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2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8 毫秒
1
1.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CRP的影响。方法选择76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面积大小及血浆CRP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斑块大小为(0.069±0.021)cm2,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为(1.29±0.28)mm,均显著小于治疗前(t=7.538、7.132,均P<0.05),亦均明显小于对照组治疗后(t=7.131、6.372,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CRP为(3.54±1.92)mg/L,明显低于治疗前,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31,P<0.05),且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t=7.125,P<0.05)。结论对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患者而言,应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不仅可有效缩小斑块面积,还可降低CRP,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溶栓后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8-04~2020-12在本院确诊的949例脑梗死进行溶栓治疗的患者.根据是否发生溶栓后出血转化将949例患者分为出血转化组22例,无出血转化组927例.记录两组脑梗死患者的基本资料和临床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性分析影响脑梗死患者溶栓后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结果:梗死患者溶栓后出血转化组与无出血转化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高脂血症、吸烟史及酗酒史方面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转化组与无出血转化组患者在溶栓前收缩压(SBP)、溶栓前舒张压(DBP)、糖尿病、脑梗死量表评分(NIHSS)方面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性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SBP(≥140mmHg)及NIHSS评分≥21分是导致脑梗死患者溶栓后出血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溶栓后出现出血转化与患者的血压及NIHSS评分相关.  相似文献   
3.
4.
川芎嗪注射液对TIA患者血小板活化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川芎嗪注射液对短暂脑缺血发作患者血小板活化功能及预后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62例短暂脑缺血发作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患者给予相同的扩血管、抗凝治疗,治疗组另给予川芎嗪干预治疗,共28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观察两组患者血清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VIT)、凝血酶原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变化,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血清血小板第四因子(PF4)、可溶性P选择素(CD62P)、纤维蛋白原受体(PAC—I)表达变化,并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治疗组同对照组相比,PT、APTT、TT延长,PF4及CD62P表达水平降低,FIB及PAC-1表达无差异,治疗组发作率及进展为脑梗死率少于对照组。结论川芎嗪注射液能够改善TIA患者血小板活化状态,减少再发作,改善TIA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联合阿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02—2015-06我科收治的脑梗死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阿伐他汀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氯吡格雷治疗,分析治疗后2组血清SOD水平、血清MDA水平、NIHSS评分状况。结果治疗1周、2周后观察组血清SOD水平分别为(90.73±11.64)U/mL、(98.89±13.10)U/mL均优于对照组的(72.90±11.05)U/mL、(80.03±12.21)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2周后观察组血清MDA水平分别为(5.24±0.87)nmol/mL、(3.46±0.68)nmol/mL,均优于对照组的(7.15±1.11)nmol/mL、(5.23±0.74)nmol/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2周后,观察组NIHSS评分分别为11.03±1.41、7.13±1.05,均优于对照组的14.78±1.78、9.79±1.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效果确切,且与常规对症治疗相比,能够提高患者血清抗氧化能力,降低不良反应,提高治疗的安全性,联合用药方案优于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纤维蛋白原(FIB)、同型半胱氨酸(Hcy)及颈动脉斑块特征在复发性脑梗死(RCI)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180例RCI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收治的100例初发性脑梗死(FCI)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对比两组及观察组不同梗死面积及病情程度患者的血清FIB、Hcy水平及颈动脉斑块特征。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发病年龄、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血清FIB、Hcy水平及颈动脉混合斑块、多发斑块发生率等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FIB、Hcy水平及颈动脉混合斑块、多发斑块是RCI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观察组中大面积梗死患者的FIB、Hcy水平明显高于小面积梗死患者,而小面积梗死患者明显高于腔隙性梗死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FIB、Hcy水平与RCI患者的复发梗死灶面积呈正相关(r=0.763、0.714,均P<0.05)。观察组中重度患者的血清FIB、Hcy水平明显高于中度患者,而中度患者明显高于轻度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FIB、Hcy水平与RCI患者病情程度呈正相关(r=0.693、0.722,均P<0.05)。结论血清FIB、Hcy水平及颈动脉混合斑块、多发斑块与RCI有关,血清FIB、Hcy水平可作为反映RCI的梗死面积及病情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外源性生长抑素对脑出血患者血清炎性介质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在脑出血患者发挥拮抗炎性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6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干预组,患者治疗前检测血清生长抑素(SS)及TNF—α、IL-6及IL-10表达水平,并与30例健康人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给予生长抑素2.5μg/h,1周后观察治疗组及干预组TNF-α、IL-6及IL-10表达水平差异。结果治疗前对照组血清生长抑素、TNF-α、IL-6及IL-10表达水平低于治疗组及干预组,治疗组及干预组血清TNF-α、IL-6及IL-10表达水平无差异,治疗1周后,治疗组血清TNF-α、IL-6水平高于干预组,IL-10表达水平低于干预组。结论脑出血患者生长抑素及炎症介质高表达,外源性生长抑素能够抑制炎性介质的过度释放,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