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6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7篇
  2015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替诺福韦和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7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48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应用恩替卡韦,观察组患者用替诺福韦,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的AST、ALT、Child-Pugh、HBV-DNA低于对照组,PTA值高于对照组.结论:替诺福韦和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均有一定程度的疗效,替诺福韦对于患者的肝功能改善程度更好,值得优先选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肝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变化。 方法 52例PBC患者接受超声引导下肝穿刺活检,选择病理科留取的正常肝组织20份作为对照,另选择20例健康人采集静脉血。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组织TGFβ-1表达,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水平。 结果 正常肝组织不表达或仅有少量TGF-β1表达,而PBC患者肝实质细胞胞浆内呈TGF-β1高表达;PBC患者血清TNF-α和IL-6水平分别为(28.71±13.54) pg/ml和(21.3±9.4) pg/ml,显著高于健康人【分别为(21.3±15.4) pg/ml和(2.1±1.6) pg/ml,P<0.01】;7例PBC肝组织肝纤维化S0期患者肝组织TGF-β1表达及血清TNF-α和IL-6水平分别为(0.5±0.2)10-2、(7.1±4.1) pg/ml和(5.1±1.0) pg/ml,显著低于12例S1期【(4.2±1.3) 10-2、(18.6±6.2) pg/ml、(11.5±3.6) pg/ml,P<0.01】、18例S2期【(6.9±1.2) 10-2、(27.3±9.9) pg/ml、(19.4±4.1) pg/ml,P<0.01】、9例S3期【(13.3±15.1) 10-2、(39.7±15.18) pg/ml、(27.3±8.1) pg/ml,P<0.01】和6例S4期【(21.2±17.1) 10-2、(53.4±17.3) pg/ml、(47.8±11.0) pg/ml,P<0.01】;15例Child-Pugh A级患者肝组织TGF-β1表达及血清TNF-α和IL-6水平分别为(1.9±1.6) 10-2、(12.2±3.1) pg/ml和(7.3±2.5) pg/ml,显著低于25例Child-Pugh B级【(15.9±13.6) 10-2、(32.9±8.6) pg/ml、(21.8±6.3) pg/ml,P<0.01】或12例C级患者【(22.6±18.5) 10-2、(49.1±19.3) pg/ml、(45.5±12.7) pg/ml,P<0.01】。 结论 PBC患者肝组织TGFβ-1表达及血清TNF-α和IL-6水平显著升高,可能与肝组织纤维化增生和/或肝功能受损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对于终末期肾病患者,分析其出现心血管事件同血清胎球蛋白A 以及冠脉钙化表现出的关系.方法 将我院2012年9月-2014年3月收治 的76例终末期肾病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将其设为观察组.对其实施血清胎球蛋白A 检测以及实施相关因素检测.针对58例患者临床实施冠状动脉多层 螺旋CT钙化研究.针对所有患者,均进行为期18个月的随访.将未处于终末期慢性肾病44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结果 对于观察组76例终末期肾病 患者,对其进行为期18个月随访,对心血管事件出现情况进行统计,共出现60例次,因为出现心血管事件最终死亡患者12例,最终死亡率为15.79%;而对于非终末 期肾病患者,出现心血管事件6例次,未出现死亡患者.在死亡率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 <0.05);在血清胎球蛋白A 水平方面,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 组患者(P <0.05);经过回归分析发现,患者出现心血管事件除同LDL存在相关性之外,同患者的血清胎球蛋白A 以及CRP水平具有密切关系.经过回归分析发 现,患者出现冠状动脉钙化是导致出现心血管事件的主要原因.结论 对于终末期肾病透析患者,其出现心血管事件以及出现心血管事件死亡同患者的血清胎球 蛋白A 下降以及出现了冠状动脉钙化具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5.
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病原体及其毒素作用于血管壁,导致全身小血管和毛细血管广泛性损伤及血管麻痹性扩张[1]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症状以高热、低血压、出血、肾损害、电解质紊乱等为主。我院1986~2005年收治的68例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经抗病毒、调节免疫及支持疗法等综合治疗,康复67例,占98.5%;死亡1例,占1.5%。现将临床治疗作一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索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 PE)结合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ouble plasma molecular absorb system, DPMAS)对肝硬化并发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生存状况的影响。方法 2017年1月—2019年1月我院共收治3684例肝脏疾病患者,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最终确定248例肝硬化并发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单纯PE治疗组和PE结合DPMAS治疗组。采用电话随访以及复诊的方式统计不同治疗方式的患者4周好转率及12周生存率,收集2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酶原活动度(prothrombin time activity, PTA)、TBIL、ALT、AST、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血钾、血钠指标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总结影响肝硬化并发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生存状况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PE结合DPMAS治疗组4周好转率为84.21%,12周生存率为89.47%显,均著高于单纯PE治疗组的61.94%和70.90%,数据对比和生存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PE结合DPMAS治疗组PTA指标升高水平显著大于单纯PE治疗组,PE结合DPMAS治疗组TBIL、ALT、AST指标降低水平明显大于单纯PE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PE结合DPMAS治疗组治疗后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降低水平大于单纯PE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治疗(PE或PE结合DPMAS)方法是影响肝硬化并发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生存状况的最重要影响因素(HR=2.442,P<0.05)。结论 PE结合DPMAS治疗较单纯PE治疗能够显著提高肝硬化并发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近期好转率及改善患者生存状况,且能改善患者凝血功能及血细胞指标水平,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慢性肾脏疾病(CKD)患者血清半乳糖凝集素-3(Gal-3)水平变化与动脉粥样硬化(AS)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4-05—2016-01在肾内科就诊且未行透析治疗的CKD患者(CKD组)及同期体检健康者(对照组)各68例,CKD组患者又按不同临床分期分为1期组(n=14)、2期组(n=18)、3期组(n=20)、4期组(n=9)、5期组(n=7)。对所有入选者进行血液学检查,包括血清Gal-3检测;对CKD患者行颈动脉超声检查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统计斑块检出率及动脉硬化发生率。比较各组血液学指标的差异以及不同临床分期CKD患者Gal-3水平、颈动脉超声结果的差异。结果:CKD组患者血清中的Gal-3水平明显的低于对照组;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CKD分期的逐渐加重,CKD 5期患者的血清Gal-3水平显著的高于1—4期患者(P0.05)。各期CKD组患者的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随着分期的加重,颈动脉ITM、ITM增厚例数及斑块检出率、动脉硬化发生例数增加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Gal-3水平降低与CKD患者临床分期及AS形成相关。  相似文献   
8.
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48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重症手足口病(HFMD)合并脑炎患儿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对住院治疗的545例手足口病病例,就其临床表现、治疗方案、临床转归进行分析,其中合并脑炎病例485例。结果:早期给予脱水、激素、静脉用丙种球蛋白等治疗,除2例死亡,其余全部治愈。结论:重症手足口病合并脑炎病例,病情进展迅速,早期临床表现较隐匿,如能早期发现,及时干预治疗,则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9.
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病原体及其毒素作用于血管壁,导致全身小血管和毛细血管广泛性损伤及血管麻痹性扩张[1]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症状以高热、低血压、出血、肾损害、电解质紊乱等为主。我院1986~2005年收治的68例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经抗病毒、调节免疫及支持疗法等综合治疗,康复67例,占98.5%;死亡1例,占1.5%。现将临床治疗作一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慢性肝炎的发生发展与人体的免疫功能强弱密切相关,其中T淋巴细胞发挥着重要作用。共刺激分子OX40/OX40L参与T淋巴细胞的活化,综述了OX40/OX40L的分子特性、参与免疫调控的机制以及与慢性肝病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