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6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归纳总结古代医籍中对于体质辨识的论述,发现古代医家通过人体形色舌脉等综合表现来判断其体质特点及类型,为指导人体养生和疾病的预防及治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民国以前中国历代医学古籍中更年期体质文献的研究,发现体质影响绝经年龄,同时绝经也影响更年期时女性的体质。女性更年期时体质的共性特点为肾虚、冲任不足及血少气余。通过调理肾、脾、肝三脏脏腑及经络可以有效地改善更年期时体质的偏颇状态,从而预防疾病的发生,减轻已有疾病的损害。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59岁。因检查发现腹部包块2个月余于1999年9月27日入院。病后无畏寒发热、盗汗;无咳嗽、咳痰;无腹痛;无尿频、尿急、尿痛;无阴道流血;体重无下降。绝经8年,孕6产5。过去史无特殊。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逆针灸关元穴对去卵巢大鼠下丘脑功能的调节机制。[方法]将3.5月龄SD雌性大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去卵巢模型组、逆灸组、逆针组。逆灸组、逆针组每周灸或针关元穴2次,共4周,4.5月龄时与去卵巢模型组同时行卵巢切除术,假手术组仅切除卵巢周围少量脂肪。采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方法,观察各组大鼠下丘脑弓状核、室旁核、视上核热休克蛋白70(HSP70)和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下丘脑弓状核、室旁核、视上核HSP70及HSP70mRNA表达均升高;与假手术组比较,去卵巢模型组、逆灸组、逆针组HSP70及HSP70mRNA表达均升高;与去卵巢模型组比较,逆灸组、逆针组弓状核HSP70mRNA、室旁核、视上核HSP70及HSP70mRNA表达呈下降趋势,其中逆灸组、逆针组弓状核HSP70mRNA显著下降(P0.01)。[结论]逆针灸关元穴能够影响去卵巢大鼠下丘脑不同核团HSP70及HSP70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可能是其调节更年期机体神经内分泌紊乱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5.
莫捷 《广西医学》2002,24(12):1988-1990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 ,也是人体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好发于 30~ 5 0岁的生育年龄妇女中。目前 ,手术治疗仍为子宫肌瘤的主要的治疗方法 ,但对妇女的身心及生活质量有一定的影响 ,近年来 ,对子宫肌瘤的非手术治疗越发受到关注 ,并取得一定的进展 ,现综述如下。1 子宫肌瘤的药物治疗子宫肌瘤是激素依赖性肿瘤 ,其发生与发展与雌激素 ( E)和孕激素 ( P)以及各肽类生长因子密切相关。 Brandon等( 1) 研究证实子宫肌瘤内雌激素受体 m RNA及其蛋白的表达高于周围正常肌组织 ,De Leo等 ( 2 )也发现肌瘤组织中雌激…  相似文献   
6.
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DIC)发病急骤 ,来势凶险 ,母婴病死率高。近 10多年来 ,虽对本症的认识不断深入 ,诊断抢救成功率逐渐提高 ,但对基层医院来说仍是棘手的问题 ,现将我院11例DIC治疗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91年 1月~ 2 0 0 2年 12月期间我院共抢救产科DIC 11例 ,同期住院孕产妇 8916例 ,发生率为 0 .12 %。年龄 2 4~ 3 7岁 ,平均 2 9.9岁。初产妇 7例 ,经产妇 4例 ,孕周2 7~ 41周 ,其中小于 2 8周 1例 ,3 3~ 3 6周 4例 ,3 7周以后 6例。1.2 诱发因素 重度妊高征 4例 ,胎盘早剥 3例 ,产后出血 2例 ,羊水…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预先针灸关元穴对更年期早期机体异常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方法以4月龄雌性SD大鼠为年轻对照组,将24只通过阴道涂片筛查的10月龄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采用自然老化法制备大鼠更年期模型。观察12月龄自然更年期大鼠子宫雌激素受体α(ER-α)和热休克蛋白70(HSP-70)表达的变化及逆针灸对其的影响。结果自然更年期大鼠的子宫ER-α表达逐渐下降(P0.01),逆灸和逆针都可使大鼠子宫ER-α的表达水平明显提高(P0.01)。自然更年期大鼠的子宫HSP-70表达波动升高(P0.01),逆灸和逆针都可使大鼠子宫HSP-70进一步升高(P0.05)。结论 12月龄自然更年期大鼠的子宫表达的ER-α减少,逆针灸可以通过提高子宫ER-α水平和HSP-70表达,从而保护子宫功能。  相似文献   
8.
九刺法为源于《灵枢.官针》篇的"输刺"、"远道刺"、"经刺"、"络刺"、"分刺"、"大泻刺"、"毛刺"、"巨刺"及"焠刺",是古代针灸临床用于不同病症的九种刺法。对1998-2007年九刺法临床应用及研究文献进行计量学研究,发现九刺法被广泛用于治疗肌肉骨骼、神经、循环、消化、皮肤等多个系统疾病,说明九刺法现代应用广泛,仍有较高的临床价值,需进一步研究、继承、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12月龄自然更年期大鼠体质量增长率、下丘脑和卵巢瘦素含量的变化及逆针灸关元穴对其的影响,探讨预先针灸对更年期早期机体异常的预防作用。[方法]通过阴道涂片筛查更年期雌性大鼠,以自然老化法获得大鼠更年期模型,以预先针灸关元穴为介入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瘦素水平,观察12月龄自然更年期大鼠体重增长率及下丘脑、卵巢瘦素含量及逆针灸对其的影响。[结果]自然更年期大鼠体质量呈正增长,下丘脑和卵巢瘦素水平升高(P<0.01)。逆针灸降低大鼠体质量增长率(P<0.01,P<0.05),并降低下丘脑和卵巢瘦素水平(P<0.01)。[结论]逆针灸可以通过改善更年期机体瘦素抵抗的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减缓更年期体脂的异常堆积和卵巢功能的减退。  相似文献   
10.
古代医家将针灸治未病思想广泛应用在预防及治疗外感伤寒、温病、中风、哮喘、消渴、脚气、疟疾等内科疾病方面,在人体未病时、疾病的先兆期和早期、疾病发作间期介入针灸的方法,可以有效地预防疾病的发生,减轻随后疾病的损害程度,为现代临床应用针灸治未病的思想及方法防治内科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