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曲古抑霉素A(TSA)对骨肉瘤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不同浓度的TSA处理骨肉瘤MG-63、U2OS细胞48 h,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的改变,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对肿瘤细胞的抑制效果,并计算其半数抑制浓度;TSA处理48 h后,以流式细胞术检测对骨肉瘤细胞周期的影响;Transwell法检测TSA对骨肉瘤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TSA对骨肉瘤细胞GSK3β、pGSK3β蛋白的影响。结果 TSA 处理后,骨肉瘤细胞细胞质减少,失去细胞连接;不同细胞系对TSA的敏感程度不同,与MG-63细胞相比,U2OS细胞更加敏感。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结果显示TSA可以使细胞G2/M期增加,G1期和S期减少,将细胞阻滞于G2/M期(P<0.05)。Transwell结果显示TSA可以明显降低骨肉瘤细胞的迁移能力(P<0.05)。Western blot结果表明,TSA并不改变GSK3β的表达,但可以降低pGSK3β的表达(P<0.05)。结论 TSA可以明显抑制骨肉瘤细胞的增殖以及迁移能力,具有显著的抗肿瘤作用,并且这一作用可能是通过下调pGSK3β蛋白表达发挥作用的。  相似文献   
2.
骨肉瘤是儿童和青少年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骨肿瘤[1-2]。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单纯手术切除治疗方案骨肉瘤的生存率只有15%~20%,如今手术联合新辅助化疗治疗方案使骨肉瘤的生存率提高到近80%[3]。现在,肿瘤局限的患者可以获得65%~70%的5年生存率,这也就意味着仍有很多患者在5年内会复发[4-5]。骨肉瘤发病特点是绝大多数骨肉瘤在诊断时已经成为高等级的恶性肿瘤,而且极易发生早期转移,最常见的转移部位是肺,约占90%[6]。早期转移是导致肿瘤预后差的一个重要因素,发  相似文献   
3.
溶质转运蛋白是细胞内数量最多的一类转运蛋白,能够转运包括核酸、氨基酸、糖类、离子、矿物质、药物等物质,是调节和控制细胞内外物质转运的重要通道.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溶质转运蛋白与肿瘤密切相关,近年来研究发现其家族成员溶质转运蛋白家族3成员2(Solute Carrier family 3 member 2,SLC3A2)在包括肝癌、肾癌、黑色素瘤等多种肿瘤中表达量增高,并且参与肿瘤细胞增殖、迁移、黏附等生物学行为的调节.本文就近年来关于SLC3A2的研究进展加以总结和概述.  相似文献   
4.
程冬冬 《医学综述》2013,19(11):1967-1970
MicroRNA(miRNA)是一类长度为21~23个核苷酸的调控性小RNA分子,通过mRNA剪切和抑制蛋白质翻译两种方式,负性调控其靶基因。miRNA可以调控约50%的蛋白编码基因,并且参与了包括细胞分化、细胞凋亡等在内的多种生理过程。近来的研究表明,miRNA参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与人类骨肉瘤的发生、发展以及侵袭转移等密切相关,发挥着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的作用。该文结合国内外最新报道,对miRNA在骨肉瘤中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壳五糖对骨肉瘤细胞的抗肿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使用不同质量浓度的壳寡糖单糖(聚合度为2~6)处理3种骨肉瘤细胞系(MNNG、MG63、U2OS),48 h后采用CCK-8法评估细胞活力及细胞增殖情况,并通过流式细胞技术分析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的变化情况。利用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壳五糖处理前后细胞中磷酸肌醇-3-激酶(PI3K)/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信号转导通路中关键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壳寡糖单糖以剂量依赖性方式抑制骨肉瘤细胞的增殖,其中以壳五糖作用效果最佳,其在3种骨肉瘤细胞中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1.55 mg/mL(MNNG)、0.84 mg/mL(MG63)、0.76 mg/mL(U2OS)。壳五糖处理3种骨肉瘤细胞后显著抑制这些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同时影响骨肉瘤细胞周期并促进细胞凋亡。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显示,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中的磷酸化PI3K、磷酸化AKT的表达明显下降。结论壳五糖可有效抑制骨肉瘤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产生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HDAC)抑制剂曲古抑霉素A (trichostatin A,TSA)通过HIF-2α途径抗肿瘤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模拟低氧环境培养骨肉瘤MG-63细胞,RT-PCR、western blot检测不同浓度的TSA对骨肉瘤MG-63细胞HIF-2α、VEGF及Glut-1 mRNA、蛋白表达的影响。使用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处理MG-63细胞和VHL基因缺陷的786-0细胞,western blot检测TSA对HIF-2α表达的影响。骨肉瘤MG-63细胞注入裸鼠皮下,待肿瘤体积长至20 mm3时,分为TSA组(N=6)和生理盐水组(N=6),每3天给药1次,17天后镜下观察肿瘤组织形态;裸鼠处死后肿瘤组织提取蛋白,western blot检测HIF-2α表达情况。结果 体外低氧状态下,在培养的MG-63细胞系中,TSA呈浓度依赖性抑制HIF-2α蛋白及靶基因VEGF和Glut-1mRNA的表达;在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存在的情况下,可以逆转TSA对HIF-2α的抑制作用。在VHL基因缺陷的786-0细胞系中,TSA呈浓度依赖性抑制HIF-2α蛋白表达,MG132可以逆转TSA的作用。在动物移植瘤中,TSA抑制HIF-2α的表达。结论 实验表明,TSA通过一个VHL非依赖性的蛋白酶体依赖的途径抑制HIF-2α表达,TSA的抗肿瘤作用有一部分是通过抑制HIF-2α介导的,这为研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抗肿瘤作用的分子机制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肺癌四肢骨转移手术治疗方法、术后生活质量、肢体功能及生存率。方法2006~2010年我科收治肺癌四肢骨转移病例20例。骨转移癌部位中股骨11例,肱骨3例,尺骨4例,髂骨1例,指骨1例。20例患者均行瘤段切除保肢重建术,其中人工关节置换11例,瘤段切除灭活回植4例,同种异体骨重建3例,单纯切除2例。结果随访时间5~30个月,平均14.2个月。所有患者术前疼痛评分为7.56±1.43,术后1个月疼痛评分为2.31±0.95,术后疼痛症状明显改善(P<0.05)。术前生活质量平均为27.93±8.64,术后3个月生活质量平均为58.42±15.31,术后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P<0.05)。术后 MSTS评分范围13~28分,平均为20.16±4.38。结论肺癌骨转移患者采取合适的手术方案,术后可以明显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肢体功能,但对患者生存率的影响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四肢孤立性骨转移癌1期整块切除保肢重建后疗效,对患者手术前后疼痛减轻、生活质量改善及肢体功能进行评价。  方法  2006年9月至2010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科收治四肢孤立性骨转移癌为首发临床表现病例14例,同期发现原发病灶。术前及术后1个月进行疼痛评分。疼痛评分采用数字0~10评分法。术前及术后3个月给予生活质量评分,采用SF-36评分系统。术后3个月参照MSTS评分系统进行肢体功能评分。  结果  患者术前疼痛评分为(8.14±1.29)分,术后1个月疼痛评分为(1.50±0.65)分,术后疼痛症状明显改善(t=21.600,P < 0.001)。术前生活质量平均为34.93±11.75,术后3个月生活质量平均为(65.00±10.81)分,术后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t=-15.479,P < 0.001)。术后MSTS评分范围18~27分,平均(22.43±2.38)分。广泛切除和边缘切除的无瘤生存期经Log rank检验分析,二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931,P=0.087)。  结论  四肢孤立性骨转移癌为首发表现患者,1期切除原发病灶,同时按原发骨肿瘤原则行瘤段广泛或边缘整块切除保肢治疗,术后可以明显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肢体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急性胆囊炎使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的手术时机与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近5年收治的223例急性胆囊炎行LC治疗(LC组)的临床资料.依据发病至手术的时间分为早期手术组(≤48 h,早期组,n=97)和晚期手术组(>48 h,晚期组,n=126),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结果 早期手术组的手术时间、中转开腹率和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晚期手术组(P <0.05或P<0.01).结论 LC是治疗急性胆囊炎安全有效的术式,而且及早(≤48 h)施行手术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12—2011-12通过LC治疗68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8例患者中,67例顺利完成LC,其中1例中转剖腹,术后病理证实为肝门部胆管癌,合并结石性、化脓性胆囊炎,2例患者发病72 h后出现胆汁渗漏,经治疗痊愈。2例术后第2天腹腔引流管引流出胆汁样液体,量为200~300 mL,经治疗2周后无液体引出拔出引流管,顺利出院。结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明确诊断后,患者应尽早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操作困难者应及时中转开腹。尽量减少或避免急性结石性胆囊炎LC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显著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