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6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腹腔间隔综合征(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ACS)是开腹手术较为罕见的并发症,死亡率高。结合1例宫颈恶性肿瘤根治术后ACS合并切口裂开的病例,强调对于高危患者准确监测腹内压和及时剖腹手术的重要性。该患者极度肥胖,体质量指数(BMI)=40 kg/m^2,两次新辅助化疗后行宫颈癌根治术(经腹广泛子宫、双侧卵巢、双侧输卵管切除术,盆腔淋巴结切除术),术后第1天,持续腹胀咳嗽;术后第4天出现ACS,行开腹减压术。术后恢复良好,经过10个月的随访,未见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 MS/MS法)测定微量血维生素D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非衍生处理方法,利用正离子电喷雾离子化(ESI+)、多反应监测模式(MRM)、同位素内标法检测微量血维生素D含量并进行相关方法学验证。结果 vitD2在5~100 ng/mL、vitD3在5~150 ng/mL范围内线性良好,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88、0.9984。vitD2和vitD3的批内精密度和批间精密度变异系数均小于10%。vitD2低浓度回收率为87.58%,高浓度为94.68%;vitD3的低浓度回收率为92.62%,高浓度为87.65%。vitD2、vitD3的LOD分别为0.36 ng/mL和1.33 ng/mL,LOQ分别为2.5 ng/mL和2.5 ng/mL。患者样本在4℃的稳定性较好,可至少保存7d。vitD2和vitD3的携带污染分别为0.06%和 0.07%,满足要求。结论此LC- MS/MS检测法不仅样本用量少,而且操作简单,无污染,更适合临床检测分析。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子宫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perivascular epithelioid cell tumor, PEComa)的临床表现、病理与免疫表型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特点,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8年7月收治的7例子宫PEComa误诊病例资料。结果 7例多表现为绝经后阴道出血、"子宫肿物"生长速度过快、腹部包块、下腹部不适、经量过多等,初步诊断为子宫腺肌症合并子宫肌瘤2例、盆腔肿物及子宫肌瘤各2例、子宫内膜病变1例。7例均行手术治疗,终经术后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确诊为子宫PEComa。术后仅3例随访成功,随访17~76个月均未发生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子宫PEComa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术前诊断困难,病理联合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为诊断金标准;子宫PEComa治疗方案以手术为主,术后定期随访是及时发现复发和转移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 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评价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收缩同步性与收缩功能,并探讨左心室收缩同步性对左心室整体及局部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陈旧性心肌梗死组30例(心梗组,其中陈旧性前壁心梗14例)及20名正常人(正常组)行RT-3DE检查,通过脱机软件分析整体及节段容积-时间曲线,获取左心室整体及节段收缩功能参数、左心室收缩同步性参数.结果 心梗组左心室ESV、EDV显著大于正常组(P<0.01),LVEF显著小于正常组(P<0.001).心梗组左心室16及12节段收缩同步性参数显著大于正常组(P<0.001),且均与LVEF呈负相关,其中Tmsv-16-SD%、Tmsv-16-Dif%相关性最高,r值分别为-0.755、-0.747.前壁心梗组梗死节段及邻近节段rEF、rgEF显著减低(P<0.05),Tmsv%明显延长(P<0.05),部分未梗死节段Tmsv%出现不同程度缩短,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前壁心梗组Tmsv% 明显延长的节段与rEF、rg-EF明显减低的节段基本呈对应关系.结论 RT-3DE能定量评价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收缩同步性及收缩功能,左心室不同步运动可影响左心室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5.
中药的服用方法恰当与否对疗效有很大的影响.病之愈与不愈,不但方必中病,服用亦须得法,否则非但无功,反而有害[1].在传统的汤剂中就有一些特殊的煎服法,如先煎、后下、烊化、包煎、另炖等.现就临床常见的10种中药服法做一探讨,以期引起医务工作者及患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7.
目的:观察心肌细胞肥大过程中应用不同的信号通道阻断剂阻断AngⅡ作用后内脂素的表达情况,研究内脂素水平变化的意义。方法采用SD乳鼠(出生2~3 d),利用差速贴壁法提取原代心肌细胞并进行培养,48 h后改为无血清的培养基继续培养,24 h后分组。分别应用不同的信号通道阻断剂阻断AngⅡ的干预作用。应用RT-PCR、Western-Blot技术检测心肌细胞中内脂素表达情况,应用Western-Blot技术检测心肌细胞脑氨钠素( BNP)表达情况。结果心肌细胞活力(光密度值)和BNP表达水平在AngⅡ浓度为10-8、10-7、10-6 mol/L时逐渐升高,AngⅡ浓度为10-6 mol/L时达峰值,而AngⅡ浓度升高为10-5 mol/L时心肌细胞活力下降,BNP表达水平下降。内脂素和内脂素mRNA水平,在AngⅡ浓度为10-8、10-7、10-6 mol/L时呈逐渐升高趋势, AngⅡ浓度为10-5 mol/L时达峰值。在AngⅡ浓度为10-6 mo1/L时,心肌细胞活力、内脂素mRNA表达和内脂素蛋白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心肌细胞MTT产物( OD值)、内脂素mRNA和蛋白表达、BNP蛋白表达水平,随时间延长而增加。PD123319预干预组和AngⅡ干预组内脂素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和替米沙坦预干预组(P<0.05)。AngⅡ组内脂素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与对照组、AG490+AngⅡ组、SP600125+AngⅡ组和U0126+AngⅡ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AG490+AngⅡ组、SP600125+AngⅡ组和U0126+AngⅡ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中内脂素表达的增加,由AT1-R-JAK/STAT信号通路所介导。  相似文献   
8.
102例冠心苏合丸相关性肾损害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冠心苏合丸引起肾损害的不良反应临床特点。方法:回顾研究102例因服用冠心苏合丸引起相关性肾损害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冠心苏合丸致肾损害的临床特点、ADR表现、服药情况、治疗方法等。结果:102例患者中,女性76例,占74.51%;平均年龄为(66.42±10.31)岁;平均服用药物时间为(8.45±7.55)年;服用1~9年出现ADR的患者占61.76%;102例ADR程度分级均为严重,临床表现均不典型,病情呈隐匿性进展,均伴有贫血,贫血程度与肾功能减退程度不平行;67例肾图检查均出现双侧肾功能中重度受损;98例B超双肾体积缩小,严重受损,且大小不对称,结构不清呈弥漫性改变;25例肾脏病理活检以中重度慢性小管间质性肾炎为主。结论:患者肾功能受损情况与服用冠心苏合丸的时间长短、服用剂量不平行,个体差异较大;肾功能呈进行性损害,对出现贫血、肾功能损害及肾脏大小改变的患者应追问其服药史,以求尽快确诊救治。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声触诊组织成像量化技术(VTIQ)在乳腺实性病灶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38例患有乳腺肿块的患者(乳腺实性病灶254个)进行常规二维超声检查及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VTIQ)检查,所有病灶都通过穿刺活检或手术得到病理结果。分析乳腺良性病灶组、恶性病灶组各弹性指标的差异,包括VTIQ成像速度模式图及乳腺病灶的剪切波速度值Vmax、Vmin、Vmean,并绘制三者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诊断界点值,评估VTIQ技术诊断乳腺良恶性病灶的诊断效能。结果 VTIQ成像中,乳腺实性病灶所显示的速度模式彩色编码图可分为五种类型:均匀型、欠均匀型、杂乱型、扩散型、硬环型。均匀型、欠均匀型多见于乳腺良性病灶,杂乱型、扩散型、硬环型多见于乳腺恶性病灶。VTIQ成像剪切波速度指标Vmax、Vmin、Vmean在诊断乳腺良恶性病灶中均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经综合判断,Vmean可作为诊断乳腺良恶性病灶的最佳指标,诊断界点值为4.84m/s。结论 VTIQ技术应用于乳腺实性病灶良恶性诊断时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Vmean可作为乳腺良恶性病灶诊断的可靠评价指标,Vmax、Vmin可作为特殊乳腺病灶的辅助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0.
中肾管腺癌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来源于正常的中肾管残留组织或残留组织的过度增生,发病率低,多发生于宫颈,少见于子宫体。子宫体中肾管腺癌(UCMA)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主要为阴道出血,术前易被误诊为生殖道炎症、子宫肌瘤、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等。其确诊常依赖于细胞学、活检病理、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和分子学特征,其中GATA3是中肾管腺癌特异性标志物。另外,UCMA预后较差,治疗方案常包括手术及辅助性放化疗。报告1例术前被误诊为子宫肌瘤的UCMA病例,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总结该病的临床特征,以期减少误诊,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