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目的:观察电烧伤大鼠血清诱导的单核细胞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水平,探讨其对单核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黏附作用的影响。方法:制做电烧伤大鼠模型,制备电烧伤大鼠血清,同时制备正常大鼠血清作为对照。采用夹心ELISA法检测正常大鼠血清和电烧伤大鼠血清中VEGF及其可溶性受体s Flt-1含量。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人单核细胞株THP-1细胞分为正常血清组和电烧伤血清组,ELISA法检测2组细胞上清液中VEGF和s Flt-1含量。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人单核细胞株THP-1细胞分为正常血清组、烧伤血清组、正常血清+阻断剂组和烧伤血清+阻断剂组。取培养3 h、6 h的THP-1细胞,加入单层血管内皮细胞株EA.hy926细胞,行单核-内皮细胞黏附检测。结果:大鼠电烧伤后血清VEGF水平较正常大鼠显著增加,s Flt-1水平较正常大鼠明显减少。电烧伤血清诱导THP-1细胞分泌VEGF,s Flt-1水平随之减少。电烧伤血清可促进单核细胞与内皮细胞的黏附作用,s Flt-1可抑制电烧伤血清诱导的单核细胞与内皮细胞的黏附作用。结论:电烧伤大鼠血清诱导单核细胞分泌VEGF,从而促进单核-内皮细胞黏附。阻断VEGF的生物学效应,可有效抑制单核-内皮细胞的黏附。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miR-192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中RB1基因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 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miR-192进行靶基因预测并分析其潜在靶基因RB1;将含有miR-192结合位点的RB1 mRNA 3′端非编码区(3′UTR)片段和在miR-192结合位点进行突变的RB1 3′UTR突变片段克隆至报告基因载体pMIR-Report luciferase vector,重组质粒分别命名为pMIR-RB1和pMIR-RB1-mut;将重组质粒、Beta-gal内参质粒和microRNA共转染HepG2细胞,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检测各实验组中细胞荧光素酶的表达;SYBR Green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分别在mRNA和蛋白水平检测miR-192对内源性RB1表达的调节作用.结果 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出89个miR-192的潜在靶基因,RB1基因是其中之一;测序验证重组质粒pMIR-RB1和pMIR-RB1-mut构建成功;过表达miR-192时,共转染pMIR-RB1质粒的细胞相对荧光素酶活性(4.80±0.36)较相应过表达miR-NC组(7.90±0.91)明显降低(P<0.05),而共转染pMIR-Luc或pMIR-RB1-mut质粒的细胞相对荧光素酶活性[pMIR-Luc:(7.68±1.04);pMIR-RB1-mut:(7.56±0.99)]较相应过表达miR-NC组[pMIR-Luc:(7.86±0.73);pMIR-RB1-mut:(7.82±1.05)]无显著差异;上调miR-192水平显著降低HepG2细胞中内源性RB1 mRNA[(0.56±0.10)vs (1.05±0.13)]和蛋白(47% vs 100%)的表达.结论 RB1基因是miR-192的一个靶基因,在HepG2细胞中,miR-192通过直接结合RB1 mRNA 3′UTR而负性调控RB1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3.
电烧伤是现代社会危害人们健康的严重创伤,截肢率和致残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反映肌肉损伤的相关指标对判定是否需要截肢可能具有一定预测价值.本研究中,笔者通过收集本单位收治的部分高压电烧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揭示影响高压电烧伤患者截肢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Hepatitis B virus(HBV)-induc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 is one of the most fre-quently occurring cancers.Hepadnaviral DNA integrations are considered to be essential agents which can promote the process of the hepatocarcinogenesis.More and more researches were designed to find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two.In this study,we investigated whether HBV DNA integration occurred at sites of DNA double-strand breaks(DSBs),one of the most detrimental DNA damage.An 18-bp I-SceI homing endonuclease recognition site...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 K/Akt)通路在缺氧血管内皮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1)常规培养人血管内皮细胞株EA.hy926细胞,取部分人血管内皮细胞株EA.hy926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正常对照组:置于气体成分体积分数5%二氧化碳培养箱中常规培养;缺氧组:置于气体成分体积分数1%氧气、5%二氧化碳和94%氮气的三气培养箱中进行缺氧培养。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正常对照组内皮细胞和缺氧处理3、6、24 h的内皮细胞中Akt活化状态(以pAkt/Akt值表示),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2)另取部分人血管内皮细胞株EA.hy926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缺氧组:培养方法同前,正常对照+阻断剂组:用含50μmol/L的LY294002(PI3 K/Akt阻断剂)的培养液常规培养内皮细胞;缺氧+阻断剂组:用含50μmol/L 的LY294002的培养液缺氧处理内皮细胞。均于培养3 h后收集内皮细胞,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对Akt活化状态与细胞凋亡率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LSD-t检验。结果(1)正常对照组细胞和缺氧处理3、6、24 h的内皮细胞pAkt/Akt值分别为0.67、0.79、0.34和0.35;正常内皮细胞和缺氧处理3、6、24 h 的内皮细胞凋亡率分别为(3.11±0.21)%、(4.57±0.85)%、(6.93±0.58)%、(9.96±2.6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96,P=0.030)。与正常对照组细胞比较,缺氧处理3、6 h的内皮细胞凋亡率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3、2.70,P=0.360、0.054);缺氧处理24 h的内皮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9,P=0.008)。(2)正常对照组、正常对照+阻断剂组、缺氧组、缺氧+阻断剂组培养3 h后细胞凋亡率为(2.39±0.50)%、(5.77±1.21)%、(3.76±1.05)%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HBx基因通过调节miR-192的表达影响人肝癌细胞株HepG2周期进展的机制.方法 流式细胞仪分析以下3组细胞的周期变化:HepG2/HBx细胞(HepG2细胞稳定转染HBx基因)、HepG2/pcDNA3.1细胞(HepG2细胞稳定转染空载体pcDNA3.1)以及HepG2细胞.3组细胞中miR-192的...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观察由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HBX)引起的HepG2细胞内Wnt诱导分泌型蛋白1 (WISP-1)的变化,探索HBV诱发肝癌的机制. 方法 收集肝癌、癌旁及正常肝组织标本,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标本中HBX和WISP-1的表达差异.设立2个实验组:稳定转染HBx基因的HepG2细胞(Gx)组和稳定转染空载体pc-DNA3.1(+)HepG2细胞(G0)组.同时用PCR和Western blot检测两组细胞中WISP-1的表达.计数资料样本率比较用x2检验;计量资料均数的比较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 结果 肝癌组织中WISP-1的表达阳性率为76.6%,较癌旁组织的23.4%及正常肝组织的0明显增高,x2=35.967,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Gx细胞中WISP-1 m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1170.33±41.26、240.33±11.37,与G0细胞中WISP-1的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水平265.34±27.47,40.33±7.09比较;t=31.625,F=600.565,P值均<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WISP-1基因在肝癌中呈高表达,HBV感染肝细胞后,其HBX可通过上调WISP-1的表达水平引起肝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