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2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通过针刺不同穴位组方,观察对自发性高血压(SHR)大鼠血压及血清活性因子的影响,以期找到最佳的腧穴配伍组方。方法将72只9周龄雄性SHR大鼠随机分为9组,每组8只,即模型组、人迎组、曲池组、足三里组、曲池+足三里组、人迎+足三里组、人迎+曲池组以及三穴配伍组。另设8只Wistar-Kyoto (WKY)大鼠为空白对照组,不予针刺干预。每7天测定1次血压值,比较各组的血压变化水平,14周龄后检测大鼠血清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内皮素-1(ET-1)含量。结果针刺1周后,人迎组、人迎+曲池组、人迎+足三里组和三穴配伍组血压较针刺前下降(P0.05),较模型组下降(P0.05);针刺4周后各针刺组血压较模型组下降(P0.05,P0.01),与三穴配伍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针刺后,各针刺组大鼠血清中的CGRP、ET-1和AngⅡ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除人迎+曲池组和人迎+足三里组的CGRP外,各针刺组的CGRP、ET-1和AngⅡ含量与三穴配伍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不同腧穴组方可以降低SHR大鼠血压水平,其中人迎、曲池、足三里的三穴配伍组较其他腧穴组的降压效果显著,其机制可能通过调节血清中的CGRP、ET-1和AngⅡ含量来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汤联合化疗冶疗气阴两虚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肺癌术后化疗(NP)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益气养阴汤,1剂/d,水煎早晚分服,连服21天为1个疗程。2组均于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总有效率对照组为68.57%,观察组为8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生活质量提高4例,稳定18例,降低13例;观察组生活质量提高7例,稳定19例,降低9例。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观察组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出现静脉炎3例(8.58%),恶心呕吐10例(28.57%),骨髓抑制22例(62.86%);观察组出现静脉炎3例(8.58%),恶心呕吐6例(17.14%),骨髓抑制15例(42.86%)。恶心呕吐率、骨髓抑制率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养阴汤联合化疗治疗气阴两虚型中晚期NSCLC患者能提高近期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性,70岁,右阴囊内肿物4年。查体:右附睾头部可触及蛋黄大肿物,质软,表面光滑活动,触痛明显。手术所见:右附睾头部3cm×2cm×2cm囊性肿物,完整切除。临床诊断:右附睾肿物。病理检查囊性肿物一个,3cm×2cm×2cm,切开囊内流出清亮液体...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大剂量糖皮质激素药物强的松对小鼠MHCI类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25只BALB/c小鼠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10只,实验组15只,实验组每天给予强的松(20mg!kg)灌胃,共给药30天。实验结束后取肝脏、脾脏、肾脏和肺组织少许提取RNA,RT—PCR测定MHCI类基因mRNA的表达,Western印迹测定它们的蛋白表达。结果实验结束时,肝脏、脾脏、肾脏和肺组织的MHCI类基因mRNA表达分别为0.06、0.05、0.09和0.05,明显低于对照组;MHCI类基因蛋白表达分别为9.13、11.35、9.86和9.36,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大剂量强的松能降低小鼠机体肝脏、脾脏、肾脏和肺组织的MHCI类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5.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编辑部与优时比贸易(上海)有限公司联合于2011-02-27在上海举办了泛福舒儿科专家高峰论坛。会议邀请了呼吸、免疫、血液等多学科的儿科专家,就免疫调节药物在儿科的临床应用进行了交流和讨论。会议由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陆权教授主持。来自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的陈慧中教授做了题为儿童反复肺炎的诊断思路的讲座。首先回顾了儿科对于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认识历史。国内首次制定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诊断参考标准是在1987年第一届全国小儿呼吸道疾病学术会议上,这一标准以其简单的内容和较为客观的指标得到了儿科医师的广泛采纳并迅速应用开来。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一种灵敏、快速的实时荧光PCR检测系统对HBV进行筛查和准确定量。方法采用本研究建立的实时荧光PCR检测对30例慢性HBV患者的血样和70份献血员血样进行HBV检测并将30例HBV阳性样本进行基因分型测定,与一种商品化的检测进行对比。结果采用WHO国际标准品来评价该检测系统的检测灵敏度,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CV)分别为1.4%-9.4%,0.0%~2.3%。与上海科华HBV核酸检测系统的检测结果相关性良好(r=0.95,P〈0.0001)。结论:该检测系统可以对血浆中的HBV进行检测以及准确定量,可以用来筛查献血员以及进行HBV、HIV和HCV多重检测,并进行大规模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发病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肺炎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引起的肺部炎症,是儿童获得性肺炎的常见病,对上下呼吸道均有侵犯,有大约40%的社区获得性肺炎由此引起[1],大量的研究已证实,该病原体可通过直接传播和自身免疫引起肺外损害.  相似文献   
8.
鸡胚尿囊膜血管生长的特点及观测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鸡胚尿囊膜血管的特点以及观测方法。培养海兰种种蛋,观测不同培养天数以及模拟用药后鸡胚尿囊膜血管数量、血管面积的变化。结果表明,鸡胚尿囊膜血管数量、血管面积随培养天数的增加而增加,生存能力亦随之增强。培养5d的鸡胚适于局部用药观测血管生长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阻滞区脊神经反射对判断和预防下肢肌肉运动障碍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硬膜外镇痛时脊神经反射改变对判断运动神经阻滞的意义。方法:成年男性患者110例,随机分为11组,每组10例,术后双盲法硬膜外注人“止痛液”8~10mL:R1~R5组为1.0,1.5,2.0,2.5,3g/L罗哌卡因,B1~B5组为1.0,1.5,2.0,2.5,3g/L布比卡因,N组为盐水。注药前后记录:视觉模拟评分(VAS);阻滞区健侧运动神经反射变化指令运动变化。结果:全部110例硬膜外麻酵,术后注药后出现下列变化:①VAS评分:R1组(4.6&;#177;0.6)cm,R2组(3.1&;#177;0.7)cm,R3组(2.9&;#177;0.8)cm,R4组(2.3&;#177;0.7)cm,R5组(2.1&;#177;0.9)cm及B1组(5.1&;#177;1.1)cm。B2组(4.2&;#177;1.3)cm,B3组(3.3&;#177;1.2)cm,B4组(1.2&;#177;1.1)cm,B5组(0.5&;#177;0.4)cm与N组(9.1&;#177;0.6)cm比较,均P<0.001。②反射:R1~2及B1~2组与N组比较P>0.05,R3~R5及B3~B5组与N组比较P<0.05或<0.01。(驱动:R1~3及B1~2组与N组比较P>0.05,R4~R5及B3~B5组与N组比较P<0.05或<0.01。全组指令运动负性肌力改变出现率为38.2%,对应脊神经反射减弱或消失改变出现率为49.1%。结论:低含量罗哌卡因或布比卡因用于腰段硬膜外止痛时,1.5g/L以上均出现不同指程度运动阻滞,阻滞区脊神经反射改变与运动阻滞同步出现并且更为敏感,可作为临床示警性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腰段硬膜外布比卡因止痛后脊神经反射与肌肉运动阻滞的相关差异。方法男性成年患者50例,随机分为A、B、C、D、E 5组,每组 10例,分别在术后双盲法硬膜外注入 0. 1%0. 15%、0. 2%、0. 25%布比卡因及生理盐水 10 ml,注药前后记录目测类比评分(VAS)。结果VAS评分,A、B、C、D与E组P<0.01;反射变化,A与E组P>0.05,B、C、D与E组P<0.05或0.01;关节运动变化:A与E组P>0.05,B、C、D与E组P<0.01,各组反射与运动变化率相近,但其中反射完全消失率与运动完全消失率之比为5:1。结论布比卡因腰段硬膜外止痛出现运动神经阻滞时,脊神经反射比肌肉运动变化更为敏感,可作为临床示警性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