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2.
目的分析鼻腔鼻窦恶性肿瘤CT、MRI影像学征象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3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69例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影像学征象,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CT和MRI检查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诊断准确率。结果69例鼻腔鼻窦恶性肿瘤患者经CT检查诊断准确率为85.51%;MRI检查诊断准确率为88.41%;CT与MRI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联合MRI检查诊断准确率为98.55%,显著高于单一的CT、MRI检查(P<0.05);CT多表现为软组织肿块影,形态多不规则,肿瘤分界不清,密度不均匀,部分病灶周围常有骨质破坏,增强扫描呈中度强化;MRI上T1加权像呈稍低或低信号,T2加权像上呈稍高信号,信号不均匀,增强扫描强化明显,且不均匀。结论鼻腔鼻窦恶性肿瘤影像学表现复杂,单一影像学检查缺乏特异性,CT联合MRI检查可显著提高其诊断准确率,可有效鉴别诊断鼻腔鼻窦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人脑原代微血管周细胞(HBVPs)和人肾脏原代微血管周细胞(HRVPs)差异表达基因及其对脑微血管周细胞迁移和增殖功能的影响。方法利用RNA-seq检测对HBVPs和HRVPs进行转录组测序,qPCR及Western blot检测HAND2 mRNA及蛋白水平,构建HAND2基因的sh-RNA下调脑微血管周细胞HAND2表达,分别利用CCK-8检测HBVPs增殖活性和Transwell小室迁移实验检测迁移能力。结果 RNA-seq检测结果显示胚胎期HBVPs相对HRVPs有1 906个高表达基因,进一步的聚类分析发现这些基因可显著地聚类为4类功能富集的亚群;与血管发育密切相关的第Ⅱ群中HAND2在HBVPs中显著高表达(lg2~(FoldChange)=11.93,P0.05)。此外,qPCR和/或Western blot检测发现在小鼠胚胎第10.5天HAND2表达量较高,在第14.5天时最高,出生后几乎不表达(P0.05),并且HAND2主要表达在HBVPs(P0.05)。当sh-RNA下调HBVPs的HAND2表达后,发现其在24 h时迁移能力增强(P0.05),48 h和72 h时增殖活性显著增加(P0.05)。结论 HAND2对胚胎脑微血管发育和成熟期周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远端缺血预处理能够减轻机体心、脑、肾等器官再次、致命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我们检测上肢远端缺血预处理减轻重度颈动脉支架狭窄患者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方法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神经内科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的患者87例.所有的患者首先经过CT血管造影(CTA)的筛选,然后再经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证实.所有患者随机分为颈动脉支架植入术组(对照组)和颈动脉支架植入十上肢远端缺血预处理组(远端预处理组),采用对照、双盲研究,支架植入术后评估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患者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白细胞介素6(IL-6)的含量.结果 对照组与远端缺血处理组支架植入术前人口学与临床资料的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比较对照组,远端预处理组手术成功率、保护伞使用率及病死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远端缺血预处理组再灌注损伤明显减少(P=0.03),术后第1、3、5天的NIHSS评分明显降低(P<0.05);TNF-α、IL-6、IL-1β的表达也明显降低(P<0.01).结论 远端缺血预处理能够减轻重度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患者的脑损伤,为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提供了良好的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诊拇甲瓣移植修复治疗拇指Ⅰ、Ⅱ度缺损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应用拇甲瓣移植修复拇指Ⅰ、Ⅱ度缺损16例,其中6例拇指Ⅰ度缺损,10例Ⅱ度缺损,清刨后,均急诊取游离足拇甲瓣移植再造拇指,供区均直接缝合。结果术后16例再造拇指全部成活,供区伤口均Ⅰ期愈合,随访3-12个月,再造拇指外观接近正常,运动感觉恢复良好,供区对行走无任何影响。结论急诊足拇甲瓣移植修复拇指Ⅰ、Ⅱ度缺损损伤小,患者对术后再造拇指外形及功能比较满意。且供区无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CD36对脑出血患者血肿吸收及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2年7月至2014年6月在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349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获得患者静脉全血后进行CD36突变筛查,在突变的35例患者中挑选出24例为基底节区出血的患者分入CD36缺陷组,同时在CD36正常的患者中挑选出24例基线水平一致的基底节区出血患者(CD36正常组),比较2组患者的血肿吸收、炎症变化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349例脑出血患者中筛选出35例CD36缺陷患者(10.03%).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入院时血肿体积、危险因素等基线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发病7d后CD36缺陷患者血肿吸收速率低于CD36正常患者[(22.4±2.4)% vs(44.8±5.1)%,P <0.05],并且CD36缺陷患者炎症因子下降较CD36正常患者慢(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示CD36缺陷患者在第14、30、90天时显著高于CD36正常患者(P<0.05).结论 CD36可能在促进血肿吸收中具有重要作用进而影响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