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1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了解引起新生儿晚期黄疸患者人巨细胞病毒(HCMV)gB基因型的分布,探讨HCMVgB基因多态性与黄疸之间的关系。结论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本院新生儿科98例晚期黄疸新生儿标本HCMV-DNA含量,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扩增阳性标本HCMVgB基因,并进行DNA测序,绘制种系进化树。利用HinfⅠ和RsaⅠ对gB基因进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结果 30例晚期黄疸新生儿HCMV荧光定量PCR检测阳性,阳性率为30.6%。种系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gB基因分为4个基因型,gB1型15株(50%),gB2型5株(16.7%),gB3型9株(30.0%),gB1/3混合型1株(3.3%)。以HCMV实验室标准株AD169作为参考,将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gB1型同源性为94.7%~95.0%,gB2型同源性93.1%~93.4%,gB3型同源性94.7%,gB1/3型同源性93.7%。RFLP分析将gB基因分为4个基因型,分型结果与种系进化树分型一致。结论 HCMV感染是导致新生儿晚期黄疸的原因之一;gB基因的DNA序列比较保守,但仍存在一定的多态性,晚期黄疸新生儿中HCMV感染以gB1、gB3型为主。  相似文献   
2.
1材料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2006年10月-2007年2月来我院新生儿科门诊以黄疸症状就诊,选取血清总胆红素测定大于256 μmaol/L的新生儿100例,年龄12-60天,平均年龄(30.2±10.0)天,用无菌试管取他们喂养的母乳4 ml,于-20℃保存.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引起新生儿晚期黄疸的人巨细胞病毒(HCMV)UL144基因多态性,预测UL144基因各型编码蛋白的B细胞优势表位。方法应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晚期黄疸新生儿标本HCMV-DNA含量,采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扩增阳性标本HCMV UL144基因开放读码框(ORF),结果进行双向DNA测序,绘制种系进化树对HCMV感染患儿UL144基因进行分型。结合亲水性参数、可及性参数、抗原性参数、柔韧性参数及二级结构方案对HCMV UL144基因编码各型蛋白的B细胞表位进行预测,参照已建立的预测方法综合评价B细胞优势表位。结果①30例晚期黄疸新生儿荧光定量PCR检测阳性,其中28例UL144基因扩增阳性。②28株UL144基因与Toledo株进行同源性比较,核苷酸水平为80.4%~99.2%,氨基酸水平为78.9%~98.8%。种系进化树分析显示感染患儿标本UL144基因可分为3个基因型,G1型7株(25%),G2型7株(25%),G3型14株(50%)。③HCMV UL144基因G1型和G2型B细胞表位均位于编码蛋白N段109-119位,G3型于氨基酸116位缺失一个谷氨酰胺,B细胞表位位于编码蛋白N段109-118位。结论①HCMV UL144基因的DNA序列呈高度多态性,但B细胞表位预测高度保守;②UL144 G3型氨基酸N段116位(Q)位点缺失可能改变该抗原表位的抗原性。  相似文献   
4.
荧光定量RT—PCR检测肠道病毒71型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足口病及相关临床综合征是危害儿童健康的重要疾病。自20世纪60年代逐渐明确其病原体以来,手足口病已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多次暴发或流行,累及地域广泛、人口众多。Cox.A4、A5、A9、A10、A16,Cox.B5和EV71型等多种肠道病毒均可引起手足口病,但EV71和Cox.A16是引起手足口病的主要的病原体,常相伴造成手足口病的暴发或流行。及时检测EV71和Cox.A16,为临床医生提供必要的实验诊断依据。用荧光定量RT-PCR进行检测了我院收治的儿童手足口病患者标本中EV71和Cox.A16。  相似文献   
5.
Klotho基因是一种与人类衰老密切相关的新基因,其主要在肾脏和脑脉络膜中表达,其分泌性蛋白是一种与衰老有关的激素,为此推测该基因表达可能对衰老相关性疾病(如老年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等)的发生发展起作用。本文就该基因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晚期黄疸人巨细胞病毒gB基因分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引起新生儿晚期黄疸患者人巨细胞病毒(HCMV)gB基因型的分布,探讨HCMVgB基因多态性与黄疸之间的关系。结论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本院新生儿科98例晚期黄疸新生儿标本HCMV-DNA含量,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扩增阳性标本HCMVgB基因,并进行DNA测序,绘制种系进化树。利用HinfⅠ和RsaⅠ对gB基因进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结果 30例晚期黄疸新生儿HCMV荧光定量PCR检测阳性,阳性率为30.6%。种系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gB基因分为4个基因型,gB1型15株(50%),gB2型5株(16.7%),gB3型9株(30.0%),gB1/3混合型1株(3.3%)。以HCMV实验室标准株AD169作为参考,将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gB1型同源性为94.7%~95.0%,gB2型同源性93.1%~93.4%,gB3型同源性94.7%,gB1/3型同源性93.7%。RFLP分析将gB基因分为4个基因型,分型结果与种系进化树分型一致。结论 HCMV感染是导致新生儿晚期黄疸的原因之一;gB基因的DNA序列比较保守,但仍存在一定的多态性,晚期黄疸新生儿中HCMV感染以gB1、gB3型为主。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引起新生儿晚期黄疸的人巨细胞病毒(HCMV)UL144基因多态性,预测UL144基因各型编码蛋白的T细胞CTL表位。方法应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晚期黄疸新生儿标本HCMV-DNA含量,采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扩增阳性标本HCMV UL144基因开放读码框(ORF),结果进行双向DNA测序,绘制种系进化树对HCMV感染患儿UL144基因进行分型。应用SYFPEITHI和NetCTL方案预测HCMV UL144基因编码蛋白各临床株T细胞CTL表位。结果①30例晚期黄疸新生儿荧光定量PCR检测阳性,其中28例UL144基因扩增阳性。②28株UL144基因与Toledo株进行同源性比较,核苷酸水平为80.4%~99.2%,氨基酸水平为78.9%~98.8%。种系进化树分析显示感染患儿标本UL144基因可分为3个基因型,G1型7株(25%),其中G1a3株,G1b3株,G1c1株,G2型7株(25%),G3型14株(50%)。③初步筛选出UL144基因各型T细胞CTL表位:G1a:YTYFSTPGV或HTYFSTPGV;G1b:HTYFSTPGV;G1c:YTSFSISGV;G2:TLCPNGTYL或TLCPNGTYL和HTLFSTPGV;G3:TLCPNGTYV。结论①HCMV UL144基因的DNA序列具有高度多态性,晚期黄疸新生儿中HCMV感染以G3型为主。②各型编码蛋白的T细胞CTL表位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8.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是严重的心律失常,常是引起心脏猝死的原因之一。我院自2000年以来经动态心电图(Holter)监测1126例次,发现室性心律失常654例次,其中检查出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89例次,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供应室工作车细菌污染调查及消毒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供应室发物车与回收车工作后细菌污染情况,防止供应室与临床科室发生交叉感染。方法:按《医院消毒卫生标准》对供应室工作车物体表面进行监测。结果:回收车工作后细菌污染明显高于发物车,两车污染情况比较P<0.001,用500mg/L 921消毒处理后,平均有效灭菌率为93.71%。结论:供应室的工作车应定期进行消毒处理。  相似文献   
10.
地戈辛合并小剂量倍他乐克治疗心力衰竭伴快速室率房颤疗效观察胡兴文林依明(四川省武胜县医院638450)倍他乐克是一种新型的选择性的β1受体阻滞剂,临床广泛用于高血压病、心绞痛,我院从1994年以来应用地戈辛合并小剂量的倍他乐克治疗26例心力衰竭伴快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