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目的探讨背侧入路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背侧入路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42例。结果术后随访8-22个月,采用腕关节功能及X线片测量指标进行评定:优15例,良5例,优良率为100%。结论采用背侧入路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具有良好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股内侧肌下入路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和膝前正中旁侧入路TKA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采用股内侧肌下入路TKA治疗60例(股内侧肌下入路组),采用膝前正中旁侧入路TKA治疗60例(膝前正中旁侧入路组)。比较2组患者的切口长度、失血量、手术时间、初次主动直腿抬高时间、住院时间、膝关节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膝关节功能评分及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hort form 36 health survey questionnaire,SF-36)评分。结果:(1)一般指标。股内侧肌下入路组患者的切口长度、初次主动直腿抬高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膝前正中旁侧入路组[(12.45±1.00)cm,(16.00±0.89)cm,t=-12.056,P=0.000;(2.35±0.40)d,(3.43±0.47)d,t=-7.816,P=0.000;(8.60±1.27)d,(9.85±0.88)d,t=-3.618,P=0.001],失血量少于膝前正中旁侧入路组[(375.85±12.51)mL,(396.25±7.93)mL,t=-6.161,P=0.000],手术时间长于膝前正中旁侧入路组[(74.65±4.89)min,(64.30±7.74)min,t=5.746,P=0.000]。(2)膝关节疼痛VAS评分。时间因素和分组因素存在交互效应(F=19.907,P=0.000);2组患者的膝关节疼痛VAS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不存在分组效应(F=0.077,P=0.787);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膝关节疼痛VAS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时间效应(F=0.021,P=0.000);2组患者手术前后膝关节疼痛VAS评分均呈下降趋势(F=0.951,P=0.000;F=0.269,P=0.000);但2组的下降趋势不完全一致;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2组患者膝关节疼痛VA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90±0.64)分,(5.70±0.73)分,t=0.919,P=0.364;(2.70±0.47)分,(2.90±0.31)分,t=1.592,P=0.120;(2.05±0.76)分,(2.20±0.41)分,t=0.777,P=0.442;(1.55±0.51)分,(1.80±0.41)分,t=1.707,P=0.096];术后3 d股内侧肌下入路组膝关节疼痛VAS评分低于膝前正中旁侧入路组[(4.10±0.79)分,(4.55±0.51)分,t=2.143,P=0.039]。(3)膝关节活动度。时间因素和分组因素存在交互效应(F=11.204,P=0.000);2组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度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不存在分组效应(F=0.782,P=0.921);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膝关节活动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时间效应(F=5.367,P=0.000);2组患者手术前后膝关节活动度均呈上升趋势(F=7.541,P=0.000;F=6.247,P=0.000);但2组的上升趋势不完全一致;术前及术后12个月,2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1.50°±6.51°,52.35°±5.87°,t=1.853,P=0.072;110.25°±3.43°,105.50°±3.20°,t=4.525,P=0.096);术后3 d、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股内侧肌下入路组膝关节活动度均高于膝前正中旁侧入路组(67.00°±2.99°,63.00°±2.51°,t=4.579,P=0.000;97.70°±5.49°,93.72°±6.46°,t=2.083,P=0.044;103.75°±2.75°,100.00°±2.29°,t=4.682,P=0.000)。(4)HSS膝关节功能评分。时间因素和分组因素存在交互效应(F=16.513,P=0.000);2组患者的HSS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不存在分组效应(F=0.954,P=0.745);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HSS膝关节功能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时间效应(F=6.7821,P=0.000);2组患者手术前后HSS膝关节功能评分均呈上升趋势(F=12.235,P=0.000;F=10.907,P=0.000);但2组的上升趋势不完全一致;术前、术后6个月及术后12个月,2组患者HSS膝关节功能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1.00±4.76)分,(60.50±3.59)分,t=0.375,P=0.710;(82.35±2.50)分,(80.50±4.26)分,t=1.675,P=0.102;(87.20±1.47)分,(86.35±1.27)分,t=1.956,P=0.058];术后3 d、术后1个月,股内侧肌下入路组HSS膝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膝前正中旁侧入路组[(72.25±4.13)分,(68.75±6.04)分,t=2.139,P=0.039;(76.50±5.16)分,(73.25±3.35)分,t=2.363,P=0.023]。(5)SF-36健康调查简表评分。末次随访时,股内侧肌下入路组患者的SF-36健康调查简表评分高于膝前正中旁侧入路组[(76.55±2.65)分,(74.40±3.00)分,t=2.405,P=0.021]。结论:股内侧肌下入路TKA治疗膝骨关节炎,与膝前正中旁侧入路TKA相比,短期临床疗效较好,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切口长度、初次主动直腿抬高时间、住院时间较短,术中失血量较少,但手术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腰椎定量CT (QCT)在合并脊柱侧弯的骨质疏松性骨折行椎体成形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采用椎体成形术治疗的60例合并不同程度脊柱侧弯的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其中男18例,女42例;年龄65~81(72.63±3.34)岁。60例患者术前均进行腰椎QCT检测,根据QCT检测值分为3个等级:骨量减少组(QCT值>80 g/L,10例,12个椎体);骨质疏松组(QCT值40~80 g/L,35例,48个椎体);严重骨质疏松组(QCT值<40 g/L,15例,22个椎体)。观察不同程度QCT值患者的骨水泥在伤椎内的弥散及渗漏情况,并分析QCT值对脊柱侧弯患者行椎体成形术穿刺点选择、术后侧凸Cobb角矫正及椎体高度恢复的应用价值。结果:60例82个椎体中,共有41例55个椎体采用凹侧单边穿刺,占67.07%。其中骨量减少组采用凹侧单边穿刺的有2例2个椎体,骨质疏松组采用凹侧单边穿刺的有26例35个椎体,严重骨质疏松组采用凹侧单边穿刺的有13例18个椎体;且3组患者间采用单侧或双侧穿刺的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699,P=0.001);3组间发生骨水泥渗漏的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03,P=0.496)。术前与术后随访时脊柱侧凸Cobb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与术后随访时伤椎椎体高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合并脊柱侧弯的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行椎体成形术时,根据腰椎QCT检测明确骨质疏松严重程度,选择脊柱侧弯的凹侧进行穿刺,有利于改善脊柱侧弯及恢复脊柱稳定性,提高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生物型加长柄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64例高龄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治疗方式分为关节置换组(生物型加长柄关节置换)及内固定组(PFNA)。关节置换组34例,男19例,女15例;年龄(81.32±3.81)岁;骨折Evans分型,Ⅲ型15例,Ⅳ型16例,Ⅴ型3例。内固定组30例,男14例,女16例;年龄(79.90±3.61)岁;骨折Evans分型,Ⅲ型10例,Ⅳ型15例,Ⅴ型5例。患者均因外伤致髋部肿痛、活动障碍,X线片及CT明确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随访观察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并发症情况。采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及SF-36生活质量评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患者手术切口均Ⅰ期愈合。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3~39个月,平均23.4个月。关节置换组患者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均多于内固定组(P0.05);关节置换组发生1例肌间静脉血栓及1例因摔伤导致后脱位,内固定组发生1例骨折不愈合,2例肌间静脉血栓,4例轻度压疮,2例内固定松动,两组并发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29,P=0.026)。末次随访时,关节置换组患者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优于内固定组(P0.05);关节置换组患者SF-36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内固定组(P0.05)。结论:采用生物型加长柄关节置换和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均能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但采用生物型加长柄关节置换治疗,术后并发症更少,髋关节功能恢复更好,患者生活质量及满意度更高。  相似文献   
5.
关节软骨损伤后很难自行修复,易发生不可逆的病理改变,最终演变成创伤性关节炎或骨性关节炎,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因此骨软骨损伤和缺损的治疗一直是骨科临床中的一个棘手问题。20世纪90年代初,Hangody等报道白体镶嵌式骨软骨移植修复膝关节软骨缺损,此后骨软骨镶嵌成形术(mosaicplasty)即自体多块骨软骨柱移植手术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2000年2月至2007年7月本院收治22例颈郜损伤致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采取手术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