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观察孕期健康教育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宣教效果,提高孕妇预防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意识,减少孕妇孕期、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为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防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6月间我院产科住院的300例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150例,观察组予以孕期健康教育,对照组未予孕期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孕妇在孕期、产后出现压力性尿失禁的情况。结果观察组参加孕期健康教育后坚持盆底肌训练、返院咨询及坚持治疗的产妇人数均明显多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病人数及严重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孕期产妇进行科学规范的盆底肌训练方面的健康教育可以提高产妇对此病预防的积极性,减少孕妇孕期、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病率,值得医院孕期健康教育中心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摘 要〕 目的:探讨横纹肌联合平滑肌电刺激进行产后腹直肌分离治疗的疗效。 方法:选择 2019 年 1 月至 2019 年 12 月 期间产后 42 d 于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康复门诊检查的腹直肌分离距离> 2.0 cm 的妇女 135 例作为研究对 象,采取随机排列表分成为对照组、观察组 A 及观察组 B,每组 45 例。对照组予自主锻炼治疗,观察组 A 予横纹肌联合 平滑肌电刺激治疗,观察组 B 予单一横纹肌电刺激治疗,采取超声测量腹直肌分离距离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疼 痛程度,检查研究对象治疗前和治疗后腹直肌分离的距离及疼痛变化并且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经过 1 个月的治疗后, B 超测量观察组 A、B 的腹直肌分离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 A 较观察组 B 治疗后改善效果更明显,差异 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三组妇女 VAS 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三组妇女之间的 VAS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横纹肌电刺激治疗产后腹直肌分离临床效果良好, 采用横纹肌联合平滑肌电刺激治疗则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7月~2012年7月间在我科行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SUI的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常规的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并进行综合的护理干预。结果:治疗2个月后,150例患者Ⅰ类、Ⅱ类肌纤维电值均达到Ⅲ级,24 h排尿次数、日常生活及腹压增加后漏尿情况均有所改善;治疗后的盆底肌电位值由治疗前的(5.80±1.20)uV升高到(15.90±1.50)u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有效提高SUI患者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产后阴道内菌群构成的调查,探讨产后阴道微生态的特征。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1月在深圳市妇幼保健院足月阴道分娩且产后6~8周来院复查的妇女为产褥组,同期健康体检妇女100例为对照组,检测阴道分泌物清洁度、pH值及有无阴道毛滴虫、假丝酵母菌及菌群分布情况,探讨产后阴道微生态的特征。结果与健康妇女相比产褥期妇女阴道pH升高,清洁度下降, BV评分异常增多,阴道内乳酸杆菌检出率明显下降,阴道内优势菌由乳酸杆菌变为致病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妇女阴道微生态遭到严重破坏,应及早对产后复查的妇女进行阴道分泌物检测,并从微生态角度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恢复产后阴道微生态平衡,预防生殖道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产后门诊干预措施对产后妇女体重控制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深圳妇幼保健院2014年3月-2015年2月86例产妇,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2组患者均进行产后随访,干预组采取相应门诊干预措施控制产妇体重,对照组不加任何体重干预措施,观察两组随访期间内能量摄入、身体质量指数(BMI)、血清脂联素、瘦素等变化。结果干预组日摄入能量少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产妇问卷得分高于对照组产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BMI、脂联素、瘦素优于对照组水平,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门诊随访并干预对控制产后妇女体重有良好的效果,改善了产妇的健康状态,延缓了疾病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靶向抑制EZH2 表达对子宫内膜癌细胞生长及侵袭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
EZH2 在子宫内膜癌与癌旁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利用化学合成siRNA 转染子宫内膜细胞,靶向抑制EZH2 表达。
MTT、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改变。Boyden小室检测细胞侵袭情况的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周期因子
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表达改变。结果相比于癌旁子宫内膜组织,EZH2基因在子宫内膜癌中表达相对增高。SiRNA在
子宫内膜癌细胞中抑制EZH2 表达后,细胞增殖能力明显降低,且细胞周期也阻滞在G1期。Boyden 小室分析显示,在抑制
EZH2表达后,细胞的侵袭能力也明显降低。机制分析显示,在抑制EZH2表达后,细胞周期因子E2F1及MMP2表达明显降低,
而抑癌基因p21 表达明显升高。结论EZH2 在子宫内膜癌中表达明显升高。SiRNA 靶向抑制EZH2 之后通过下调E2F1、
MMP2及上调p21表达后,能明显减慢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和侵袭速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在不同孕周(孕中期、孕晚期)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水平的变化及其与糖代谢等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168例GDM患者(GDM组)及35例糖耐量正常孕妇(对照组)孕中期及孕晚期的血清RBP4、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不同孕期的体质量指数(BMI)数值等,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并进行比较,采用Pearson分析两组孕妇RBP4与以上指标的相关性,并对GDM组中孕晚期是否使用胰岛素情况进行分组,比较两组FINS、HOMA-IR、BMI、RBP4值。结果:①GDM组在孕中期及孕晚期时的FINS、HOMA-IR及RBP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②GDM组孕妇孕晚期RBP4值高于孕中期(P0.01),FPG及HOMA-IR值低于孕中期(P0.01)。对照组孕妇FPG、FINS、HOMA-IR、RBP4在孕中期与孕晚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两组孕妇血清RBP4在孕中期及孕晚期时与FINS及HOMA-IR均呈中度或高度正相关(r0.60,P0.01),而与BMI值及FPG均无相关性(P0.05)。孕中期仅GDM组孕妇血清RBP4值与服糖后1小时、2小时的血糖值呈低度正相关(r=0.16,r=0.23;P0.05),而对照组无相关性(P0.05)。结论:RBP4与胰岛素抵抗及GDM发病密切相关,RBP4数值不受即时空腹血糖高低的干扰,但可能反映出GDM孕妇服糖后糖代谢的紊乱,且随孕周增加其数值增高的现象,可能反映出GDM的发展程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前置胎盘患者发生产后出血的相关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0年8月间,在我院住院分娩的287例前置胎盘病例产前各相关因素及妊娠结局。结果高龄产妇、多次孕产史、剖官产史、中央型前置胎盘、有产前出血史、胎盘粘连或植入的前置胎盘孕妇与产后出血有显著相关性,中央型前置胎盘终止妊娠较晚者也与产后出血显著相关。结论对高危因素的前置胎盘病人应早诊断并适时、正确地处理,适时终止妊娠,尽可能降低该病对母婴的危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用于产妇产后盆底康复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于我院治疗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产妇3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0例。对照组行Kegel法盆底肌功能锻炼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方案。比较2组患者盆底肌力、盆腔器官脱垂分期以及尿失禁程度。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盆底肌Ⅰ类及Ⅱ类肌纤维肌力均优于对照组(t=10.732,P=0.029; t=12.061,P=0.026),盆腔器官脱垂分期轻于对照组(Z=-2.737,P=0.006),尿失禁程度轻于对照组(Z=-2.931,P=0.003)。 结论 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用于产妇产后盆底康复,能够促进患者盆底肌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盆腔器官脱垂以及尿失禁,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子宫内膜异位症 (endometriosis ,EMS)是生育期妇女的常见疾病 ,定义为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腔被覆粘膜以外的身体其他部位。EMS虽为良性病变 ,却具有类似恶性肿瘤的远处转移和种植生长能力。近年来 ,EMS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但至今为止其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普遍接受的看法认为 :EMS发生、发展的全过程都存在局部盆腔的炎症反应 ,并伴有腹腔内环境中免疫相关细胞功能的改变[1] 。1 EMS的病因学说1 1 子宫内膜种植学说 在众多的病因学说中 ,Sampson’s[2 ] 学说即内膜种植学说最早提出 ,目前已被广泛接受 ,它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