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5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2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9 毫秒
1.
本文通过透射电镜观察水泡绦虫成虫体壁的结构,发现成虫体壁密布微毛并具纤毛,微毛顶端棘突系条状结晶蛋白。皮层基质区有许多液泡,内含颗粒或脂滴及不定形的基质。皮下层为有核细胞区,富有细胞器,实质中有较多电子致密细胞和核周体,并向皮层发出大小不等的胞质通道,构成一个片层状的管网结构,显示体壁能取代肠管的特殊功能。  相似文献   
2.
用电镜观察有缘绦虫节片的超薄切片样本,见有突出于体表的钩状体棘,有的呈倒钩形,具有质膜及外套,顶端体棘电子致密度较高,近基端有电子致密环。体棘呈尖齿状,其下端深入于基质膜。虫体体表具纤毛,周围排列9组成对的微管,中央有2根分开的微管,每根纤毛的断面排列整齐似蜂窝状,每个纤毛细胞上约有200根纤毛。外层下有含空泡的基质区,为无核胞  相似文献   
3.
自从1912年Bass等首次报道体外培养恶性疟原虫P.falciparum(P.f)以来,不少学者先后作了种种努力,都只能取得生活周期二、三代的增殖,经60多年不断的实验,至1976年Trager等的研究获得重大突破,P.f体外连续培养获得成功,被认为是疟原虫研究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的成功为研究疟原虫提供了重要来源,推动了对P.f的生理、生化研究、裂殖子侵入红细胞的过程及疟原虫亚显微结构的观察、微量法体外筛选抗疟药及抗药性体外微量测定技术的应用,并掀起了制备疟原虫疫苗的研究高潮。我们参照Trager的蜡烛缸法进行P.f体外培养感染率达12.74%,并以常温以下温度进行培养,取得P.f在体外存活的最低温度和最长时限的数据。现将实验结果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为对疟原虫进行有关研究提供长期的来源,我们对约氏疟原虫(Plasmodium yoelii,下简称 P.y)进行了低温保存及其在感染的小鼠体内自然消长的观察,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一、材料实验动物系本院动物室从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引入的昆明株品系繁殖的小鼠,每只重18  相似文献   
5.
对确诊为腹泻病患儿214例进行粪便中人芽囊原虫的检测,阳性患儿31例,总检出率14%。对检出虫体进行体外培养,在光镜、电镜下观察其生活史,培养后虫体为空泡和阿米巴2型,并以二分裂繁殖。证实该虫体是导致本地区婴幼儿感染性腹泻肠道内病原之一。  相似文献   
6.
扁头圆线虫的寄生世代雌性成虫、自由生活的雌雄成虫、感染性幼虫以及第一期杆状幼虫的体表结构是通过扫描电镜研究的。本虫是在野犬体内发现,用幼犬继代保存下来的。为了得到感染性幼虫及自由世代成虫,对感染幼犬的大便在实验管作泸纸培养,感染性幼虫是将水底沉降物收集起来,自由世代成虫是将培养试验管内装满温水,采用温水中诱出搜集的方法。为了得到刚孵化的幼虫,从感染的幼犬粪便用饱和盐水漂浮法回收虫卵,充分水洗后,装入有水的培养皿中孵化得到。通过上述方法获得的各期虫体,用2.5%戊二醛处理2小时以上,后用1%锇酸固定1小  相似文献   
7.
孟氏裂头绦虫是Manson氏于1882年在中国人的尸体检出,翌年Cobbold氏把它命名为舌头孟氏绦虫。最早的是1881年Scheube氏在京都从一个28岁男子的尿道排出时取得,1886年Leuckart氏把它命名为孟氏裂头绦虫。这两人所发现的绦虫幼虫为裂头蚴。此后,在世界各地从人体发现的孟氏裂头绦虫都是组织中的裂头蚴,过去一般认为人体没有成虫的寄  相似文献   
8.
<正> 间日疟原虫对氯喹尚无抗性的征象,但只用氯喹治疗或氯喹加伯喹治疗间日疟原虫病人的复发率各 地报道不一。巴布新几内亚的溪桑株间日疟和一些泰国株间日疟已需用高于常用量的伯喹治疗。故于疟疾流行季节对闽北的建阳、崇安县进行调查及测试。  相似文献   
9.
查明十二指肠钩虫和美洲钩虫两种虫种的地理分布,对合理选择驱虫药,消灭钩虫病具有重要意义。1975~1978年选择近几年未集体驱虫、以旱地作物为主的生产队为调查点,对一岁以上的居民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进行粪检,钩虫卵阳性者再作幼虫培养,鉴别虫种,计算其比例。12个县(市)4,008人的钩虫卵阳性率为14.3~73.1%,每克粪便孵出的幼虫数为  相似文献   
10.
近十余年国内外曾合成并介绍了几种新的抗钩虫药物,认为每种药物的疗效都有所提高,毒性也较低,原有一些驱钩药已逐渐不再使用。我组近几年来,对双萘羟酸噻嘧啶、左旋咪唑、四咪唑及灭虫宁四种药物试以不同的剂量和用法进行观察和评价,现报告如下。药物与检查方法一、药物 1.噻嘧啶为一种黄色无味不溶于水的结晶,国外商品名为“Antiminth”。我国商品称为“抗虫灵”,为浙江杭州第一制药厂1974年产品,批号741047,每片含基质100毫克。 2.左旋咪唑为一种白色性质稳定易溶于水的结晶,但在碱水中易分解变质,国外商品名为“Ke—trox”,我国商品称为“驱钩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