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29篇
临床医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5篇
肿瘤学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背景肿瘤患者体内的抗肿瘤免疫受到抑制.增强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lymphocyte,CTL)的活性是提高过继免疫治疗效果,促进肿瘤康复的有效途径之一.目的对转导肿瘤坏死因子(TNF-α)基因的CTL的生物学特性及抗肿瘤活性进行研究,探讨细胞因子基因疗法和过继免疫治疗肿瘤的新途径.设计随机区组实验研究.地点和对象实验在广西医科大学医学实验中心完成.从人肝细胞癌组织中分离淋巴细胞,用BEL7407和IFN-r诱导得到CTL.BALB/c裸小鼠28只,雄性,4~6周龄,体质量18~20 g,购自北京医科大学实验动物科学部(SPF级,合格证书医动字第01-3048号)干预用重组反转录病毒载体介导对CTL进行TNF-α基因转导.于每只裸鼠右前肢腋窝皮下注射注射BEL7404,建立荷瘤裸鼠模型,28只裸鼠按体质量分为4组,每组7只.观察转基因CTL对肿瘤原位(右前肢腋窝)及异位(左前肢腋窝皮下)注射治疗效果,分别用生理盐水注射治疗作对照. 主要观察指标①检测TNF-α基因转导前后CTL的生长形态,增殖能力,TNF-α分泌量、细胞表型.②体外不同作用时间和效靶比浓度对BEL7404的杀伤效应.③各实验组的肿瘤生成时间,生长速度及肿瘤生成率.结果转基因CTL的生长形态、增殖活性及细胞表型与CTL相似,但具有持续、高效表达TNF-α的能力,72 h表达量达410 ng/L.转基因CTL对BEL7404具有较高的体外杀伤作用,其杀伤活性与作用时间及效靶细胞比正向相关.当效靶比达201时,杀伤活性接近100%.效靶比浓度为51和201时转基因CTL的杀伤活性高于CIL(q=7.965 8,4.189 7,P<0.05).转基因CTL对荷瘤裸鼠肿瘤生长部位进行过继免疫后,移植瘤的生成延迟、生长减慢,成瘤率降低,与异位注射及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转基因CTL可持续表达的TNF-α,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转基因CTL构建为肿瘤过继免疫治疗提供新型的效应细胞,对防治肿瘤转移和复发,促进肿瘤康复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后再次手术的原因、总结处理策略,以提高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5年12月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后因各种原因于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外科再次手术治疗的60例患儿临床资料,对其再手术原因进行分析、对手术方式及疗效进行总结。结果 60例患儿再次手术原因分别为:便秘复发28例(46.7%),吻合口漏20例(33.3%),粘连性肠梗阻7例(11.7%),其他原因5例。首次手术年龄1岁患儿与≥1岁患儿术后便秘复发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88,P0.05),先天性巨结肠不同的首次根治手术方式间再次手术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390,P=0.222)。再次手术后死亡1例。48例获1~11年随访,其中44例排便功能良好,1~3次/d;4例大便次数多,5~11次/d,有少量肛周污粪。13例术后出现小肠结肠炎,经保守治疗后好转,无大便失禁患儿。结论术后便秘复发、吻合口漏是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后再次手术的主要原因,再次手术效果良好,Soave术式安全有效,为便秘复发后再次手术常用术式。患儿手术年龄与便秘复发无明显相关性,先天性巨结肠首次手术方式与是否需再次手术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背景:肿瘤患者体内的抗肿瘤免疫受到抑制。增强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CTL)的活性是提高过继免疫治疗效果,促进肿瘤康复的有效途径之一。目的:对转导肿瘤坏死因子(TNF-α)基因的CTL的生物学特性及抗肿瘤活性进行研究,探讨细胞因子基因疗法和过继免疫治疗肿瘤的新途径。设计:随机区组实验研究。地点和对象:实验在广西医科大学医学实验中心完成。从人肝细胞癌组织中分离淋巴细胞,用BEL7404和IFN-r诱导得到CTL。BALB/c裸小鼠28只。雄性,4∽6周龄,体质量18~20g,购自北京医科大学实验动物科学部(SPF级,合格证书:医动字第01-3048号) 干预:用重组反转录病毒载体介导对CTL进行TNF-a基因转导。于每只裸鼠右前肢腋窝皮下注射注射BEL7404建立荷瘤裸鼠模型,28只裸鼠按体质量分为4组,每组7只。观察转基因CTL对肿瘤原位(右前肢腋窝)及异位(左前肢腋窝皮下)注射治疗效果,分别用生理盐水注射治疗作对照。主要观察指标:①检测TNF-a基因转导前后CTL的生长形态,增殖能力。TNF-a分泌量、细胞表型。②体外不同作用时间和效靶比浓度对BEk7404的杀伤效应。③各实验组的肿瘤生成时间,生长速度及肿瘤生成率。结果:转基因CTL的生长形态、增殖活性及细胞表型与CTL相似,但具有持续、高效表达TNF-a的能力,72h表达量达410ng/L。转基因CTL对BEL7404具有较高的体外杀伤作用,其杀伤活性与作用时间及效靶细胞比正向相关。当效靶比达20:1时,杀伤活性接近100%。效靶比浓度为5:1和20:1时转基因CTL的杀伤活性高于CIL(q=7.9658,4.1897.P<0.05)。转基因CTL对荷瘤裸鼠肿瘤生长部位进行过继免疫后,移植瘤的生成延迟、生长减慢,成瘤率降低,与异位注射及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转基因CTL可持续表达的TNF-a,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转基因CTL构建为肿瘤过继免疫治疗提供新型的效应细胞,对防治肿瘤转移和复发,促进肿瘤康复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筋膜瓣技术在尿道下裂术中应用于创面修复的方法及可行性。方法收集先天性尿道下裂中需行尿道重建的患儿603例,年龄2~18岁。486例为首次手术病例,117例为再次手术病例。按尿道下裂病变特点分别采用Mathieu、带蒂岛状皮瓣法、Snodgrass、Duckett、Duckett+Duplay、Duplay、Thiersch术及膀胱黏膜法等重建尿道。按治疗年限及尿道创面覆盖方法分为筋膜瓣组360例(分别应用尿道自身筋膜瓣、阴茎旋转筋膜瓣、阴茎去上皮筋膜瓣、阴囊轴形筋膜瓣及任意筋膜瓣覆盖新建尿道,再行皮瓣转移错位缝合覆盖阴茎创面)和皮瓣组243例(直接应用皮瓣转移覆盖阴茎创面)。患儿均采用相同缝线及尿道支架材料。术后抗炎,10~14 d拔管。结果各种尿道重建术式中筋膜瓣组尿瘘的发生率均低于皮瓣组。除Duplay及膀胱黏膜法两术式外,其余术式2组尿瘘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0.05)。筋膜瓣组37例发生尿瘘,无尿道全程裂开等严重并发症病例,总尿瘘率为10.3%;皮瓣组77例发生尿瘘,其中17例新建尿道全程裂开,总尿瘘率为31.7%,2组总尿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筋膜瓣技术适用性广、取材灵活,可为尿道提供良好的组织覆盖,有效避免尿瘘的发生,可作为尿道下裂术中创面修复的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尿道下裂分期修复的价值及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重型及复杂性尿道下裂163例.按手术方式分为2组,分期修复组:阴茎下曲矫正及尿道重建分期完成,共46例,其中重型尿道下裂31例,复杂性尿道下裂15例.一期修复组(对照组):阴茎下曲矫正及尿道重建一期完成,共117例,其中重型尿道下裂108例,复杂性尿道下裂9例.结果 分期修复组中阴茎严重畸形及局部修复材料缺乏等不利因素多见,其修复条件较一期修复组差.重型尿道下裂分期修复组远期阴茎下曲的发生率明显低于一期修复组(P<0.05),分期修复组仅1例有轻度阴茎下曲(3.2%),而一期修复组23例出现阴茎下曲(21.3%),7例合并阴茎扭转,其中20例于阴茎腹侧可及弓弦状短缩的尿道,19例再次手术(17.6%).2组尿瘘、尿道狭窄及尿道憩室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复杂性尿道下裂分期修复组尿瘘的发生率明显低于一期修复组,尿瘘率分别为20.0%和66.7%(P<0.05).远期阴茎下曲、尿道狭窄及尿道憩室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分期修复手术相对简单,效果好,适用于重型或复杂性尿道下裂的矫治,尤其是修复条件不良的病例.术式的选择应根据阴茎及其皮肤条件,结合术者自身技术及经验进行,避免勉强而为的一期修复手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儿脊髓纵裂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1年5月作者收治的9例脊髓纵裂患儿临床资料,年龄2个月至6岁,平均年龄17个月。出现症状时间平均7个月。临床表现有背侧中线皮肤病损7例,脊柱畸形4例,下肢功能障碍及畸形4例,排尿障碍6例,排便障碍5例,下肢疼痛1例。6例术前经CT或MRI检查确诊,3例为术中发现。Pang分型:Ⅰ型6例,Ⅱ型3例。所有病例均合并终丝栓系,合并其它脊髓畸形6例,包括脊髓脊膜膨出2例,脊髓脂肪瘤3例,皮样囊肿1例。所有病例均行手术治疗,切除脊髓分隔,同时解除合并的其它脊髓栓系畸形。结果9例患儿中,5例痊愈,所有神经症状消失,3例显著改善,1例好转,无症状加重及无效病例。结论小儿脊髓纵裂多合并其它脊髓畸形,临床表现不典型。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肝门肠吻合术(Kasai手术)治疗胆道闭锁的效果并总结治疗经验.方法 对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集中收治并采用统一的治疗方案进行Kasai手术的Ⅲ型胆道闭锁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进行Kasai手术的126例有112例(89.7%)获得完整随访.术后有70例黄疸清除,总黄疸清除率为62.5%,黄疸清除率在手术年龄≤60 d、60~90 d(包含90d)、90~120 d、>120 d组分别为72.0%、80.5%、60.0%和19.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胆管炎发生率为30.4%(34/112),黄疸清除组(15例)的胆管炎发生率(21.4%)低于未清除组(19例,45.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8例(60.7%)出现持续肝纤维化,在各因素中分组中手术年龄>90 d、黄疸未清除和胆管炎发作的病例,出现持续肝纤维化的比率较高(分别为93.5%,100%和5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1年和2年自体肝生存率分别为64.9%和61.8%.单因素生存分析发现,患儿手术年龄、术后黄疸消退与否、胆管炎发作与否以及肝纤维化活动情况是影响自体肝生存的相关因素(P<0.05).结论 术后黄疸清除和胆管炎发作与否以及自体肝生存时间是胆道闭锁Kasai手术的评价指标,手术年龄≤90d,术后黄疸清除和较少的胆管炎发作有利于术后自体肝生存.  相似文献   
8.
1999年 1月 1日至 2 0 0 1年 1 2月 1日 ,我科共收治小儿淋巴管瘤 6 2例 ,均行手术切除 ,术后 1 1例出现淋巴管漏 ,经切口内灌注或局部注射平阳霉素治疗 ,效果较好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 1例淋巴管漏患儿中 ,男 8例 ,女 3例 ,年龄 1个月至 1 0岁。淋巴管瘤位置 :头颈部 6例 ,躯干 3例 ,四肢 2例。淋巴管瘤类型 :囊状 5例 ,海绵状 4例 ,毛细淋巴管瘤 2例。1 .2 方法 :平阳霉素 8m g用生理盐水 8ml稀释成浓度为1 g/L 药液 ,从引流管内灌入或用注射器分多点注入 ,观察 1周 ,如未愈 ,再重复进行一次 ,总量不超过 5 m g/k…  相似文献   
9.
20 0 2年 1月至 2 0 0 2年 5月 ,我科采用经肛门巨结肠根治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症 4例 ,乙状结肠冗长症 1例 ,近期效果良好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4例巨结肠患儿均为男性 ,年龄分别为 2 1 d、4 0 d、4个月、1 0个月。均有胎粪排出延迟 ,反复便秘 ,腹胀病史 ,均经钡灌肠检查证实为常见型巨结肠 ,1例乙状结肠冗长症 ,为女性 ,7岁。术前常规来回灌肠 7~ 1 4 d,术前有贫血和低蛋白血症者予以纠正 ,术前 3d口服抗菌药物作肠道准备。2 手术方法基础麻醉加骶管麻醉 ,留置导尿管 ,取膀胱截石位 ,气管拉钩拉开肛门 ,显露齿状线后 ,用 0 / 3丝…  相似文献   
10.
目的:用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基因转染人肝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TIL),构建转基因TIL,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为肝癌基因治疗奠定基础.方法:用逆转录病毒载体将TNF-α基因导入人肝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构建一种新型的抗肿瘤效应细胞-转基因TIL.对转基因TIL的增殖能力和细胞表型进行检测,用RT-PCR检测目的基因的表达,TNF-α试剂盒检测TNF-α分泌量,用MTT法检测转基因TIL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转基因TIL的增殖活性及细胞表型与IL-2活化的TIL相似,转基因TIL 可持续表达TNF-α,其分泌量每24 h达370 pg/5×105 cells.转基因TIL对肝癌细胞株BEL7404 具有较高的杀伤活性.结论:转基因TIL维持较高的稳定性,可持续表达TNF-α,具有良好的体外抗肿瘤作用,对肝癌治疗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