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制备炭疽芽孢杆菌(BA)基因芯片探针,应用于BA基因芯片的检测。方法采用PCR方法,以BA疫苗株A16R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pXO1质粒上的8个特异性片段,连接至pMD19-T Simple载体,构建分别包含8个探针序列的重组质粒,以其为PCR扩增模板获取探针DNA。结果基因测序证明,成功获得BA的3个探针。结论 BA基因探针的成功获取,为炭疽芽孢杆菌基因芯片的制备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卵巢癌染色体改变及p16、p21抑癌基因与卵巢癌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技术及链酶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联络(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35例卵巢癌,20例卵巢良性肿瘤及12例正常卵巢第8号染色体、p16、p21抑癌基因及表达状况。结果卵巢癌均出现第8号染色体单体、3体或4体畸变,畸变率100%(12/12),卵巢良性肿瘤出现第8号染色体3体,畸变率25%(3/12),12例正常卵巢第8号染色体正常,卵巢癌与卵巢良性肿瘤及正常卵巢比较,P<0.001,差异极为显著;卵巢癌p21抑癌基因突变率45.7%(16/35);卵巢良性肿瘤p21基因突变率5%(1/20),正常卵巢无p21基因突变;卵巢癌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差异极为显著;卵巢癌p21蛋白表达降低34.3%(12/35),卵巢良性肿瘤p21蛋白阳性表达65%(13/20),正常卵巢p21蛋白91.7%(11/12)阳性表达,与卵巢癌相比较,P<0.01,差异极为显著;卵巢癌p16基因缺失25.7%(9/35),p16蛋白阳性表达降低14.3%(5/35),强阳性表达28.6%(10/35);卵巢良性肿瘤p16蛋白弱阳性表达45%(9/20),阳性表达40%(8/20),正常卵巢p16蛋白83.3%(10/12)阳性表达,卵巢癌、卵巢良性肿瘤与正常卵巢比较阳性表达降低,P<0.01、P<0.05,差异极为显著。结论 8号染色体及p16、p21基因改变,与卵巢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改变发生在卵巢癌早期,与患者临床分期相关,可辅助评价肿瘤的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3.
子宫内膜癌与单纯疱疹病毒Ⅱ感染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子宫内膜癌与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SVⅡ)感染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技术检测30例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增殖症、正常子宫内膜各15例HSVⅡ感染情况,电子显微镜观察子宫内膜癌癌细胞5例。结果子宫内膜癌HSVⅡ感染阳性率50%(15/30),电子显微镜观察子宫内膜癌癌细胞胞质内可见少量单膜包裹的圆形小体病毒颗粒;子宫内膜增殖症HSVⅡ阳性率6.67%(1/15);15例正常子宫内膜无HSVⅡ感染。子宫内膜癌与子宫内膜增殖症及正常子宫内膜比较,P<0.001,OR=29,RR=2.749,差异极为显著。结论子宫内膜HSVⅡ感染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相关,与患者临床分期、病理分化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可能为子宫内膜癌的高危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云南钝顶螺旋藻片中多糖的提取与纯化工艺,并筛选出云南钝顶螺旋藻多糖脱色、脱蛋白的最佳方法.方法 正交实验设计优选出提取云南钝顶螺旋藻片中多糖的方法,以提取多糖物质多糖损失率、蛋白质去除率为测定指标,分别考察不同实验方法对多糖脱蛋白、脱色的影响.结果 云南钝顶螺旋藻片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水提温度为80℃,水提时间2 h,固液比1:15,在此条件下多糖提取率为2.18%,水提温度和固液比是影响多糖得率的主要因素.三氯乙酸脱蛋白法为云南钝顶螺旋藻片多糖脱蛋白的最佳方法,活性炭脱色法对云南钝顶螺旋藻多糖片的脱色效果优于过氧化氢脱色法.结论 云南钝顶螺旋藻片粗多糖的纯化,脱色与脱蛋白方法的优化为进一步研究云南钝顶螺旋藻片的生物活性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地参多糖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开发利用地参中的多糖的价值。方法:采用无水乙醇回流脱脂,热水浸提法提取地参水溶性多糖。对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水比以及提取次数分别进行了单因素试验和L9(34)正交试验。结果:确定地参多糖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80℃,提取料水比1∶15,提取时间3 h,提取1次。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提取迅速、并能获得含量较高的多糖成分,在该工艺条件下地参多糖得率为16.8%。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SVⅡ)感染与肺癌的关系。方法采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26例肺癌,10例正常肺组织 HSVⅡ感染情况。结果肺癌 HSVⅡ感染阳性率61.5%(16/26),10例正常肺组织1例 HSVⅡ感染。肺癌与正常肺组织比较,P<0.01,差异显著。结论肺组织 HSVⅡ感染与肺癌的发生发展、与患者临床分期、病理分化程度相关,可能为肺癌的高危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
一种SARS冠状病毒诊断基因芯片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筛选SARS冠状病毒的基因序列,获得其有效检测的基因位点;利用已有的基因芯片技术,研制了一张用于SARS冠状病毒诊断的基因芯片。经临床标本检测验证,该基因芯片的粗符合率达到94.29%;检测灵敏度达到10^-2/ml病毒分子,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实验观察胆红素脑病时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特异性受体酪氨酸激酶B及酪氨酸激酶B信使RNA在大脑皮层及海马的表达,探讨其在胆红素脑病中可能的作用及机制,为新生儿胆红素脑病新的治疗途径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原位杂交技术进行实验研究,镜下计数大脑皮层及海马区酪氨酸激酶B、酪氨酸激酶B信使RNA阳性神经元细胞数、阳性神经元细胞平均灰度.结果 实验组较对照组酪氨酸激酶B表达增高,注射胆红素8小时后明显增高(P<0.01),且高剂量组比低剂量组增高明显(P<0.05);与对照组相比,注射胆红素后酪氨酸激酶B信使RNA的表达4小时组、8小时组呈持续增加(P<0.01),且8小时组酪氨酸激酶B信使RNA表达高于4小时组(P<0.05).结论 胆红素脑病时,酪氨酸激酶B、酪氨酸激酶B信使RNA随损伤时间的延长和程度的加重而表达增加,提示酪氨酸激酶B的升高对胆红素脑病可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胆红素脑病时BDNF及其mRNA在大脑皮层及海马的表达及其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原位杂交技术进行实验研究,镜下计数大脑皮层及海马区BDNF及BDNFmRNA阳性神经元细胞数、阳性神经元细胞平均灰度.结果注射胆红素后4 h组与对照组相比皮层BDNF的表达降低,海马BDNF的表达变化不明显;8 h组表达均较同剂量4 h组增加.与对照组相比注射胆红素后BDNFmRNA的表达4 h、8 h组呈持续增加,且8 h组BDNFmRNA表达高于4 h组,并与时间、剂量存在一定关系.结论在胆红素脑病早期皮层BDNF表达降低,海马变化不明显,随损伤时间及程度加重表达增高;BDNFmRNA在胆红素脑病早期表达即增快,随损伤时间及程度加重进一步增高;实验提示BDNF在胆红素脑病时可能发挥其神经元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为了研究在中国云南流行的艾滋病毒I型(HIV=1)流行毒株的亚型类型与变异特征,进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为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血浆来源于云南省监测系统中的19例HIV-1感染者.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从19例患者血清中扩增HIV-1pol-gag共同拥有区片段并直接进行序列测定,所得序列用BioEdit和Mega软件进行亚型及系统发生树分析.结果 19例标本结果显示,12例为CRF08-BC、3例为CRF07-BC、1例为B型、3例为CRF01-AE型.19例毒株间的基因离散率都比较小,CRF08-BC亚型毒株间的基因离散率为2.45%,CRF07-BE亚型毒株间的基因离散率为2.16%;B亚型毒株为5.00%;CRF01-AE亚型毒株与来自泰国的流行CRF01-AE毒株AB032741、U51189的基因离散率分别为3.12%、3.22%.结论 上述结果表明,云南地区CRF-BC重组亚型已成为HIV-1流行病学优势亚型,结果基本上反映了我国HIV-1分子流行病学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