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6篇
眼科学   3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胡运韬  马志中 《眼科》2010,19(1):66-66
很多西文杂志发表的文章中视力的表达多采用Snellen视力,而国内由于普遍采用的小数视力表和对数视力表,因此习惯使用小数或对数视力来表达。这两种视力表与Snellen视力表没有行与行一对一的对应关系。勉强把小数(或对数)视力表测得的视力近似地换算成Snellen视力会产生误差,也缺乏科学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疗法和联合视神经骨管减压治疗外伤性视神经病变的疗效和时机。方法 外伤性视神经病变21例(21眼),甲泼尼龙(1~30mg/kg)加入5%葡萄糖溶液500ml静脉滴注3~5d,1/d。其中,2例在窥镜下经鼻窦行视神经骨管减压并视神经鞘膜切开,1例经颅行视神经骨管减压并视神经鞘膜切开。结果 视力提高≥0.1者7例;视力提高<0.1或仅视野扩大者5例;视力无进步者9例;总有效率57.1%。伤后1周内就诊,有效率75%;1~2周就诊,有效率55.6%;2周以后就诊,有效率25%。结论视神经受损的严重程度和救治是否及时决定着伤眼的视力预后,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救治视神经损伤的方法,联合手术减压是否效果更好尚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3.
视网膜静脉微穿刺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视网膜静脉微穿刺介入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技术方法、并发症及其处理措施,观察疗效。方法:利用自行研制的超显微手术系统,实现活体视网膜静脉微穿刺;采和光动力学方法建立视网膜静脉阻塞动物模型,在阻塞的视网膜静脉内注入溶栓剂tPA,观察溶栓效果和术中、术后视网膜及其血管改变。结果:超显微手术系统能够实现稳定的视网膜血管微穿刺,并向血管内持续注药。在视网膜静脉血栓形成早期,该方法能使血栓迅速溶解脱落,疏通血管,恢复静脉血流。病理结果显示,视网膜静脉微穿刺介入溶栓后,不但能够逆转视网膜静脉阻塞的 病理改变,而且对视网膜及其血管无明显损伤。结论:视网膜静脉微穿刺,注入溶栓可能为视网膜静脉阻塞早期治疗提供一条新途径。该技术的不断完善,不仅可望用于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治疗,而且还可用于清除视网膜下出血、视网膜组织活检、视网膜肿瘤介入治疗以及视网膜细胞移植等操作精度较高的手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选择性干扰黄斑区Mueller细胞,试图建立特发性黄斑旁毛细血管扩张症(idiopathic perifoveal telangiectasis,IPT)动物模型。方法:恒河猴12只随机分为6组,前3组单眼视网膜下注入DL—α—AAA(DL—α-aminoadipic acid)5,10,50mmol/L30μL,后3组单眼玻璃体腔分别注入DL—α—AAA16,50,80mmol/L100μL。术前1wk及术后6,12wk行眼底彩色照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黄斑自发荧光、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多焦视网膜电图(muhifocal electroretinogram,mfERG)检测,并摘除眼球行光镜检查。结果:视网膜下5,10mmol/LDL—α—AAA及玻璃体腔50mmol/LDL-α-AAA,给药后6wk均出现IPT且OCT和光镜亦有相应病理改变;视网膜下50mmol/LDL—α—AAA,及玻璃体腔80mmol/LDL-α-AAA,病理损伤严重但未出现IPT。结论:视网膜下5~10mmol/LDL-α-AAA、玻璃体腔50mmol/LDL-α-AAA均可诱发IPT。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4种抗原修复法对视网膜组织抗原修复的效果。方法分别应用胰蛋白酶消化、高压加热、水浴加热和微波法对视网膜组织切片进行抗原修复,比较400例胞内视黄醛结合蛋白(CRALBP)、视紫红质和视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效果。结果4种方法对3种蛋白的阳性表达无影响(P〉0.05),但在组织完整性和背景染色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胰蛋白酶消化法效果稳定,抗原表达强,背景清晰,组织完整。而高压加热、水浴加热和微波修复导致组织脱失皱褶、细胞核龟裂,且背景染色强。结论在视网膜组织病理学检测中,胰蛋白酶消化法是较理想的抗原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建立SD 大鼠视神经不同程度损伤模型,进行 MEMRI 检查,判断MEMRI 用 于反映视神经损伤部位及程度的可行性。 方法: 运用三种不同力量反向镊钳夹SD 大鼠球后2mm 处视神经10s ,建立不同程度视神经损伤模型。运用荧光金逆行标记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方法,检验模型的可靠性。在视神经伤后的 1d,14d 和28d 对不同程度损伤模型进行MEMRI 检查,采集视神经走行上视神经发出处和视交叉前的CNR值,进行系列比较。结果:对不同钳夹力损伤视神经后2w 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行FG 标记,RGC数目分别为1649 ± 6 3/mm2、637±40/mm2和123±44/mm2,三组的损伤程度存在明显差异。损伤点前视神经的CNR值在伤后第1 天明显增高,损伤越重,CNR值反而越高;伤后第14天和28天,CNR下降且与损伤程度相对应。损伤点后的CNR值在伤后下降且与损伤程度对应。 结论: MEMRI 是一种可靠活体视神经示踪技术,有望用于外伤性视神经病变的诊断,包括对损伤部位和损伤程度的判断。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探索累及后节的开放性眼外伤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最佳时机.方法 系列病例研究.截至2009年12月,共有32例(32眼)眼球穿通伤开放Ⅲ区的病例从眼外伤玻璃体手术(EIVS)病例数据库中选定根据外伤发生至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间隔时间(简称伤-术时间)分为3组:4~14 d组(12眼),15~28 d组(11眼),≥29 d组(9眼).评估手术时机对预后的影响,预后分为满意的视力预后(>4/200)和不满意的视力预后(无光感~4/200),数据采用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和Spearman秩相关检验进行分析.结果 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发生的可能性随着伤-术时间的增加而增大(r=0.622,P<O.01).满意的视力结局眼在3组分别为9眼、4眼和1眼.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满意视力结局的可能性随着伤-术时间的增加而降低(r=-0.468,P<0.01).4~14 d组和≥29 d组之间视力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14 d组、15~28 d组和≥29 d组玻璃体手术后视力改善率分别为83.3%、45.5%和12.5%.视力改善率与伤-术时问之间呈负相关(r=-0.532,P<0.01).结论 PVR发生的可能性随着伤-术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对累及后节的开放性眼外伤建议在伤后2周内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相似文献   
9.
去药店买药,经常看到在琳琅满目的眼药水身边零散地放着一些金霉素、红霉素眼药膏,和那些外表光鲜的眼药水相比,眼药膏似乎已成了“昨日黄花”,再也不能引起人们的购买欲。眼药膏真的该退休了吗?  相似文献   
10.
将微控操作技术运用到现代眼科显微手术中 ,创建一种微控操作的眼部超显微手术 ,是近年来眼科界提出的新概念[1] 。目前已利用该技术实现了微创清除视网膜下出血[1] 、活体视网膜血管测压[2 5] 、视网膜组织活检[6] 及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介入治疗[7,8] 。其中 ,通过视网膜静脉微穿刺 ,注入微量溶栓剂 ,介入性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 ,有着巨大的临床应用潜力。但是 ,我们在研究中发现 ,视网膜组织和血管有一定的韧性 ,穿刺针缓慢推进不易刺入管腔 ,如果行程过大 ,又易导致血管贯穿。因此 ,要求穿刺针以快速且行程极小的动作 ,准确刺入管腔 ,又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