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3.
目的初步探讨全麻术中测量胆囊压力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胆囊结石及息肉患者208例,分为7组:胆囊息肉组、胆囊结石组、胆囊结石并息肉组、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组、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组、胆囊管结石组、胆囊管结石嵌顿组,全麻术中测量各组胆囊压力。结果胆囊息肉组28例,平均压力(11.18±4.23)cm H_2O;胆囊结石组56例,平均压力(11.82±3.29)cm H_2O;胆囊结石并息肉组31例,平均压力(9.94±3.37)cm H_2O;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组38例,平均压力(13.42±5.56)cm H_2O;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组21例,平均压力(13.62±7.90)cm H_2O;胆囊管结石组10例,平均压力(19.20±4.94)cm H_2O;胆囊管结石嵌顿组16例,平均压力(45.25±26.98)cm H_2O。胆囊管结石组及胆囊管结石嵌顿组这2组的胆囊压力高于其他5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术中胆囊压力的升高与胆囊管梗阻相关,胆囊压力超过19.2 cm H_2O提示可能存在胆囊管结石。  相似文献   
4.
[摘 要] 胆囊神经内分泌肿瘤(gallbladder neuroendocrine neoplasm ,G B-N EN )是起源于神经内分泌细胞和肽能神经元的异质性肿瘤,也称嗜银细胞瘤或类癌。G B-N EN 约占所有神经内分泌肿瘤的0.5% 和所有胆囊肿瘤的2.1% ,其缺乏典型临床表现且实验室检查无特异性,影像学检查无法与其他胆囊疾病鉴别,确诊以病理和免疫组化检查为依据。治疗首选外科手术,而放化疗等其他治疗方式可延长无进展生存期。由于该病临床少见,研究较少,目前尚没有标准治疗方案。笔者针对目前G B-N EN 的临床特点和诊疗进展作一系统综述,以期提高对G B-N EN 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钬激光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在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进行治疗的76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依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在常规腹腔镜基础上联合应用胆道镜钬激光碎石,对照组行腹腔镜常规胆总管探查术.观察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取石时间、术中出血量、T管放置情况、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放手术,两组术中出血、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术后引流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取石时间和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管放置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联合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胆总管结石安全有效,且具有手术时间和取石时间短、T管放置率低等优势,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正常胰胆管合流胆汁淀粉酶升高的原因及内镜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96例正常胰胆管合流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切除胆囊前抽取并测定胆囊胆汁淀粉酶(gallbladder bile amylase,GBA)。部分病人行十二指肠镜检查、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内镜胰胆分流术(endoscopic pancreaticobiliary separation,EPBS),并测定胆管胆汁淀粉酶(bile duct amylase,BDA)。结果:96例GBA平均值为(484.2±200.0)U/L。其中62例行十二指肠镜检查诊断为:乳头过长7例,乳头萎缩5例,乳头旁憩室4例,乳头肿瘤3例,乳头炎2例;乳头旁憩室并乳头炎26例,乳头旁憩室并乳头过长8例,乳头过长并乳头炎4例,乳头旁憩室并乳头萎缩3例。59例行ERCP,其中45例BDA高于正常(110 U/L),且显著低于GBA[(386.9±137.3)U/L比(466.3±189.4)U/L,t=2.276,P=0.025]。45例均行EPBS,术后1个月再次行ERCP复查,BDA均恢复正常,平均值为(65.9±13.6)U/L。EPBS前、后BDA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胆胰管汇合部疾病是引起正常胰胆管合流病人胆汁淀粉酶升高的重要原因,EPBS是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年龄对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治疗胆总管结石术后并发胰腺炎(PEP)及严重程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2018年4月512例胆总管结石行ERCP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中232例年龄≥75岁患者作为观察组,280例年龄75岁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与PEP发生率及其严重程度。结果:观察组合并的老年性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比例高于对照组外(均P0.05),其余一般资料与对照组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两组患者ERCP治疗成功率、术中指标及治疗方式等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两组术后出血和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全组PEP发生率为10.94%(56/512),观察组PEP发生率6.47%(17/232),其中轻度为4.74%(11/232),中度为2.16%(5/232),重度为0.43%(1/232);对照组PEP发生率13.93%(39/280),其中轻度为8.93%(25/280),中度为4.29%(12/280),重度为0.71%(2/280)。观察组总体PEP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7),各等级PEP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65、0.180、0.676)。两组并发症均在积极保守治疗后缓解。结论:年龄增长引起的胰腺萎缩、纤维化和外分泌功能减退对PEP发生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对PEP的严重程度影响不明显,该结论仍需要多中心大数据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进行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诊治经验,对其手术操作的成功率、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2016年10月行ERCP治疗的12例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的病历资料。结果 12例患者共成功完成10次ERCP操作,总的ERCP成功率为83.3%(10/12),内镜到达乳头的成功率为91.6%(11/12)。对于插管成功的患者,治疗性操作成功率为83.3%(10/12)。1例患者因空肠输入襻穿孔(8.3%)急诊行手术治疗,无出血、胆漏相关并发症。结论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行ERCP治疗是安全有效的,胃镜、十二指肠镜结合使用,可提高插管成功率和治疗成功率,内镜微创治疗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可吸收倒刺线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以下简称双镜联合)保胆取石术中的临床应用。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 年6 月—2018 年1 月在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胆石病微创外科成功行双镜联合保胆 取石手术治疗的209 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128 例采用可吸收倒刺线缝合胆囊者作为倒刺线组,81 例采用 普通可吸收缝线者作为普通组。结果 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术中出血量、 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倒刺线组胆囊缝合时间(5.52±1.32)min、手术时间(64.87± 16.36)min 低于普通组胆囊缝合时间(6.19±1.64)min、手术时间(72.80±25.09)min(P <0.05)。倒刺线 组无术后胆漏,普通组术后胆漏发生率为6.17%(P <0.05)。3 例术后胆漏在积极保守治疗后缓解,2 例在行内 镜下鼻胆管引流治疗后缓解。术后随访3 ~ 6 个月,结石复发13 例,6 例给予腹腔镜下胆囊切除;7 例行内 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 内镜下乳头括约肌球囊扩张+ 鼻胆管引流等治疗。无死亡病例。结论 可吸收倒刺线 用于双镜联合保胆取石术中一期缝合胆囊安全可行,其可降低腹腔镜下胆囊缝合难度、缩短胆囊缝合时间及 手术时间,降低术后胆漏发生率,临床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分析治疗性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在胃大部切除术后合并胆总管结石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8月至2018年10行胃大部切除BillrothⅡ吻合术后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2例病例资料,并对相关文献进行有效复习。结果 2例患者经临床手术治疗后结石完全清除,术后未出现胰腺炎、出血及肠道感染等情况。结论治疗性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用于胃大部切除术后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中效果显著,可广泛应用于临床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