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隐性失血对接受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患者的术后恢复影响很大,虽然TKA手术过程均在止血带控制下完成,围手术期显性出血较少,但由于术后隐性失血较多,患者常出现贫血、血红蛋白的显著下降,术后输血是必不可少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Wiltse入路与传统后正中入路行胸腰椎骨折内固定取出术的疗效。方法将52例胸腰椎骨折术后需行内固定取出的患者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2组,分别采用Wiltse入路与传统后正中入路进行手术治疗,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的差异。结果2组患者均顺利取出内植物,无椎弓根螺钉断裂发生。Wiltse入路组患者手术时间(35.80±2.833)min、术中出血量(17.20±1.568)mL、术后引流量(20.33±1.988)mL及术后VAS评分(1.90±0.738)分,均明显低于传统后正中人路组的(55.33±2.769)min、(45.40±2.473)mL、(50.20±4.799)mL、(3.00±0.667)分(P〈0.05),Wiltse人路组疗效优于传统后正中入路组。结论Wihse人路行胸腰椎骨折内固定取出术,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术后VAS评分方面均明显优于传统后正中入路,手术创伤小、出血少、疼痛轻、恢复快,可作为胸腰椎骨折内固定取出的良好人路选择。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单侧椎弓根外入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治疗胸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07/2008-05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行单侧椎弓根外穿刺入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治疗患者38例(52椎),男12例,女26例;年龄55~72岁,平均60.3岁;34例为原发性骨质疏松,4例因其他疾病有半年以上激素服用历史.结合体检、MRI及X射线平片确定责任椎体,骨折部位为T_4~T_(12).采用目测类比评分对患者手术前后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观察病椎高度的恢复以及后凸畸形的矫正情况,骨水泥渗漏通过术中透视和术后平片观察,记录骨水泥渗漏位置和椎体外渗漏的并发症.结果:38例患者均安全完成手术,时间25~55 min,单椎体骨水泥注入量2.25~4.60 mL,平均(3.20±1.40)mL/椎.全部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6~24个月,平均9.5个月.36例(95%)背痛明显缓解,术后3 d及末次随访目测类比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复查X射线平片显示术后椎体前缘及中线高度较术前恢复明显(P<0.05),椎体中线高度矫正率为(50.90±34.60)%,而椎体后缘高度手术前后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o.05),冠状位X射线未发现椎体侧方楔形变增加.38例患者中有3例共5个椎体出现骨水泥渗漏,1例为经穿刺通道渗漏至椎体侧后缘,2例经椎体静脉系统渗漏至椎体侧方,但均未出现临床症状.患者术后第2天下地活动,第三四天出院,术后1个月恢复伤前的生活.无节段血管、脊髓等穿刺副损伤以及术中、术后肺栓塞、血管栓塞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经椎弓根外入路单侧椎体后凸成形是治疗胸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安全有效的方法,可有效恢复椎体高度、迅速缓解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外固定支架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骨盆骨折是严重的创伤造成,常因失血性休克和合并其他脏器损伤,使其死亡率甚至高达50%。近几十年由于对骨盆骨折的不断认识的加深,早期及时采用外固定支架对骨盆骨折的复位和有效的固定,控制了出血、减少了死亡率和致残率。本文总结了我院自1998年1月~2006年12月期间50例不稳定性骨盆骨折行外固定支架治疗的经验给予总结。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肘管综合征的发病原因、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对56例肘管综合征患者给以手术治疗,并对发病原因、治疗方法和随访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全部病例均随访,随访时间0.5—2年。其中尺神经功能恢复效果优38例,良12例,可4例,差2例.优良卒为89.28%。结论:肘管综合征应早期诊断,早期给以尺神经松解减压和前置手术,术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使用加压钢板内固定及外固定架(或)加有限内固定手术治疗复杂性肱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其并发症。方法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尤其是桡神经损伤)、二次手术的风险等,对其优缺点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皆获得了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0个月。使用加压钢板内固定组:手术时间长、软组织损伤重、术中出血量多、桡神经损伤多见、骨折临床愈合时间长、二次内固定取出手术风险大。结论对于复杂性肱骨干骨折的手术治疗,使用外固定架加有限内固定是临床使用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有限元分析的方法,研究一种新型腰椎峡部裂修复装置的生物力学性能。方法:采集一例健康志愿者腰椎CT数据进行三维重建,构建并验证L3~S1脊柱节段的非线性有限元模型(A),在此基础上,分别建立L5峡部裂模型(B)、椎弓根螺钉U形棒固定模型(C)、新型腰椎峡部裂修复装置固定模型(D)。将4种模型的S1椎体下表面的自由度进行约束,在L3椎体上表面分别施加500N的轴向压缩力和10N·m的力矩载荷来模拟腰椎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及左右旋转6种运动状态,比较各有限元模型在不同运动状态下的腰椎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L5棘突根部应力和峡部的轴向压力。结果:与相关文献数据比较,模型A在L4~L5,L5~S1节段的ROM与既往研究结果相近,证明本模型有效。在六种运动状态下,模型C和模型D的ROM比模型B分别下降了16.46%~55.98%、17.48%~40.65%;模型D的ROM比模型C平均大0.44°。相较于模型C,模型D在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及左右旋转时,L5棘突的最大应力分别减少了12.71%、54.95%、58.46%、53.97%、46.91%及72.34%...  相似文献   
8.
产后病治验     
何××,女,25岁。1988年10月5日因产后腹痛、恶露不下、小便艰涩、大便不解四日来诊。诊见:发热(38.5℃),头昏痛,口干喜冷饮,心烦易怒,恶露甚少,时而点滴全无,少腹胀满硬痛、拒按,小便艰涩不通,大便四日未下,舌质紫黯,苔黄糙少津,脉沉数有力。白细胞总数13.4×10~9/L,中性0.72。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单侧椎弓根外入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胸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s)的临床效果。方法:2004年7月~2008年5月采用行单侧经椎弓根外穿刺入路PKP治疗胸椎骨质疏松性VCFs患者38例;年龄55-72岁,平均60.3岁。结合体检、MRI及X线片确定责任椎体,骨折部位为T4-T12。手术前后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X线片测定,观察患者疼痛、病椎高度的恢复以及后凸畸形的矫正情况。结果:38例患者均安全完成手术,平均骨水泥注入量为3.2±1.4ml,随访6-24个月,平均9.5个月。术后背痛明显缓解,36例(95%)VAS评分获明显改善;椎体中线高度矫正率为50.9%,冠状位X线未发现椎体侧方楔形变增加。有3例共5个椎体出现骨水泥渗漏,但均未出现临床症状。结论:经椎弓根外入路单侧椎体后凸成形术是治疗胸椎骨质疏松性VCFs安全有效的方法,可有效恢复椎体高度、迅速缓解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金卫东  朱嬉  牛宁奎  詹学华 《宁夏医学杂志》2010,32(12):1152-1153,F0003
目的探讨改良Salter手术治疗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对平均年龄3.5岁的38例(52髋)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行改良Salter截骨术,术后髋人字石膏固定6周,功能训练1个月后下地行走。结果所有病例均得到随访,按照Mckay临床评价标准评价,其中优47髋,良4髋,中1髋,差0髋。结论改良Salter骨盆截骨术是治疗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