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MIPPO)技术治疗胫骨骨折。方法对10例采用MIPPO技术治疗胫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0例患者经MIPPO治疗后,均为I期愈合,无深部感染及骨髓炎发生;骨折均骨性愈合。按Johner-Wruhs评分标准:优8例;良1例;中1例。结论 MIPPO技术治疗胫骨骨折具有微创、疗效可靠的特点,更易为患者及家属接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前路小切口对腰椎爆裂性骨折椎压、植骨、内固定手术的可行性及手术特点及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12月至2012年1月,11例腰椎爆裂性骨折在腹腔镜辅助下经腹膜后腰肌间隙入路,行腰椎爆裂骨折并脊髓圆锥、马尾神经压迫症椎管减压、植骨、内固定手术。其中男性8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39岁(20-57岁)。所有病例均为车祸伤或高处跌落伤,骨折后3-7天手术。11例均为腰椎爆裂骨折,椎管狭窄程度达25%-100%。L1骨折3例,L2骨折5例,L3骨折3例,以上11例中并发脊髓圆锥、马尾神经损伤4例。11例中5例分别伴发骨盆骨折、肋骨骨折、肱骨骨折、小腿骨折、胸部损伤、脾破裂、休克等。结果随访6个月以上,效果满意。全部病例切口甲级愈合,椎管内骨块清除彻底,椎管减压充分,植骨块融合良好,内固定器无松动;4例圆锥、马尾神经受压,术后功能基本恢复。结论腹腔镜辅助下经腹膜后腰肌间隙前路小切口入路的腰椎手术,可以完成椎体爆裂性骨折并脊髓圆锥、马尾神经压迫症的椎管减压、植骨、内固定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下前路小切口对腰椎爆裂性骨折减压、植骨、内固定手术的可行性及手术特点与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12月至2012年1月,11例腰椎爆裂性骨折在腹腔镜辅助下经腹膜后腰肌间隙入路行骨折并脊髓圆锥、马尾神经压迫症椎管减压、植骨、内固定手术,随诊至6个月以上观察其疗效.结果随访6个月以上,效果满意.全部病例切口甲级愈合,椎管内骨块清除彻底,减压充分,植骨块融合良好,内固定器无松动;4例圆锥、马尾神经受压,术后功能基本恢复.结论腹腔镜辅助下经腹膜后腰肌间隙前路小切口入路的腰椎手术,可以完成椎体爆裂性骨折并脊髓圆锥、马尾神经压迫症的椎管减压、植骨、内固定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患者行经伤椎置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有效性。方法对32例胸腰段脊椎骨折脱位并有脊髓神经损伤患者行经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治疗,并对患者在手术前和手术后两周,以及手术后7个月,通过采取X线片检查的方式对患者有无出现断裂、椎弓根钉松动等不良情况,以及患者的椎体复位和高度的恢复情况进行相应的检查。结果通过采取手术给予患者治疗的方式,所有患者的治疗均获得了成功,在手术期间无严重并发症出现,手术结束后也未出现内固定失败的情况。伤椎椎体前缘高度(52.6%),经手术治疗术后2周(90.1%)和术后6周(91.4%)有了非常显著的增加,同时较手术前的(25.4°)Cobb角也有了非常显著的减小(8.8°和8.2°),有差异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和手术前的神经功能相比较手术后患者都有了1~2级的提升。结论对于钉棒系统内固定的稳定性而言,经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能够起到显著增强的作用,并对脊柱后凸畸形具有着矫正的能力,在对胸腰段椎体骨折脱位上不失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同时还能降低手术后内固定器断裂、松动,以及椎体高度丢失等一系列并发症的发生,在临床上值得大力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吕小伟  陈林  路磊  方斌 《浙江医学》2022,44(17):1905-1910
医生对于脊柱疾病的疗效评估常局限于并发症发生率和影像学的评价,但这些临床报告结局在实际工作中并不能全面反映患者的疾病状态。患者报告结局测量是基于患者自身感受所完成的评价,为临床报告结局的重要补充,主要有普适性量表和特异性量表两类。其中特异性量表着重于评价脊柱疾病相关症状的改善情况,如局部疼痛、肢体运动及大小便功能障碍等。本文从脊柱疾病患者主要特异性报告结局量表的起源、内容、应用现状及展望等方面作一综述,为临床和护理工作的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背景:成年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后在体外可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利用细胞转染技术让其表达绿色荧光蛋白,便于在动物模型体内跟踪观察。目的:观察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转染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能力,拟为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作标志物对外源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进行体内追踪做准备。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学体外观察,于2006-06/2007-06在中国医科大学医学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完成。材料:清洁级成年Wistar大鼠32只,由中国医科大学实验动物部提供。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质粒为Sigma公司产品。方法:取大鼠两侧股骨及胫骨,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 贴壁法体外分离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达90%融合后消化传代扩增。由脂质体介导,将含有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质粒cDNA转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G418筛选后,按0.4×109L-1接种,加入含FBS、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DMEM预诱导24h,更换培养液后再以含BHA、DMSO的无血清DMEM诱导5h~6d。主要观察指标: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转染情况,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转染细胞诱导后神经元表面抗原的表达。结果:携带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长旺盛,转染24h后在细胞核中就可见弥散绿色荧光,转染48h后绿色荧光更加集中,在细胞核中聚集成团块、颗粒状,体外培养3个月后仍能够高水平表达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与未转染细胞比较,转染细胞诱导后其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神经丝蛋白、巢蛋白阳性率均无明显变化(P>0.05),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呈阴性表达。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内能稳定、高效和持久地表达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转染后生物学性状未发生改变,体外在细胞因子和氧化剂的诱导作用下仍可以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  相似文献   
7.
成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成年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体外培养和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的能力.方法:利用Percoll分离液(1.073×103g/L)梯度分离成年大鼠MSCs,采用3种不同的方法对其诱导分化,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神经丝蛋白(NF)、星形胶质细胞特异性标志(GFAP)和神经前体细胞(Nestin)的表达.结果:成功进行了成年大鼠MSCs的原代和传代培养,3种诱导方法均能使MSCs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都能表达NSE、NF和Nestin,而不表达GFAP.结论:MSCs能在体外分离、扩增、传代,并能向非间充类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段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3例胸腰段骨折脱位的患者采用RF、AF、GSS-2型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进行复位固定。结果22例椎体高度均得到良好的恢复,后凸畸形得到矫正,伤椎椎体高度比术前平均为45%,术后恢复到95%,Cobb’s角术前平均为28°,术后恢复到5;°1例2处椎体骨折患者,上位椎体高度恢复差,术前为35%,术后为40%。结论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操作简易,固定牢靠,安全性高,是治疗胸腰段骨折脱位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复杂多段粉碎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胫骨多段复杂粉碎性骨折的治疗一直是骨科的难题。从1995年始我们设计了“积木式”复位法 ,有限内固定结合单臂外固定兼顾腓骨内固定治疗 32例 ,疗效满意。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32例 ,男性 2 2例 ,女性 10例 ,年龄2 5~ 49岁。开放粉碎骨折 2 5例 ,Ⅰ°5例 ,Ⅱ°8例 ,Ⅲ°12例 ;闭合骨折 7例。骨折平面 :胫腓上段 10例 ,中上段 2例 ,中下段 6例 ,下段 14例。腓骨粉碎骨折 7例 ,横折小斜折 2 5例。胫骨粉碎骨块最多 14块 ,最少 3块 ,骨折粉碎段最长 13cm ,最短 6cm ,游离段最长 16cm ,最短 5cm。1 2 手术方法 闭合骨折 …  相似文献   
10.
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87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耳内镜下鼓膜置管对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对87例(120耳)临床诊断为分泌性中耳炎,经药物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应用耳内镜进行鼓膜置管术,对治疗耳的咽鼓管功能、听力及其他症状改变进行评估。结果:随访6个月~1 a,治愈76例,有效11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达100%。结论:耳内窥镜下鼓膜置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效果良好,术野清晰、操作简便、安全易行,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