甲亢性肝损害患者按病程长短分为 3组 ,于治疗前和治疗后 6个月检测肝功能指标并与健康组进行比较。结果 :1 31 I治疗前 3组患者与健康组相互比较 ,肝损害发生率、肝功能指标差异均有显著性 ,病程越长 ,肝损害发生率及严重程度越高 ;治疗后各组肝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病程越长 ,恢复越差。结论 :甲亢性肝损害的发生率、严重程度及 1 31 I治疗后恢复情况与病程长短有密切关系 ,患者应早期诊断 ,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葡萄球菌的感染及耐药性状况,指导临床用药。方法:用VITEK~AMS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分离鉴定菌株及药敏实验。结果:327株葡萄球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占12.8%(42/327),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占87.2%(285/327),金黄色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占7.1%(3/42),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SCoN)占89.8%(256/285);MRS对头孢唑啉等15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均高于MSS(甲氧西林敏感葡萄球菌)。结论:MRS感染较为严重,需加强其对抗生素的耐药性监测;耐万古霉素菌株的出现,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受血者输血前血清学4项检测的体会,探讨对受血前患者的相关病毒检测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法检测丙肝抗体(抗一HCV)、艾滋抗体(抗一HIV)、梅毒(TPPA) 和乙肝表面抗原(HBSAG).结果对3600病例检测,丙肝(HCV)阳性35例(0.97%);梅毒(TPPA)阳性68例(1.888%);艾滋病(HIV)阳性2例(0.05%);乙肝(HBV)阳性520例(14.4%).结论通过对受血患者输血前做4项检测,明确病人的健康状况,杜绝医源性经血传播疾病而引起的医疗纠纷,对医患双方利益具有较大的保护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为招募安全献血者提供依据及减少血液报废,确保临床用血安全。方法对湛江市近5年来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情况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不合格率为4.11%,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不合格率为0.53%,丙型肝炎病毒抗体不合格率为0.40%,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不合格率为0.08%,梅毒抗体不合格率为0.65%;总检测不合格率为5.57%。结论 ALT阳性是血液报废的最主要因素,梅毒抗体的阳性率逐年增高,成为仅次于ALT阳性而造成血液报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PCR和ELISA检测不同人群TTV的感染状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检测湛江地区不同人群TTV的感染情况。方法 应用PCR和ELISA法同时检测正常献血员血清标本 5 12份 ,HBsAg阳性血清标本 60份 ,抗 HCV阳性血清标本 48份。结果 正常献血员、HBsAg阳性、抗 HCV阳性标本用PCR法检测TTVDNA阳性率分别为 10 .94%、13 .3 3 %和 16.67%;ELISA检测抗 TTVIgG ,阳性率分别为 7.42 %、10 .0 0 %和 10 .42 %。两种检测方法结果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 ,不同人群TTVDNA和TTVIgG阳性率差异也无显著性 ( P >0 .0 5 )。结论 该地区献血员人群TTVDNA、TTVIgG与HBsAg阳性、抗 HCV阳性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血清HBV-DNA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抽取1900份血清标本进行乙肝五项的检测,筛选出288份HBsAg阳性标本及100份全阴标本,进行FQ-PCRHBV-DNA含量和HBV血清学标志物,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FQ-PCR检测。80份HBsAg、HBeAg、HBcAb都阳性的标本,HBV-DNA阳性率为100%(80/80),平均HBV-DNA拷贝数为2.2×108cp/ml;164份HBsAg、HBeAb、HBcAb都阳性的标本。HBV-DNA阳性率为79.3%(130/164),平均HBV-DNA拷贝数为1.5×106cp/ml;12份HBsAg单项阳性的标本,HBV-DNA的阳性率为83.3%(10/12);平均HBV-DNA拷贝数为1.61×105cp/ml;100份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都阴性的标本,HBV-DNA的阳性率为2%(2/100),平均HBV-DNA拷贝数为4.5×105cp/ml。结论:FQ-PCR法检测HBV-DNA具有灵敏度高,结果可靠的优点,可检测HBV的感染和复制状态,对乙肝早期的诊断、传染性判断、指导其选择治疗方案和观察疗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